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及内涵概述(3)
2.个体利益至上的道德观。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突出地强调个体本位,凸显了个体的自我价值并抛弃或忽略个体的社会价值,把人看作是具有高度创造性和自觉能动性的生物。西方思想家们一直都追求着对个体本位思想的论证。从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自我"的呐喊,到亚里士多德的"理性"认识论,从伊壁鸠鲁的"快乐至善论",到但丁"人性即理性"等等,都体现出西方价值观突出个体和个体理性的特征。因此,在西方的价值观念中对"自我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张扬,对个人利益至上的推崇和执行,都体现出自我利益至上的观念。
二、中国之于价值观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关于价值观、人生观的理论可谓百家争鸣、百花盛开。其中既有性善论亦有性恶论,既有唯心论,又有唯物论,精彩纷呈。
(一)性善论和性恶论
性善论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孟子了,孟子将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但是通过孟子的文章描述可以看出,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性恶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恶论虽然在社会上的影响度远不如性善论,但性恶论的初衷也是劝人为善,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从这一点上来看,性善论和性恶论的核心价值观是相同的。
(二)知行合一与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提出来的。集大成者是王守仁,他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是出自于北宋哲学家张载《正蒙》之中。由于对自然界的探索有了新的发现,让人们知道了物与物之间是可以互相感应的,这种感应是以"气"为中介的,于是人们得出,事物之间是可以感应的,因此天人感应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了,天人感应是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基础。随后董仲舒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最初的阐述,董仲舒认为天与人的头一样都是圆,正如天有日月而人有四肢一样等等,这种思想一直发展到北宋便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除了北宋时期的哲学家张载《正蒙》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之外,还有周敦颐的《太极图》等都被看作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品。同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还有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在古代,小农经济占整个经济的统治地位,生产力低下,人们要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研究和观测天象,天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所以研究人和天之间的关系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了,由此"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形成也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三)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我国,自古就有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重利轻义"的价值观念为人们所不齿。如《礼记·大学》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体系以及宋朝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宣扬了为他人、为国家,集体利益至上的理念。在古代的道德观中把私欲看作是恶,为社会所不容;为自己谋利益是不对的,这种行为是要受到社会的谴责的,宣扬用善恶作为评价是非对错的标准,这种思想尤其以孔子的道义论为首。与此相适应的是由于整体观念的推崇由此得来的集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也得到了宣扬和认可,人们把为社会为集体谋利看作是善的行为,是应该得到社会赞扬的。
三、东西方学者的价值观比较
中西方价值观由于历史和社会文化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用简单的字眼来概括就是价值观一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君主具有高度集中的权力。社会等级思想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往往具有权威性,人们的思想多多少少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集体主义、国家主义思想一直占据主流位置。而在西方,各种文化思潮迭起,利己主义、个人本位主义一直贯穿于西方历史。换言之,我国传统价值观倡导"重义轻利",西方的价值观则倾向于"重利轻义"。在我国的四书五经中,以及影响我国至深的儒学,均提倡"重义轻利",那种个人本位思想是被我国文人所不齿的。在我国的文学界很少能够看到涉及利己主义思想的文字。我国的对于义的理解,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却也有一定缺憾,重义轻利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对于自我需求的追求。比如孔子在《论语》中记载:"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些均体现了对利的不齿,而这种不齿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的价值观偏重于追求自我,追求自由,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个体对于精神抑或是物质上的追求,但也造成了西方价值观的空虚。在过去的一定历史阶段,西方对于集体主义思想很是困惑,他们无法理解那种舍己救人、大义灭亲的思想。总而言之,中西方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