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更新时间:2021-02-26 11:26:29
最新章节:第12章 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种姓不能用来解释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果不考虑种姓和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我们就不可能完全理解美国生活的任何一个方面。”在美国的种族冲突、阶级矛盾之下,暗藏着种姓制度这一“看不见的骨架”。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普利策奖得主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探索的便是这种强大的、不可见的等级制度。种姓本是印度一种按人的血缘或出身、婚姻、职业、宗教信仰等来划分社会地位的制度。作者威尔克森认为,美国也暗藏种姓制度,其定义黑人、白人或“非白人”的方式,历史上的种族隔离政策与法规,还有美国人民的观念与作为,都符合种姓制度的定义与特点。威尔克森深入历史,结合真实事例,展现美国隐藏的种姓制度,并指出僵化的等级制度如何塑造了当今的美国和美国历史。在《美国不平等的起源》中,威尔克森将印度、纳粹德国的种姓制度与美国联系起来,总结了“支撑”美国种姓制度的八大支柱,包括神圣化、承袭性等。她结合翔实的案例,包括2008年、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讲述了种姓制度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并用个体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例如马丁·路德·金、棒球运动员萨奇·佩吉、威尔克森本人以及其他许多人的故事,展现日常生活中种姓的暗流。
品牌:博集天卷
译者:姚向辉 顾冰珂
上架时间:2021-02-01 00:00:00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2章 注释
- 第11章 致谢
- 第10章 结语:一个不存在种姓制度的世界
- 第9章 觉醒
- 第8章 反弹
- 第7章 种姓制度的后果
- 第6章 种姓的触手
- 第5章 种姓的八大支柱
- 第4章 人群的随意划分
- 第3章 永冻土里的病菌与竞相升腾的热浪
最新上架
- 会员
西方政党与法治:以德国为例
本书对西方宪法政党制度进行全面客观的批判性研究,同时分析政党作为规则的适用对象与规则的创造者这两种身份,对政党与宪法制度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深入分析西方宪法在公民身份、政治问题法治化和良宪产生的前提条件等方面的根本理论问题,对更好地理解西方宪法的运作逻辑,提出了自身独特的观点。主要探讨西方国家政党与法治发展的关系,并以德国的政党与宪法关系为例,揭示了政党与宪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以后进政治23.2万字 - 会员
中东形势与战略(2018)
为了适应国家智库建设和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建设的需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从2017年开始编纂《中东形势与战略》报告,梳理中东地区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情况,打造工具性和参考性较强的“中东研究案头书”。本期《中东形势与战略(2018)》包括形势与战略两部分。形势部分包括年度的中东舆情汇编和中东形势综述,战略部分收录了13篇针对中东重点国家或专题的研究报告,就当年的重大和典型问题进行形势政治29.5万字 - 会员
东盟域内非法移民问题及治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法移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和普遍的政治议题。国家和国际层面对此均表现出不妥协的态度,并采取了诸多治理措施。东盟域内的移民潮开始于20世纪70、80年代,其中非法移民是发展最快的一种迁移形式,对东盟成员国、地区国际关系及移民个体/群体产生了综合影响。本书立足于地区视角,对东盟域内非法移民的发展历程、原因、影响及治理进行了综合分析。政治19.8万字 - 会员
全球治理中的弱制度设计: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巴黎协定》
本书系统分析了国际制度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的弱制度现象,尝试提出并推动关于“第三项研究议程”的讨论,即不同类型制度在作用方式上的差异。本书围绕弱制度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为什么会产生强治理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探索,弱制度作为权力均衡的异质性环境中各方观念平衡的结果,具有显著的灵活性、适应性与包容性等独特属性,并遵循了一种与强制度不同的“制度—合作”逻辑。随着大国制度竞争加剧以及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发展,弱制度可政治19.7万字 - 会员
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6(总第6辑)
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是近年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反映出学术界对非洲的兴趣已经从政治和经济扩大到了文化。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如何进行?什么是中国研究非洲文学的方法?如何定义这个研究对象的性质,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发展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的健康体制?这些问题正在困扰着目前充满热情的研究者们。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本书邀请国内主要的研究者对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的发展做了阶段性的总结,反映了当下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者的主要政治36.9万字 - 会员
美国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调整与GMS合作
本书全面分析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调整及其对GMS合作的影响,把握美国与湄公河地区国家关系的新变化,对于维护中国周边环境安全与稳定、夯实周边外交基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在湄公河地区的策略进行了回顾,剖析了美国政府调整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动机和路径,探究了美国调整湄公河地区策略对GMS合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政治8.6万字 - 会员
冷战后俄罗斯的中东欧政策及其影响
在冷战时期,绝大多数东欧国家为苏联的势力范围。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不得不在变动的地缘政治环境中重新确定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本书将中东欧国家分为波罗的海国家、中欧国家和巴尔干国家,并分别对俄罗斯对上述次区域国家的政策、影响手段和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随着普京治下的俄罗斯试图重振大国雄风,中东欧国家成为俄罗斯外交关注的重要区域。政治3.7万字 - 会员
亚太国家研究(第2辑)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内容涉及俄罗斯(包括沙俄、苏联时期等)、澳大利亚、日本、尼泊尔、夏威夷、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国家认同、历史记忆等问题,对我们了解亚太国家历史的各个层面,尤其是近现代亚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道路选择、转型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辑主要研究俄罗斯文化、俄国社会思想和社会运动、俄国发展道路与社会变迁、俄国革命等。政治16.2万字 - 会员
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国政治现代化理论与进程研究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俄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主要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想派别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提出了有关俄国发展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改革方案。本书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俄国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政治现代化目标和实施方式,以及对国家生活的适用性和实践应用,系统研究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100多年间俄国政治现代化进程及其特点,以及这些思想理论与国家制度发展的互动和政治4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