
牛津通识读本:牛顿新传(中文版)
牛顿对于欧洲政治、科学和宗教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牛顿新传》大量披露了牛顿生前从未发表过的手稿,细致剖析了牛顿的工作和生活,详细解释了牛顿的科学发现,深刻挖掘出了牛顿思想背后的动因,由此展现出了一位异常复杂的伟大人物。科学家8.5万字3.1万人气- 会员
费曼的彩虹
费曼被称为“现代爱因斯坦”,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备受比尔·盖茨、乔布斯、埃隆·马斯克、拉里·佩奇等科技巨头的推崇。本书作者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物理学家”,擅长把深奥的前沿物理理论讲述的通俗明了。在费曼人生的最后几年,他贴身陪同、深度访谈,侧写了费曼最后的人生故事,也记录了费曼与诺贝尔奖得主盖曼之间的竞争以及弦理论的开端。这本书不仅普及了前沿物理知识,字里行间也充斥着人生启发。在费科学家7.6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科学家3.2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范旭东:民族化工奠基人(百年中国记忆·实业巨子)
本书为“百年中国记忆﹒实业巨子”丛书之一种。范旭东(1883—1945),原名源让,字明俊,后改名锐,字旭东,祖籍湖南湘阴,生于长沙,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本书收录的文章均来自与范旭东本人的文稿和亲人朋友的回忆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为中国重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科学家15.4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美玉如斯 沉积人生:刘宝珺传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的学术传记,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的一种。该书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刘宝珺的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内容。书中行文严谨,引用资料真实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贵的老照片。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科学家29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芯人物:致中国强芯路上的奋斗者
本书记载了30位在芯片领域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为了发展中国芯,当他们在产业积累多年、练就一身硬功夫之后,他们放弃原来的优越生活,开始艰辛的芯片创业之路。创业难,创业做芯片更难。因为芯片行业的特点是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投资金额高且风险大。在研发周期上,一款芯片从研发到应用,简单的需要6-12个月,复杂的要1-2年、3-5年、5-6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投资上,轻资产的芯片设计,需要上千万到数科学家24.9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恩里科·费米传:原子时代的诞生
在全球伟大的物理学家中,恩里科·费米毫无疑问是自伽利略以来最为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同侪称他为“教皇”,认为他的直觉和研究都金口玉言,绝对可靠。从法西斯主义和反犹太主义中脱身的费米,成了美国最为绝密的项目——建造原子弹的领头人。费米是最后一位精通物理学科所有分支的物理学家,也是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的罕见完美结合。他的丰富遗产极为多样,包含了诸多领域的关键发展,从宇宙射线到核工业技术,再到早期计科学家20.9万字3.1万人气 - 会员
霍金传
霍金,世界知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哲学家,预言家。他在20多岁的年纪被医生诊断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绝症,只剩下两年多的生命。但显然,他并没有接受这个判决。在这之后,他不但获得了博士学位,还成家立业,并最终活到了76岁。在这中间,他的《时间简史》成为全球科普畅销书,他本人也成为全球知名的科学家。我们了解霍金的名望,却较少了解他对科学界的贡献。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霍金都位于宇宙学研究的中心。20科学家25.9万字3万人气 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自传
爱德华·威尔逊爱德华·威尔逊,当今世界蚂蚁研究翘楚,“生物学多样性”之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被誉为“达尔文之后博物学家的绝响”。他用优美动人、热情雄辩的文笔,将他半个多世纪跌宕多彩的人生经历、成为世界级科学家的成长之路娓娓道来。威尔逊在大自然的冒险和辗转中度过了童年,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与亲近感与日俱增;青年时期确定学术志向,将蚂蚁作为毕生的研究对象;与生物学同人一道探访西印度群岛,将岛屿上蚂蚁的生科学家23万字2.9万人气- 会员
命运、限制与渴求:卡尔·荣格传
“我生命中的意义是什么?我获得过什么样的学识?是受到了什么的影响?我的工作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当衰老如期而至,我又把精力放在了何处?”在C.G.荣格去世前的五年时间里,他与本书作者安妮拉·杰斐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漫谈。他的许多见解可以在由安妮拉·杰斐汇编和出版的《荣格自传:回忆、梦与思考》一书中找到。但是,在那部旷世佳作中并没有展现他向安妮拉·杰斐分享的所有内容。由安妮拉·杰斐创作的这本《命运科学家24.2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
