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延续与变革:1949—1956年广东侨批业管理政策研究
更新时间:2019-11-01 13:57:07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侨批业是指专营或兼营揽收或解付华侨汇款并收寄华侨侨眷信件的私营行业,作为中国经营侨汇的主体行业,侨批业是侨乡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同时关系到国家货币主权是否确立。而广东作为一个华侨大省,其侨批业管理政策尤为历届政府所重视。本书通过阐述1949—1956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广东侨批业的具体管理政策和得以运行的宏观经济条件,从政权性质、历史因素、国家能力等方面,具体分析基于民间信任机制的侨批业经营的不可取代性和特殊性,以及广东侨批业进行国有化改造以争取侨汇资源等相关措施,体现了广东侨批业国有化的深入及侨批业经营意识从个体到国家的转向。
品牌:Jndx_@2024
上架时间:2017-06-01 00:00:00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Jndx_@2024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延续与变革:1949—1956年广东侨批业管理政策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结语
- 二、广东侨批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一、广东侨批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进行
- 第六章 1956年:广东侨批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与基本完成
- 四、邮资、税收、奖金与侨汇管理政策的重新制定
- 三、华侨地富提前改变成分与重申保护侨汇所有权
- 二、“侨批员”身份及其管理政策的确定
- 一、赶超战略与广东侨批业的重要性
- 第五章 总路线的提出与广东侨批业管理政策的全面转变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数字乡村治理:理论阐释与实践逻辑
本书基于乡村立场、乡村价值和乡村利益,依据数字治理理论、精明增长理论、内生发展理论、敏捷治理理论、系统治理理论,从技术维度、发展维度、人本维度、效能维度、边界维度来构建数字乡村治理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本书重点剖析数字乡村治理与经济提质增效、数字乡村治理与政治秩序重构、数字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发展、数字乡村治理与生态环境美化、数字乡村治理与社会权益保障等内容,探析数字乡村战略落地中的不同作用方式、政治25.1万字 - 会员
复合式治理: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可能性
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通过对广西一个乡村社会的定性研究发现,多元治理主体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良性互动,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有机融合,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复合叠加形成的“复合治理”,为乡村社会实现有效治理提供了可能。这种集科层治理和简约治理的优点为一体的“复合治理”,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政治15.8万字 - 会员
国家治理心理原理
现代人虽是国家化生存,但未必理解国家如何与自己“心理”相通。本书揭示了以合法性与有效性增强为轴心的国家治理如何以文明为根基,以政治理念为宗旨进行政治体制构建、制度设计、治理方式选择、人财物资源配置、协同发展以及达成共同体理想的心理机制。本书采用“中国本位”“问题中心”的研究取向,创新性地跨越了“个体”的心理学与“公共行动者”的心理机制、组织的“管理心理学”与国家治理的心理规律、西方的“国家在社会中政治20.8万字 - 会员
昆明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数报告(2022)
本书围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昆明社会治理,在全国首次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数”体系,并从社会活力、社会服务、社会环境“三大维度”,优选出符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特征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经费支出”等44项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数学建模方式,既与全国平均水平和27个省会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又与曼谷、雅加达、新加坡等24个东南亚城市,以及新德里、孟买、伊斯兰堡政治4.6万字 - 会员
政府数字服务能力指数报告(2023版)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加快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进程,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创新成为中国政务服务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政府通过多渠道服务平台向公众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政民互动,有助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高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为了满足公众对各政务渠道所提供服务的温度、深度与精准度政治10.1万字 - 会员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治理新体系研究
本书首先回顾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历史变迁进程,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治理体系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及本质特征,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本书从乡村党组织体系、乡镇政府运行体系、乡村管理服务体系、乡村治理方法体系、乡村治理制度体系、乡村人才队伍体系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村治理新体系进行了探究,尝试揭示中国特色社政治35.3万字 - 会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研究
本书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基层互动治理及其机制建设为主题,在借鉴和承继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城乡关系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理论与逻辑、历史与现实出发,围绕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政权管理体系和农村村民自治体系之间的互动治理关系,集中探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基层互动治理的基本问题,包括全面推进乡村政治18万字 - 会员
新时代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全面领导下的社区治理呈现许多新的发展形态、治理模式和趋势走向。本书着眼于党全面领导社区治理的模式变化与治理优势两大维度,系统探讨了党领导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组织功能,以及在社区空间营造、人才培育、文化治理、公共服务、克服集体行动困境、提升社区自治能力等方面的实践机理;剖析了不同条件和形式下党领导社区合作治理的实践模式和运行样态,总结提炼了党全面引领社区治理的组织优势、制政治21.8万字 - 会员
虚与实的纠结:20世纪前半期管县派出政府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本书对20世纪上半叶管县派出政府制度的建立与演变进行重新回顾与解读。全书以叙事方式呈现行政督察专员制度1924—1931年各省自创前身制度,1932—1936年由“一制两例”到“合二为一”,1937—1945年围绕强化还是实化出现5个秘密调整改革草案反复制定与放弃的历史过程。由此分析此过程背后反映的时人对二级制还是三级制治政观念的纠结、国民政府顶层设计的系统性缺失与执行不良等问题,投射其行政运行及政治2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