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民间幻想故事的文体特征
更新时间:2019-09-21 04:07:55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及引用书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作者以不同层面反映中国民间幻想故事面貌的四部故事集,以及个人第一手资料为蓝本,进行了确定边界内的量化分析。作者在全面吸收瑞士民间童话研究者麦克斯·吕蒂(MaxLüthi)的民间童话样式理论和其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究了中国民间幻想故事的文体特征,以把握民间幻想故事和其它民间叙事体裁之间的界限,读出其特定文体所蕴含的意味。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民间幻想故事的文体特征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主要参考及引用书目
- 附录4 中国民间幻想故事的叙事技巧——重复与对比
- 附录3 民间童话的结构主义研究[瑞士]麦克斯·吕蒂
- 附录2 结构分析与文体研究——从二者的关系看民间童话体裁学的走向[26]
- 附录1 麦克斯·吕蒂“民间童话样式理论”简介
- 附录
- 三 文体的保持和变异
- 二 文体的形成
- 一 幻想故事的文体特征
- 结论
最新上架
- 会员
农业民俗研究:节气、农具与乡土景观
本书分为三部分,“节气研究”主要包括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海外传播,二十四节气歌谣谚语的流变及其与农业民俗的关系,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保护等内容;“农具研究”主要包括民具学的发展研究,通过实例研究农具与农民、与民俗的关系等;“乡土景观研究”主要包括日本乡土景观研究方法及对中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借鉴意义,太湖东部平原“浜村相依”、哈尼族梯田文化、兴化垛田等方面的实例研究。文化25.2万字 - 会员
佤族祭词研究
祭词是佤族祭师“巴猜”们代代口传的祭祀文本,是一种“活形态”押韵口头传统,是佤族口头传统的典型代表。内容涉及佤族生产劳作、贺生送葬、男婚女嫁、建造新居等,语言方面秉承了佤族古歌的特点,在韵律、语义与结构、语用与修辞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通过祭词,可以了解佤族的民俗、历史,也可以深入分析佤语的特点。文化8.2万字 - 会员
狐仙崇拜:中国封建王朝晚期的民间信仰与民众心理
狐仙到底是正是邪?为何它既能带来财富与好运,又能引发灾难与恐惧?时隔13年再版的中国民俗奇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揭示了“狐仙崇拜”文化背后隐藏的民众诉求:清代文人笔记中,男狐常常化身英俊的“胡郎”专门魅惑世家小姐,结局总是被棒打鸳鸯,仿佛一场寒门士子想要入赘豪门的逆袭梦;一位女子在婚礼前夜突然被狐精附身,借狐精之口勇敢地拒绝包办婚姻,上演一场超时空的古代版女性“自由宣言”;而在明清乡野,狐仙附身文化17.1万字 - 会员
传统节日的由来
《传统节日的由来》是一本深入探究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与发展的书籍。书中详细阐述了众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寒食节以及上巳节等。对于每个节日,它从起源传说展开,像端午节中屈原投江、伍子胥的渊源、孝女曹娥传说与端午的联系;中秋节古代祭月习俗的发展和嫦娥奔月神话与中秋的关联等。同时,也对各节日的传统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如七夕节乞巧、拜织女文化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