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傲霜花(张恨水全集·25周年纪念版)
更新时间:2024-06-05 17:12:29
最新章节:名物考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背景,描写抗战时期教育界的困苦生活。文化村的教授们在艰难困苦中有着不同的抉择和命运:唐子安继续坚持清贫的教师生活,谈伯平在病痛的挣扎和孤寂中悄然逝去,苏伴云青云直上做了官人,梁教授、洪安东弃笔从商,华傲霜则经过一番爱情的追逐,嫁给了企业家夏山青。
品牌:溪水文学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溪水文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傲霜花(张恨水全集·25周年纪念版)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人的日常
本书作者梁晓声以小说家的生动笔法,社会观察家的敏锐思考,记录了各色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百态,淋漓尽致地绘制了他们五光十色的精神图谱。诸多普通人的故事和平凡人的生活的拼接与组合,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温度与性情。作者所记录的中国人的日常,饱含对小人物的关怀,对人性的关照,对人文情怀的推崇,进行着对当前中国社会世道人心的追问。文学14.9万字 - 会员
人间草木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的经典小品文集,他用极简的笔,极淡的墨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以一颗从容豁达的心写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他的笔尖下总是有着一连串的惊喜:清晨薄雾里带着露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明亮、丰满而使人丰满的昆明的雨,饱涨着花骨朵儿的木香,自得其乐的栀子花,巷子里卖杨梅的苗族女子柔柔的声音,联大那些令人难以忘却的师友,抑或是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文学12.4万字 - 会员
鲁迅精选9册
他是教科书里的“匕首投枪”,也是深夜灯下的孤独者;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是重构神话的叛逆者。从小说到散文、从杂文到书信——读鲁迅,不是读历史,而是读当下;不是读答案,而是读问题。读鲁迅,是在以文学为镜,映照中国近代思想激荡的百年风云。文学75.9万字 - 会员
中外文学必读书系(套装共40册)
本套书包括《谈“阿Q正传”》、《阿赖耶识论》、《杜甫的诗》、《杜甫论》、《跟青年谈鲁迅》、《古代的人民文艺:诗经讲稿》、《美学讲义》、《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桥》、《桃园》、《新民歌讲稿》、《新诗讲义》、《枣》、《竹林的故事》、《鲁迅研究》、《爱的徒劳》、《奥瑟罗》、《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哈姆莱特》、《皆大欢喜》、《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特洛伊文学188万字 - 会员
鲁迅杂文集(上)
为了纪念鲁迅小说《祝福》发表100周年,获北京鲁迅博物馆授权,本次推出“我的沉默震耳欲聋”鲁迅作品精选系列(包含小说、散文、杂文、传记)插画本,首度收入鲁迅藏木刻版画、鲁迅照片等珍贵影像。《鲁迅杂文集》是“我的沉默震耳欲聋”鲁迅作品精选系列之中的杂文插图本。本书中所精选收录的各篇杂文,参校1936年版《鲁迅全集》(第一版)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鲁迅全集》等版本编辑而成。为最大程度上保文学13.6万字 - 会员
来人间,就是玩
本书是八旬“顽童”蔡澜一生的生活趣味散文精选。收录60篇不同时期创作的经典散文,向你示范如何在平庸日常里获取乐趣,每天都能更快乐一点。书里既有一个人的乐趣清单,又有放眼全球的眼界:心烦的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莫过于临摹《心经》苦闷和枯燥时,不妨读明朝小品原来人可以这么死的!在墨西哥,把死亡当成一个节日来庆祝,葬礼才放烟花给任何单调乏味的东西上色,使它们栩栩如生,给它们和自己带来快乐没教养的男女,和文学8.3万字 樱桃园:契诃夫戏剧选(套子里的人:契诃夫文集)
地主濒临破产,樱桃园不久将被拍卖。唯一的抢救措施是砍掉所有樱桃树,盖起别墅,收取租金。地主从小在此长大,眷恋故土,不忍砍掉樱桃树,迟迟不下决心。最终樱桃园被昔日仆人买下。地主一家永远离开,流落他乡。结尾传来伐木声。这部戏剧集收录了契诃夫代表作《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和独幕剧《天鹅之歌》。契诃夫的戏剧更像散文,这里没有冲突,没有立场,也没有结局。对话是无效的,独白也往往顾左右而言他文学15.3万字- 会员
世间万物,总有欢喜
《世间万物,总有欢喜》是八旬“顽童”蔡澜关于人生智慧的散文精选,没有爹味说教,四两拨千斤,所有焦虑与困惑都能被他轻松化解,幽默豁达又不乏犀利,精神状态优美:问:先生,安于现状是否可耻呢?答:也是一种境界。问:三十五岁还有没有资格走出舒适圈?答:五十岁再说。问:先生,总觉得自己很差劲怎么办?答:改为觉得自己很厉害呀。问:先生,请问什么才算是大事?答:天塌下来。问:想要问问先生对喜欢的定义是什么?答:文学7.5万字 - 会员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原为鲁迅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全书共二十八篇,从远古神话与传说讲起,至清末谴责小说为止,全面梳理了中国小说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详细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小说的特点、流派、代表作品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它不仅结束了“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的局面,还为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该书被誉为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参考。文学1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