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近代文化交涉与比较文学
姚达兑更新时间:2025-04-24 20:02:05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这是作者2007—2017年间的部分论文结集,共分为四辑,涉及近代文化交涉和比较文学等方面的相关议题。第一辑是以梁启超与晚清文学新变为讨论主题。第二辑则集中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涉与翻译研究。第三辑涉及傅兰雅于1895年推动的“时新小说”征文事件。第四辑算是附录,收有2篇书评、2篇考证小文和1篇翻译的论文。这部论文集包含了一系列有趣的个案,以跨学科的视角来讨论近代中外文化交涉,以文学、历史和翻译的互动等个案来研究比较文学。这些个案的探讨,较为注重所涉文本的思想性与历史性,也注意到所涉事件中各方面的冲突和交涉。本书是为近代文学/近代史、翻译研究、中国宗教、文化交涉学和比较文学等研究领域的有益参考。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近代文化交涉与比较文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参考文献
- 跋
- 汉语基督教文献:写作的过程(韩南撰)
- 容懿美译《人灵战纪土话》考略
- Robinson Crusoe粤语译本《辜苏历程》考略
- 新教中国专案和马礼逊的功绩重探
- 基督教新教汉语文学研究及其方法论刍议
- 第四辑 书评、考证和译作
- 作为中国现代小说源头之一的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存目)
- 傅兰雅时新小说征文与梁启超小说界革命
姚达兑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抗战时期昆明的文化空间与文学表达
本书聚焦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跳出了将昆明仅仅视为西南联大“背景”的研究思路,通过挖掘、梳理原始文献资料,细察了文学作品中所传递的文人心态与文化氛围,展示了昆明作为战时“文化大都市”的特殊魅力。抗日战争促进了昆明的现代化转型,从内地来昆明的文化人士改变了昆明的文化生态,刺激了本地人的文化认知,由此形成了由外来者、本地人、昆明城共同构建了的独特文化空间。本书对抗战时期昆明文化空间的考察,丰富了抗战文学20.8万字 - 会员
乱世长歌:建安文人与文学
汉末建安时代是一个俊才云蒸、五言腾踊的时代。以“三曹”“七子”及蔡琰为代表的建安文人继承汉乐府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注重反映民生疾苦,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开创了质朴刚健、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离合长歌,激荡壮采,“建安风骨”既是建安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又是我们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时的重要审美内涵。文学23万字 - 会员
女性的天空:女性主义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诠释
文学经典包罗万象、洞幽烛微,却坚持给人留存希望、带来人性的温暖、品察生命的本真。本书从女性主义视域出发,精选19世纪以来的若干中外文学经典详加分析,基于换位思考和回归常识的立场,以“美学的、历史的”尺度重新诠释这些经典名作。女性的天空,曾经是低的;仰望天空的女人,始终向往着自由飞翔。关注、体察女性作为人类群体的“另一半”的现实困境与精抻需求,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程度切实提高的标志。文学19万字 - 会员
生态学与生命写作
《生态学与生命写作》是一本由在生态研究领域极富盛名的德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霍农和北京大学赵白生教授合编的论文集。在论文集里,来自全球的生态学者从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界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生命写作领域的最富启发性的研究成果。论文集中的24篇论文探讨了生态文学与生命写作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为生态批评与生命写作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新的方法,是我们了解当前生命写作领域最新成果的必读之作。文学26.7万字 - 会员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形象的叙述与想象研究(1978—2016)
本书将中国城镇化以来(以1978年的农村改革为开端)有关农民形象的文学叙述及相关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探究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如何对农民形象展开想象,讨论其背后的复杂原因。本书一方面对当代文学作品中围绕农民而展开的人物设计、故事情节、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与生成文本相关的历史语境、思想文化、意义结构等同样是本书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六类农民形象及其相关叙述的分析,本书试图梳理出一条完整的叙事逻辑,文学27.3万字 - 会员
《安娜·卡列宁娜》研究
本书是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宁娜》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专著。长期以来,我国学者研究这部名著所取得的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这些成果多以单篇论文的形式H{现,属分散性研究,而以整体性、系统性方式研究《安娜·卡列宁娜》则显得薄弱。本书从《安娜·卡列宁娜》的创作过程、思想内容、悲剧意识、死亡意识、人物形象体系、场而描写、眼神描写、心理描写、意识流、结构、人物形象比较等多方面展开全景式研究文学44.6万字 - 会员
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及唐诗史书写研究
本书主要在西方翻译唐诗的整体背景下,对宇文所安的英译唐诗展开文本细读及比较分析与阐释,探讨其唐诗翻译、阐释的观念、特点与方法,并运用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变异学等理论视角,深人挖掘宇文所安唐诗史的书写所体现的诗学思想,揭示其英译唐诗及唐诗史书写的文化价值与理论意义。文学20.9万字 - 会员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
21世纪的中国,挑战与机遇并存。该确定一个什么样的基本立场去理解历史,思考当下,探索未来?本书的作者坚守现代性的价值观,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诸如中国现代文学内在规定性,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发生,世俗化思潮的流行,并从现代性历史演进的角度来探讨启蒙现代性与革命现代性的关系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强调五四文学革命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原点的历史地位,又以现代性的观点选取新文学期刊的角度,来考察俄文学17.5万字 - 会员
社会·心智·模仿:草原史诗文化语法的两种人文诠释
史诗世界既是社会—行动的联合或组合现象,又是文化即心智—思维或性格的聚合结构系统,两系的构成法是经验现实背后——源于本体重复·循环等数理统计逻辑的模仿原则。正如书名所示,史诗类型学和史诗诗学指以草原史诗文化语法探索的两种人文主义诠释为具体内容的史诗理论范例,而“社会·心智+模仿”则指以社会行动、文化心智的本体模仿(重复或循环等)和语法逻辑为基础的总体理论视角和阐释框架,即从文化语法的对应关系出发,文学1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