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经世济民 和合至美: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郑长德 李道凤主编更新时间:2022-07-27 10:31:07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由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从事本科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工作人员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和对教学工作的深刻体会写成。全书以民族高校本科教学管理体系研究为切入点,下设五篇20章构成。五篇分别是:课程教学建设篇、人才培养探索篇、教学模式研究篇、教学方法改革篇、教学案例分析篇和实践教学环节篇。本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本科教学中各方面的教学研究成果,启迪人们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经世济民 和合至美: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20.4 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意义
- 20.3 教学实践的成果与特色
- 20.2 “四个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 20.1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痛点
- 20 民族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实践创新
- 参考文献
- 19.4 经济学实验性教学的改革路径
- 19.3 经济学实验性教学现状及挑战
郑长德 李道凤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学习的维度:马扎诺教育研究实验室教学模型
由罗伯特·J.马扎诺博士牵头领导研究的“学习的维度”是一个综合性模型,也是一个基于研究者和理论家对学习的认知来界定学习过程的教学理论框架,其前提是五种类型或维度的思维对成功的学习至关重要。这五个维度是:维度1:态度与感知;维度2:获取与整合知识;维度3:拓展与精炼知识;维度4:有意义地运用知识;维度5:思维习惯。“学习的维度”是重组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有力工具,尤其适用于单元教学设计以及与课程教学一社科15.2万字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师合作教学模式
本书聚焦以提升整体教学效能为目标的合作教学,赋予教师团队必要的工具来启动合作工程、集中精力和资源、确定其影响。作者逐步引导教师完成六个单元,即一个完整的循环,为系统地培养教师效能奠定基础。本书提供了背景信息、基于证据的研究以及实用的策略,帮助教育者建立构建教师整体效能的条件,使用数据是区别学生的需求并确定共同挑战。通过集体备课、实施教学策略、课堂观察等,为教师团队提供一条清晰而明确的专业发展路径。社科5.3万字- 会员
西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及案例集
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辅导员以不同的身份角色,主动且全面地参与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西华大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加强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并在育人实践中形成了诸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经验交流和分享,学校面向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生管理服务的相关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广泛征集大学生思社科40.1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变革研究
随着知识驱动创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本书聚焦新时代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变革问题,对相关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研究对象并借助相关理论凝练研究框架,回顾了中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转型的历程,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维度分别描述当前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教师学术身份转型的应然方向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社科28.1万字 - 会员
职普融通 四园同构:职业体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本书以成都市职业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为主线,深入分析了职业体验教育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促进普职融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出了以“全生命周期”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职业体验—生涯指导—专业探索”一体化生涯发展体系;以市域统筹、普职融通为引领,建立“市级区级校级家庭”四级统筹机制、“家园校园产业园公园”四园运行机制、“目标内容方式效果”四维监控机制;以四园同构、协同育人为路径社科9.7万字 - 会员
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研究:以四川地区为例
大学教师发展已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重大议题。从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角度来看,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学的基本工程。民办高校的教师对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本书首先分析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来源及结构,接着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梳理了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外部障碍,重点调查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状况,以成都锦城学院作为典型案例,最后从多个维度提出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的有效路径,如:价值观契合模型、基于“大数据画像社科10.2万字 - 会员
Diving into Harvard Education: Learn to Change the World=鱼游哈佛:学习改变世界(英文版)
HaiqinYuandJustinM.ThomashavedocumentedthethoughtsofsomeofHarvard’sgreatestthinkersandmostskilledpractitioners,aboutthecraftofteachingandtheroleoftheuniversity.Rathertha社科15.3万字 - 会员
赋能教学,创新育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学研究文集10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学研究文集是深圳大学教师们关于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教师们对自身事业、管理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思考和感受,是特定时空范围里特定人群关于教育教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本书旨在引导教师们从跨学科创新管理知识、一流专业建设与一流课程教育特色探索、教学课堂实践工具与内容的融合、创新实践能力源动力挖掘、课程思政与管理教育中的求知、学生工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想争鸣。社科26.1万字 - 会员
儿童创造力培养课
金庆姬教授在本书中为家长和孩子揭示了“创造力”的秘密,提出了家长日常在家中也能实施的儿童创造力培养方法,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那些迷茫地在超前学习、应试教育的阵营中疲惫不堪的父母,指引他们脱离一味地强调“努力”的旧模式,鼓起勇气把孩子培养得“与众不同”,把“创造力”这个强有力的生存武器作为礼物送给我们的孩子。社科9.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英才中学制度:国际比较与借鉴
英才教育是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当前,国际上一致认为中学阶段是英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阶段。优化英才教育政策制度是解决英才教育问题的可行路径。《英才中学制度:国际比较与借鉴》聚焦于国际上中学阶段的英才教育,从英才中学制度的历史嬗变、英才中学的发展特征以及英才中学制度的学理争论三个维度比较中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英才中学制度内容。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英才中学制度背后的价值逻辑以及英教育20.6万字 可见的教学影响力:系统地执行可见的学习5D深度教学
约翰·哈蒂所在的研究团队认为,“可见的学习”研究最终的实践呈现结果应是一个结构完整的实体建筑,即“可见教学影响力”。针对如何实现可见的教学影响力,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与有效实践案例分析,作者提出了以下5个执行阶段(5D)——D1:发现(Discover),识别值得追求的教育目标和值得解决的问题。D2:设计(Design),设计产生深远影响的教学工具和行动。D3:执行(Deliver),实施设计,提供教育8.2万字- 会员
体育强国目标下的我国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本书研究的目的就是围绕我国体育强国目标,把握我国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以西部大开发及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为背景,以有关大量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文献和数据以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数据为依据,从自然禀赋、区域条件、经济、人力资源、社会与文化环境等五个方面出发,结合区域发展、体育强国目标反映西部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全貌,借鉴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学发展模式,创建西部地区各项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模式,进而确立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教育14.5万字 - 会员
培根固本:广东南海石门中学研究(1932—2022)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始建于1932年,是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第一所广东省一级学校、首批佛山市卓越高中创建学校、清华大学生源中学、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作为百年老校,石门中学以“任重道远,毋忘奋斗”为校训陶铸群英,培养了一批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行业领军人才。从早期的创办者提出“培根固本”,到如今的石门中学以“朴素”办学,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中,坚守着朴实的教育初教育28.4万字 - 会员
乡村家校合作指导手册
在我国加快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背景下,本书立足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以乡村班主任研究成果为基础,选取突破口,形成系统的乡村家校合作的策略、方法与结构,突出乡村学生、家长、教师的多方合作、共同发展。本书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对乡村家校合作工作开展的直接指导性。读者对象为乡村教师、校长与乡村教育管理干部,乡村家长和社区工作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教育研究的专业研究者等。教育21.2万字 - 会员
“新商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论文集
为避免课程教学仅限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等问题,高校需着力消除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两张皮”的现象。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自2018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来,在经管类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开展了大量理论和方法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拟将这些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汇集成册,为国内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和相关课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方法篇,共有12篇论文,从理论上对专业思政教育1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