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
栾贵川更新时间:2018-12-19 14:40:11
最新章节:第8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是道德哲学。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其特征是对他人的关爱。“仁”以孝悌为本,再把对于父母兄弟的挚爱之心推延至他人,从而构建成理想的德治社会。后人把儒家学说称作“内圣外王”之学。《大学》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对孔子思想规模化、条理化的经典表述,又是贯穿孔子思想的主线。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解读孔子思想,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上架时间:2016-05-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栾贵川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王弼玄学中的庄学精神
本书基于正始时期的历史研究和思想研究成果,把思想史、儒道注释史和儒道融合等多个视域结合在一起,将庄子精神引入王弼思想研究中来,通过新的视域去反思既往魏晋玄学的思想界定,理清清谈与清议之间的边界,并解决王弼《老子注》与《周易注》之间的联系与张力问题。通过对王弼思想中庄子思想痕迹的梳理,也可以对比分析出王弼思想与《庄子》文本的异同,阐明王弼在新的时代问题意识下融合老庄思想,回应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哲学15.9万字 - 会员
《孔子家语》考述
本书以《孔子家语》的真伪公案及其思想内容为主要研讨课题,首先梳理《孔子家语》的形成及传衍情况,其次以历史与逻辑、文献学与思想史、传世文献与考古新发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兼重义理与考据,从《孔子家语》与传世文献、新出土文献的对勘中,对《孔子家语》的自然观、道德修养论、社会政治观等思想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研讨,从而确证《孔子家语》是一部渊源有自的儒家古籍,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或有加工润色,但其主体部分仍然没有哲学11.7万字 - 会员
春秋终始:公羊经学研究的当代诠释
本书主于《公羊》而结合《穀梁》《左传》,辨析三《传》差异,而返回公羊家的主义坚持和原则要求。汲取哲学智慧,注重形上提升,始终不失思想高度。采用文本考辨、文字校勘、字句训诂、义理阐发四维结构而治经。深刻挖掘经传文本所蕴含的现代理念,呈现经典跨越时空的价值。隐公元年是孔子编撰的鲁国编年史《春秋》记事之起始年份,具有公羊学标志意义的“元年春,王正月”,具有时间哲学、历史哲学的蕴涵,表明天地万物之气象随刚哲学22.8万字 - 会员
论语广义
本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新编中国哲学经典阅读课程系列教材之一种,以《论语》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儒家义理。本书从古汉语字义和使用习惯与现代汉语的微妙差异、相关礼仪制度以及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视角对《论语》进行了解读,展示了其中所体现的古代世界的社会与思想,以及所提出的修德的境界与方法。本书认为,孔子不是思辨性的哲学家,而更像是一位建构社会基础秩序的立法者以及文明规哲学21.9万字 - 会员
经学视域下的朱子学研究
朱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人物,他集宋代理学和经学之大成。本书是“朱子经学与四书学”专题会议的论文集,内容涉及:朱子的四书学研究,四书学是朱子经学的研讨重点。朱子的五经学研究,朱子的易学和礼学得到重点讨论;传统朱子学问题再探,中和和道统问题得到重点讨论;朱子学与北宋道学的考察,重点讨论了朱子学的来源及其与北宋道学的关系;朱子学周边及其影响的省思,也包括朱子后学及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发展等诸内容。哲学24.5万字 - 会员
老子百句:中华经典百句(口袋本)
“中华经典百句”和“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当代各领域名家、大家讲读中华经典的“大家小书”。“中华经典百句”,选取国人必知的经典金句,纵横古今、贯通中西地进行讲解和阐发,导引读者轻松自由地汲取中华经典的文化菁华,建构立身处世的精神世界。老子西出函关,身后留下“五千言”,同时留下了道家和对中华文化两千多年的深刻影响。复旦大学汪涌豪教授从《老子》中甄选精华百句,带领我们探索这位先秦哲人哲学6.8万字 - 会员
中国哲学的精神与境界(光霁丛书)
本书选篇突显了陈来先生对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哲学精神与境界的阐释,集中体现了陈来先生对儒学的贯通研究与全面认知。本书以历史沿革为序,上通三代东周,溯源儒学之根与魂;下贯阳明、船山,一直到现代新儒家。开篇所论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世界观、价值观,主要是依于儒家思想所作的展开。之后论孔孟、宋明理学、近现代儒学和依于仁学谈论的儒学之现代价值,从中可以窥探陈来先生对儒学与中国哲学内在价值的传承和发展。哲学20.5万字 - 会员
老子学集刊(第六辑)
《老子学集刊》由老子学研究会、郑州大学老子学院、鹿邑老子学院(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海内外道家、道教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老子学、道家、道教展开多方位、多视角的探讨,明道立德,法真贵朴。每年出版两辑,每辑设一主题。哲学22.6万字 - 会员
儒学与中国古代散文(全2卷)
儒学始终影响着中国古代散文的嬗变。远古神话传说,已含儒家仁爱精神。“六经”是儒学形成的思想渊源。春秋战国儒家的历史散文与哲理散文形成我国散文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代文人的散文反映了儒家大一统观念。魏晋南北朝淡化名教观,骈文追求审美愉悦。隋唐五代,儒学复兴引起古文运动的兴起。宋元明理学促成古文的正宗地位,然而后期以复古相号召,实属拟古倾向。清前期,散文经世致用的特点,开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革的先声。哲学8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