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赵连稳更新时间:2019-04-11 14:36:06
最新章节:第10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明清时期是我国书院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其变革和改制时期,其原因和这一时期士大夫的动向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书院的互动关系十分重要,可惜的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付之阙如。因此,本项目选题具有较高的原创价值。本项目对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论述,并且探讨了明清时期朝廷和地方社会的关系,中央集权的演变轨迹以及社会变革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动向,这些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书稿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士大夫的历史、书院的历史、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的变迁进行简述。第二部分对明朝以前的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进行回顾,旨在揭示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书院的互动是历史发展的延续和必然。第三部分是研究明清时期士大夫对书院发展的作用,主要从创办修缮书院、捐俸捐廉、筹措经费、参与书院管理、营造书院文化氛围和推动书院改革改制等方面展开论述。第四部分是探讨明清时期书院对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包括为士大夫培养后备人才、士大夫价值观形成等方面。最后是结语与思考,是对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0章 后记
- 第9章 参考文献
- 第8章 结语与思考
- 第7章 清代书院对士大夫的影响
- 第6章 清朝士大夫对书院发展的作用
- 第5章 明代书院对士大夫的影响
- 第4章 明代士大夫对书院发展的作用
- 第3章 唐末至元朝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
- 第2章 绪论
- 第1章 作者简介
赵连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晚清最后十八年(全4册)
改革是共识,是晚清最大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别政治的决斗场,无论是慈禧太后、保皇党、满清权贵,还是亲西方势力、义和团,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轮番登场。最后八国联军借护卫使馆之名兵临北京城下,动荡混乱的大清朝局终于重新洗牌,有人出局有人上位。而当改革最终不得不被推上快车道,满清皇族与实权派袁世凯展开了对改革主导权的殊死争夺,随着武昌城中的一声枪响,革命者喊着激动人心的口号踏入权力中心,袁世凯、宋教仁和孙中历史93.5万字 - 会员
老北大讲义:清史讲义
《清史讲义》本书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虽欠完整,但对清朝二百多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史实详尽,考订了清先世源流、八旗制度原貌,并对清代从开国到国运由盛转衰的过程和重要史实进行了缜密的论析,被史学界誉为我国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之作。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历史31.8万字 - 会员
赵匡胤:从黄袍加身到金匮之盟
这是一本深入探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生平的历史著作。从赵匡胤的早年经历、军事才能、政治智慧到最终的离奇死亡,全面、真实地展现这位历史人物的多面性。通过对赵匡胤一生的梳理,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朝的建立背景、赵匡胤的个人魅力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历史26.6万字 - 会员
国际环境嬗变视域下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研究
在丰富的国内外档案、报刊等文献资料基础上,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首先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际格局缠变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国际环境变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酝酿、形成、曲折发展、破裂方面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分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发展历程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以及远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历史32.5万字 - 会员
重审中国的“近代”:在思想与社会之间
回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历史学,社会史兴起于前十年,概念史凸显于后十年。社会史探究文本背后的情境,概念史聚焦于文本的语言与结构。本书四编十二章,第一编考察清统治下的满汉关系,第二编爬梳西方近代知识的传入与再生产,第三编以宗教为视角讨论内在于中国“近代”的自/他关系,第四编涉及历史认识的方法问题。作为诠释中国“近代”轮廓的实证研究专著,本书认为,社会史方法与概念史方法的交互使用,不失为摆脱形而上学纠缠的历史25.8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本书系统梳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15年间大陆学者探讨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并对此前相关的学术源流稍作追述。本书回顾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范式与视角、学术流派与风格等基本问题,分析了该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与趋势;对近代中国的人口与家庭、性别与婚姻、社会群体与团体、城乡与区域社会、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社会生活、大众休闲娱乐、中国宗教与民间信仰等专题的研究状况,述其脉络,析其得失。历史59.8万字 - 会员
上古时代至西周:从神话到历史(这就是中国历史)
本套丛书记载了从神话传说:夏商西周——直到清末的历史,采用手绘画风和历史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选配近千张彩图与珍贵文物照片,经过严谨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扮,让孩子身历其境,借以传达正确的历史常识,更可丰富孩子的美感经验。本书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树立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历史7.7万字 - 会员
近代史资料(总138号)
本期共刊载资料6篇,其中中文文献4篇,译稿2篇。《恩泽存札有关甲午战争史料选编》,内容为曾任黑龙江将军的恩泽所存长顺、安定、依克唐阿、刘坤一等在甲午战争期间来函,内容多与军务有关,尤详于各方应对方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顾肇新家书》收录曾任总理衙门总办章京的顾肇新家书19封,涉及胶州湾交涉、戊戌年张之洞入枢受阻、翁同龢开缺、总署议复康有为《第六书》、政变后张荫桓被革职、光绪皇帝下诏求医等内容。《历史17.9万字 - 会员
老北大讲义: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为明清史研究开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本讲义是根据他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编纂而成。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主要介绍了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分论,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章,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高度概括,见识高远、考证翔实、轮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2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