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古道教仙传文学研究
张玉莲更新时间:2023-02-20 18:07:50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从文学角度对中古道教仙传进行系统探赜钩沉。其一,在全面钩稽考辨中古道教仙传基本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中古道教仙传从两汉形成,到魏晋至隋朝成熟,至唐五代繁荣的嬗变历程,并总结各期仙传的特征;其二,结合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对中古道教仙传进行跨学科研究,涉及仙传体例、故事类型、叙事主题、原型、母题等;其三,归纳抽绎出中古道教仙传的道教史和文学价值,对推进道教与文学之关系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上架时间:2023-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中古道教仙传文学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结语
- 第二节 中古道教仙传的文学价值和影响
- 第一节 中古道教仙传的道教史价值
- 第五章 中古道教仙传的价值和影响
- 第二节 中古道教仙传中的母题
- 第一节 中古道教仙传中的原型
- 第四章 中古道教仙传中的原型和母题
- 第四节 “讲授道要”型与修道有据
- 第三节 “偶然成仙、遇仙”型与神仙实有
张玉莲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清末文学书写内外的“新女性”研究
本书以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着力建构的“新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末知识精英的相关言论、报刊舆论的多重反馈以及展现“新女性”形象的相关小说文本,通过梳理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得以生成的外部原因与内在动力,力图展现知识精英,往往是男性知识精英在“新女性”形象建构上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同时,广大女性群体在国族与性别的多重交织下如何应对、突围、成长的复杂面相。通过梳理、整合、阐释清末文学书写内外“新女性”的建构文学20.2万字 - 会员
汉魏六朝诗歌传播研究
本书丰要目标是在汉魏六朝诗歌音乐传播与文本传播并行、交叉与相互转化的历史语境中,考察诗乐共生和诗乐分离的过程,以及诗歌多种传播方式与诗歌文学嬗变的内在联系:第一、第二章,系统梳理汉魏六朝配乐歌唱、徒歌、吟诵等几种主要的诗歌口头传播方式及其历史,厘清该时期石刻,题壁、传抄、结集等几种主要的诗歌文本传播方式的早期形态及传播特点;第三章讨论汉魂诗歌创作机制与诗歌音乐、文本交叉传播形态;第四、第五章,对“文学21.7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49—2019(全二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文艺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些文艺论争对当时的政治走向的影响,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进入到思想文化领域的核心地带的状况,到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对推动意识形态转型的重大意义,再到新世纪头十年文艺学研究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本书都作了认真的研究。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并不是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七十文学96.8万字 - 会员
清末民初《说部丛书》叙录
清末民初是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新小说的成就最显著。其突出的特点是这一时期各个民营书局争相斗妍,纷纷编辑出版《说部丛书》,这充分体现了小说界革命的巨大实绩。本书首次对清末民初二十多家出版机构出版的三十多种《说部丛书》数百编作品展开全面而系统的叙录,这是颇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本书以各出版单位所出版的《说部丛书》为纲,以各编作品为目,根据各种《说部丛书》出版时间的先后,对每编作品的作文学31.1万字 - 会员
走向“关系诗学”
本书引用综合性视角和系统的方法,针对本质主义的文学观念和文化研究的视野缺失,从关系反思和理论建构的意图出发,透过三个层面(形式表现、关系形态、原因阐释),对西方文论史上五种最主要的文学观念(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接受说)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三者的复杂关系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辨析、论述和新阐释,提出一系列独到的见解。通过剖析,指出古今主要文学观念的核心要素是“关系”,提出走向“文学24.2万字 - 会员
小说·田野:舞鹤创作与台湾现代性的曲折
舞鹤(1951-)是当代台湾重要的小说家。他从个人生命经验出发的书写,奇崛而丰饶,贯穿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的重大转折与现代性问题。本书往返文献的案头与社会生活的田野,探讨舞鹤创作的文学、历史内涵及其折射的台湾现代性问题的曲折:包括殖民史的反思、戒严体制下自由意识的生成、本土政治与本土文化叙述的兴起、乡土/都市的现代化景观与批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乌托邦想象等。概言之,舞鹤体现了战后台湾“婴文学22.5万字 - 会员
裴多菲研究
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是十九世纪匈牙利著名革命爱国诗人,享誉世界诗坛。本书以全新视角展示诗人短暂的革命人生和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全书由三部分组成,通过理论分析、阐述和点评,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再现了一位革命爱国主义诗人真实、高大的形象。在思想意义上,裴多菲及其诗歌创作集中体现出高度的民族民主革命精神:在艺术创作上,裴多菲以豪放、清新、明快、细腻的诗风著称,极富艺术感染力,对后文学13.2万字 - 会员
《盛京时报》现代小说研究
本书以《盛京时报》(1919—1944)刊载的2844部现代小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文字总量达1千余万字的《盛京时报》文艺副刊小说。这些小说是东北地区早期报纸文学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东北时报文学发展的力证。本书重点梳理了活跃在《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上十几位东北作家,如穆儒丐、王冷佛、金小天、赵鲜文等的小说创作;还探讨了日、俄、法、英、美等15个国家21位作家的作品。这些小说展现了《盛京时报》所刊现文学24.1万字 - 会员
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
本书全面系统地对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与比较分析,梳理出英语世界巴金研究史的基本发展脉络,以期让中国学者更多地了解英语世界巴金译介和研究的状况,借鉴英语世界学者的“他者的眼光”,给中国的巴金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架起东西方文学研究与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此外,本书还对国内巴金研究与英语世界巴金研究进行对比与比较,以期为中国的巴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文学3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