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幼儿学习与教育心理学
张莉更新时间:2019-08-16 17:39:45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这套教材是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牵头,联合国内多所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共同编写的新型教材,是针对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所做出的回应,特别是吸收了一些优秀幼儿教师的教学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实用。这套教材的组织工作历时将近一年半,主干课程组稿工作正在进行。本套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教材。本书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现象,提示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增强学员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一门学科。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幼儿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幼儿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幼儿教师教学心理
- 第十二章 幼儿学习中的社会心理
- 第十一章 幼儿的学习动机
- 第十章 幼儿的学习差异
- 第九章 幼儿的问题解决学习
- 第八章 幼儿的艺术学习
- 第七章 幼儿的社会性学习
- 第六章 幼儿的态度学习
张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虚荣心理学
在这个充满喧嚣与诱惑的现实生活中,用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理念,去克服攀比心、虚荣心和嫉妒心,从而净化内心获得自由,活出自然轻松的自我,拥有自尊自爱的品位生活度过幸福的一生。我们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是困顿在攀比、嫉妒和虚荣之中?还是要打破束缚,让生活充满无限可能?其实,我们应该理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走出攀比和虚荣误区,才能多一些平和、多一些淡泊、多一些知足,从而获取更多的幸福。心理12.8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六年级上册)
本书以呱呱、莓莓、大宇和宽宽4个虚拟的小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主线,通过“小小调查员”“一起来活动”“我能行”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现实、提高思辨能力,通过“嗨,你知道吗”“焦点知识”等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的生命历程,培养独立意识,学会面对考试压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为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涯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心理1.6万字 - 会员
抑郁症宣泄疗法
《抑郁症宣泄疗法》共分为三篇,上篇论述了宣泄抑郁、平衡压力、调畅气机法,以及怎样使体内的阴阳气血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从而表现出健康的活力;中篇论述了通过情绪、行为进行宣泄释放抑郁,如唱歌宣泄、跳舞宣泄、倾诉宣泄等;下篇论述了怎样进行心理平衡的宣泄,如爱心、感恩、节俭、慢节律等。心理11.8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八年级下册)
本书主要包括:学习有策略、别人说我闲话怎么办、那些朦胧的情感等。心理3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四年级上册)
本书以呱呱、莓莓、大宇和宽宽4个虚拟的小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主线,通过“小小调查员”“一起来活动”“我能行”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现实、提高思辨能力,通过“嗨,你知道吗”“焦点知识”等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了解好奇心,体验性别差异,初步学习社交知识,了解自己的成长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提升心理自助与求助能力。心理1.4万字 - 会员
敢于冲突:活出必要的攻击性
拿回人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这需要智慧与技巧。作者表示,必要的拒绝和反抗并不是自私,而是正常自卫。爱你的人愿意尊重你的边界,如果你的正当反抗带来的是惩罚,那这个人不是爱你,而是控制你。一个可以合理表达愤怒与观点的人,才是一个真实的人,才有建立真实情感关系的基础。本书集合作者十余年心理咨询经验,不仅涵盖关于冲突的心理学概念科普,对冲突场景中双方心理动机与真相的拆穿,和化解不同冲突场景的技巧与实践方案,更心理12.2万字 - 会员
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家长伴护手册(初中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第2条指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根据纲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要从学生、学校和教师、家长三方面入手。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青年长江学者蔺秀云教授主编,以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心理6.9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五年级下册)
本书主要包括: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我的个性清单、沟通的四种心态、拯救情绪大魔王等八课内容。心理2.1万字 - 会员
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高中一年级上册)
本书以一个虚拟人物为线索,展开八个章节。初始由学生本人为这个虚拟人物取名字,并设计其相关信息,并以这个人物为主角,开始每个章节的情境。该虚拟人物让学生有一个投射对象,将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包括回避的自我,都投射给这个虚拟人物,让学生在一种更轻松、更安全、更有主导感的氛围中展开自我探索,在最后一章,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要与该虚拟人物分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探索与记录,建立起一份自己独有的心理心理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