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健耕医药:一个“蛇吞象”的隐形冠军(《商业评论》2022年7月号)
《商业评论》编辑部更新时间:2023-02-17 14:40:43
最新章节:做预测,谁更准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在健耕,吴云林常对员工说一句话——“迷上一个人,迷上一件事”。“移植领域长期以来都是国际医药巨头的天下。这个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小企业很难进入。无论是技术储备还是研发投入,小企业都坚持不下去。健耕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最关键的就是坚持和专注。健耕曾经有很多机会去做更赚钱的生意,比如肿瘤、血透析,这些都是很大的市场,但是我们始终没有离开。中国器官移植每年也就2万多例,市场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但我们还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我们的试剂产品从2010年开始,整整做了10年才上市。如果不是对行业的执念,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上架时间:2022-07-21 00:00:00
出版社:《商业评论》编辑部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健耕医药:一个“蛇吞象”的隐形冠军(《商业评论》2022年7月号)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做预测,谁更准
- SMR专刊 | 决策
- 数字嗅觉:嗅出商业“气息”
- SMR专刊 | 技术
- 当心“有毒”的企业文化
- SMR专刊 | 企业文化
- 竞争新焦点:客户时间
- 专题 | 竞争战略
- 空降管理者如何安全着陆
- 专题 | 人力资源
《商业评论》编辑部
主页
同类热门书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竞合法则(《哈佛商业评论》2021年第1期)
过去40年里,上市公司模式是否合适一直处于争议中。批评者们认为,如今资本市场的交易比以往更频繁,这种模式会鼓励高管日益关注短期利益。这种模式的确有问题。那么可以取代上市公司成为主流商业模式的新结构又是什么呢?在本期聚光灯文章《是时候取代上市公司了》中,多伦多大学罗特曼商学院前院长罗杰·马丁考察上市公司的衰退,指出我们需要一种真正关注长期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满足退休投资者和知识型员工这两个群体的财经11.9万字 - 会员
管控新型风险(《哈佛商业评论》2020年第11期/全12期)
本期聚光灯文章探讨了新型风险带来的危机和企业的应对策略,为企业如何辨别新型风险中的异常现象,以及在面对完全无法预料的新型风险且没有标准应对答案的状况下,企业究竟应该怎么办方面提供了实用指南。《构建组织适应力》指导企业在不确定时期,应如何确定惯例流程,制定简单的规则,并且培养随机应变、即兴发挥的能力,从而实现发展。《提升分析能力,及早发现风险》则提出分析学可以令企业在学习和适应方面获得一定的优势。世财经12.7万字 - 会员
人员管理新陷阱(《哈佛商业评论》2020年第9期/全12期)(哈佛商业评论)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者开始摒弃一些既有观念,如工人应该被当作机器对待、必须让他们根据精密的工程规范执行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领导者也开始摒弃此类观点,逐渐接受新观念:如果员工真正参与决策,公司整体业绩就会有所提升。几十年来,支持赋权员工的声浪渐长。不过现在,有明确迹象表明,趋势正在转向另一个方向——陈旧的精确工程模式卷土重来。财经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