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资源禀赋约束下碳强度减排目标实现机制研究
孙耀华更新时间:2021-01-15 18:23:04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基于能源资源禀赋约束视角研究碳强度减排目标的实现机制问题,将能源资源禀赋对碳强度的影响分解为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影响,从理论模型和经验研究两方面分析能源资源禀赋通过中介变量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进而对碳强度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本书还构建零和收益一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碳强度减排目标约束下碳排放权的省际分配问题进行研究。本书对于弱化“高碳”资源禀赋特征对实现碳强度减排目标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实现能源富集地区的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资源禀赋约束下碳强度减排目标实现机制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附录2 中国及各省份1998—2016年碳强度
- 附录1 中国及各省份1998—2016年碳排放量
-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节 减排政策工具的比较与选择
- 第五节 ZSG-DEA模型分配结果与其他原则下分配结果的比较
孙耀华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绿色低碳技术:“双碳”目标的科技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是指能够有效降低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的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手段。本书共7章,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双碳”目标的时代需求与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概况,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等。本书工业15.2万字 - 会员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和国别环境保护研究(2015)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重点选取上合组织区域重点环保国际合作机制,分别从组织机构、合作领域、在环保合作领域的进展及已签署的合作协议等方面进行整体梳理。下篇是对上合组织两个启动加入成员国程序的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三个观察员国(阿富汗、白俄罗斯、伊朗)和两个对话伙伴国(土耳其、斯里兰卡)分别从国家概况、国家环境状况、环境管理及环保国际合作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工业24.6万字 - 会员
历史灾荒研究的义界与例证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西北地区灾害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历史研究”的研究成果。基于过往十多年灾荒史研究工作,分别从灾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历史灾害风险与粮食安全研究、中西方灾荒史比较研究以及历史灾害与社会发展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灾荒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故命名为《中国灾荒史四论》。在每一个方面,都由数篇学术论文组成,这些文章都发表于专门学术期刊,且在灾荒史研究领域产生一定积极影响。工业28.9万字 - 会员
生态与能源:国际视野、中国战略、前沿探索
11位国内外院士级专家围绕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从生态和能源的视野,对如何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详细探讨,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高屋建瓴的建议。工业0字 - 会员
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治理与结构调整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仅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还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能实现“山青水绿”,适宜的生态环境规制手段和有效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围绕这一话题,本书从生态治理与结构调整这两个切入点来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影响机制和制约因素,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提供理论框架,为推进绿色发展的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工业16.4万字 - 会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研究
在明清时期,权力高度集中的帝制国家将保漕济运作为确保大运河畅通的首要政治任务。保漕至上的国策成为影响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的一个关键因素。本书研究明清时期(1411—1901)山东运河的开挖、维持以及大运河与区域社会互动博弈关系,具体讨论大运河贯通引发的自然环境的连锁反应,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以及内生性社会力量的演变形态等问题。本书全面考量大运河在山东社会发展演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引证史工业25.5万字 - 会员
中国荒漠化治理研究
荒漠化是世界性的生态难题,我国也深受其害。中国社会科学院荒漠化治理课题组经过20年的跟踪研究,填补了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缺席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空白。全书以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课题的结项成果为基础,分为总论、分论和展望三个部分,深入分析了我国荒漠化现状态势、成因机理、治理举措与治理成效,系统梳理了我国主要荒漠化地区的治沙经验,并全面展望了未来我国荒漠化治理面临的挑战、工业26万字 - 会员
控制与协作: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下地方环境治理模式与实践研究
本书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下的地方环境治理实践为研究背景,构建了“外部情境——控制逻辑——协作逻辑”的双重制度逻辑下地方环境治理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回归分析、组态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揭示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下地方环境治理的影响因素、治理模式、实现路径,提出了“高控制—高协作”的地方环境治理创新模式,搭建起督察常态化背景下地方环境治理的“制度—结构—过程—绩效”的框架体系。本书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工业14.7万字 - 会员
美国环境政策研究(3)
本书紧紧围绕时下中国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焦点问题,对美国相应的综合性环境政策、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水污染治理政策、土壤污染治理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参考和借鉴。工业1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