本书以博考原始材料为基础,以传记文学的表现手法,聚焦讲述钱学森为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而奋斗的故事。在故事里,有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教育等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在故事里,有他勇于自我锤炼和敢于自我突破的心路历程;在故事里,有他在上下求索过程中坚守知行合一的治学方法;在故事里,有他不断绘制个人思想坐标和构建个人思想体系而结出的理论果实。这些故事深深地内嵌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创业的伟大征程之中,因为故事科学家12.3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科学家的故事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当中,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天赋和汗水不断推动着世界进步。他们勇于创新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吸引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本书精选古今中外一百个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的故事:从书写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到“用脚步丈量山河”的徐霞客;从“为国隐姓埋名”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到“梦想在稻穗底下乘凉”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成功试飞“飞行者一号”改变人类交通、军事史的莱特兄弟,到确科学家13.1万字2.9万人气 - 会员
创新:特斯拉传
尼古拉·特斯拉,这位天赋异禀的科学巨匠被西方科学界誉为与达·芬奇比肩的伟大科学家。他亲笔撰写了自己传奇的一生。特斯拉亲自揭秘了多项伟大发明的产生过程与背后的心路历程,以少年生活为始,至对世界和平的展望收尾,将自己传奇的一生客观而深刻地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更是亲自揭秘了流传已久的与爱迪生之间的针锋相对、爱恨情仇背后的真相。全书纵览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在他的文字下,我们能够见到一位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科学家11.2万字2.8万人气 - 会员
样式雷: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半部古建史,一家样式雷”。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这些闻名遐迩的古建筑,全都出自我国古建史上如雷贯耳的“样式雷”。本书撷取了“雷发达进京”“雷声澂接续样式雷”“雷声澂巧设乾隆花园”“样式雷的中兴”“雷思起重修圆明园”“雷廷昌整修颐和园”等故事,展现了样式雷勤奋上进的家风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科学家4.4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贾思勰: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贾思勰生活在北魏末年。当时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造福百姓,贾思勰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撰写了大型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为完成《齐民要术》,贾思勰广泛收集资料,研究前人著作,并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使《齐民要术》的内容严谨而扎实,堪称后世农书的典范。科学家4.2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誓言无声铸重器:黄旭华传
黄旭华是我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本书分为九章,章节按时间延展、以事件布局,章节间按照大小主题渐次叙述。整篇传记勉力做到事实准确、客观公允、描述流畅清晰。对有争议的问题则秉持孤证不立、客观陈述、不做结论性评价的原则。本书按以历史发展的逻辑,以朴素的笔触,勉力勾勒黄旭华学术成长的过程,努力刻画与展示一个为了祖国的安全与强大,孜孜以求、无私科学家20.4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二版)
本书非一般人物传记,而是从教育者的视角,精彩地描述了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的科研之路。全书以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为主线,介绍了袁隆平从挑战传统理论到提出杂交水稻培育方略。科学家9.2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
科学巨匠:他们的传奇人生(套装共五册)
《杨振宁传:规范与对称之美》本书详细梳理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和对现代物理发展的影响与贡献,并深入探寻其学术研究上深邃精简风格与独特科学品位的形成。这本传记不仅描述了杨振宁一生的行止,也为他在物理学上的历史地位做了一个总体评价,展示了20世纪现代物理学群星闪耀、蓬勃发展的鲜活剖面。《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vonHumboldt,1769—185科学家109万字2.6万人气 - 会员
普朗克传:正直者的困境
《普朗克传:正直者的困境》是被誉为“量子理论之父”的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的传记,他的工作被爱因斯坦盛赞为“20世纪一切物理学的基础”。普朗克出身于一个牧师、学者和法学博士的家族,家族的熏陶使他形成了尊重法律、恪守职责、绝对坦诚的性格,成长为一个谦逊的、令人敬重的人,而这种性格也延续到了他对物理学的研究中,他秉承着“探索在数学的严格性和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之间起支配作用的和谐”来做物理学研究,深化热力科学家14.7万字2.6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程莘农传
中国工程院是国家工程科技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为弘扬院士的科学精神,记录院士对祖国和社会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治学为人的高尚品德、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自2013年起,中国工程院与人民出版社开始合作组织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丛书由人民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农业出版社等全国优秀出版社联合出版。在各位院士、院士所在单位、作者和各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工程科学家15.4万字2.6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