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晚清之栋:张之洞传(“一带一路”列国人物传系)
许烟华编著更新时间:2024-04-19 17:29:14
最新章节:第14章 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张之洞是晚清重臣之一,他自科举进入仕途,官至湖广总督、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亲身经历了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是一个与中国近代史共始终的人物。本书记录了张之洞的人生历程,着重记述他“矢抱冰握火之志,持匡危扶颠之心,冀挽虞渊之落日”,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企业,编练新军及开办新式学堂,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上架时间:2023-09-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晚清之栋:张之洞传(“一带一路”列国人物传系)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14章 后记
- 第13章 参考书目
- 第12章 纵横捭阖 有学有术
- 第11章 暂署两江 视同本任
- 第10章 倾心教育 兴学育才
- 第9章 深耕湖广 大兴实业
- 第8章 纡筹决策 抗法援越
- 第7章 铁腕抚晋 标本兼治
- 第6章 三省学官 一时清流
- 第5章 少年英才 早博科名
许烟华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陆游传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其诗词绮丽梦幻、慷慨悲壮,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有“小李白”之称。他的诗内容博大,思想精深,感情真挚,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的诗词既有充满抗金报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雄奇奔放之作,也有满怀柔肠、哀婉含蓄的充满浪漫主义色调的诗篇。同时,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传记13.8万字 - 会员
第一次遇见莎士比亚(第一次遇见系列)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可其人究竟如何?出身商贾之家,未受过完整教育,早早结婚,又早早离家,在伦敦混迹市井,随即一朝发迹,在戏剧界、文学界一跃成名。他跌宕起伏而又神秘的一生,同那个时代的英国历史风物一起,被镶嵌在其作品中。从《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到《亨利四世》《暴风雨》,莎士比亚的剧作至今仍在被诵读、被演绎,而其中蕴含的对社会与历史、人性与情感的独到见解,亦不因时间的变迁而传记8万字 - 会员
玄奘:西行求法的高僧
玄奘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他为了求取真经,不畏艰难险阻,西行印度,历经十余年的时间,终于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他的取经之旅不仅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也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讲述了玄奘的西行经历、求法过程以及他对佛教的贡献,展现了他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精神。传记11.2万字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这是一段曾被忽略的医学史,一位伟大外科医生的传记,讲述了整形外科之父哈罗德·吉利斯的传奇人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富于远见的外科医生哈罗德·吉利斯尝试重建毁容士兵的面部。他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致力于面部重建的医院之一,并召集起一个跨学科团队,由此开创了现代整形外科。吉利斯及其团队修复了受伤者的面孔,振奋了他们的精神。历史学家琳赛·菲茨哈里斯凭借细致的调查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吉利斯以非凡的勇气、想象力传记15.4万字- 会员
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
本书对商鞅变法改革和《商君书》思想进行综合性研究。商鞅是战国中期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国两次变法,力主“耕战”“富国强兵”,使秦国迅速崛起,为后来的“秦王扫六合”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商鞅是“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其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而现传《商君书》是商鞅及其后学撰写的著作,可视为商鞅学派的思想总集。商鞅学派虽不必为秦朝速亡直接负责,但他们专制、传记13万字 - 会员
王安石的理想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讲述王安石变法的过程、理念以及他的文学成就,分析变法的成败得失。传记11.5万字 - 会员
李鸿章传(梁启超作品)
本书是梁启超先生为晚清第一权臣李鸿章写的传。作者对他作了客观的评价,承认他是中国自有外交以来,最有手腕的外交家之一,是中国近代化转型的设计师,同时也对他能力和见识的局限表达了深刻的惋惜。本书既是了解李鸿章的经典读本,也是解读近代史的一把钥匙。传记7.3万字 - 会员
第一次遇见苏东坡(第一次遇见系列)
这是一本和苏东坡相遇的十个故事。在“花褪残红青杏小”的季节,遇见苏东坡。感受他的兄弟情谊。在“正是橙黄橘绿时”的岁月,遇见苏东坡。体察他的宦海沉浮。万谷酣笙钟,遇见暮年苏东坡。管他清风急雨。千里共婵娟,遇见AI苏东坡。畅想元宇宙的未来。这一生,何妨吟啸且徐行。每一次遇见,都是新鲜。传记6.6万字 - 会员
陈子龙及其时代
《陈子龙及其时代》描写了明末抗清将领、文学家陈子龙的一生。作者运用丰富的史料,叙述了在明末政权崩溃、清军进攻中原、农民起义频繁的时代背景下,一代文人陈子龙如何从只关心诗词到以国事为己任,很终以身殉国的悲壮结局。作者同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深刻分析了陈子龙成长为“真正的斗士”的契机。传记1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