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肉羊产业发展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肉羊场建设

第一节 选址与规划

一、场址选择

(1)地形、地势:羊只适宜生活在干燥、通风、凉爽的环境之中,潮热的环境影响羊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感染或传播疾病,污染甚至损伤产品。因此,必须选择地势较高,南坡向阳、排水良好、通风干燥的地点,切忌在低洼涝地建场。

(2)水源:要求四季供水充足,水质良好,离羊舍要近,取用方便。水源必须清洁卫生,防止污染。最好用消毒过的自来水,流动的河水、泉水、或深井水,忌在严重缺水或水源严重污染及易受寄生虫侵害的地区建场。

(3)疫病情况:要对当地及周围地区的疫情做详细调查,切忌在传染病疫区建场。羊场周围居民和畜群要少,尽量避开附近单位羊群转场通道,场址应选择在一旦发生疫情容易隔离封锁的地方。

(4)饲草、饲料资源:应充分考虑饲草、饲料供应条件,必须要有饲草、饲料基地或足够的饲草、饲料来源。

二、羊舍的建造

修建羊舍的目的就是为羊只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便于日常的生产管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因此,对羊舍的建筑要求考虑以下几点:

(1)建筑地点:地势相对较高、排水良好、通风干燥、避风向阳,接近饲草料基地,水源清洁。

(2)羊舍的面积和高度:羊舍面积因羊只的生产方向、品种、性别、年龄、生产生理状况、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但须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干燥,保证冬春防寒保温,夏季防暑降温为原则。同时羊舍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运动场地。以下参数可供参考:每只种公羊1.5~2.0平方米,每只母羊0.8~1.0平方米,妊娠母羊和哺乳母羊中冬季产羔者2.0~2.5平方米/只,春季产羔者1.0~1.2平方米/只,幼龄公、母羊0.5~0.6平方米/只。运动场不小于羊舍面积的2倍。羊舍高度不低于2.5米。

(3)羊舍门窗:地面及通风设施的设计仍需注意舍内干燥,保温防暑,便于饲养管理,有利于排除有害气体,保证舍内足够的光照。

(4)建筑材料: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尽量标准高一些,以免经常性维修,影响生产,增加维修成本。

(5)饲槽:有固定水泥槽和移动木槽两种。

① 固定水泥槽:由砖、土坯及混凝土砌成。槽体高23厘米,槽内径23厘米,槽深14厘米,槽壁应用水泥砂浆抹光,槽长依羊只数量而定,一般可按每只大羊30厘米,羔羊20厘米计算,这种饲槽施工简便,造价低廉,既可阻止羊只跳入槽内,又不妨碍羊只采食、添草料、拌料和清扫。

② 移动木槽:用厚木板钉成,制作简单,便于携带。一般长1.5~2米,上宽35厘米,下宽30厘米。

(6)药浴设施:药浴池一般为长形,池深1米,长10~15米,上口宽60~80厘米,底宽40~60厘米,以一只羊能通过而不能转身为度,入口端为陡坡,以利于羊浴后攀登。出口端设滴流台,以使浴后羊只身上多余药液流回池内。

三、青储设施

为制作和保存青储饲料,应在羊舍附近修建青储设施,主要的青储设施有以下几种。

(1)青储窖:一般为圆桶形,底部呈锅底状,可分为地上式、半地上式和地下式三种。应在地势高、干燥处修建,窖壁和窖底用砖、卵石、水泥砌成,窖壁要光滑,要防雨水渗漏。窖的大小、多少可根据羊只数量,青储制作量而定,一般直径2.5~3.5米,深3米左右,太深虽然贮量大,但不便取用。

(2)青储壕:一般为长方形,壕底和壕壁用砖石、水泥砌成,为防壕壁倒塌,应有1/10的倾斜度,壕的断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壕的尺寸应根据羊只数量而定。一般人工操作,壕深3~4米,宽2.5~3.5米,长4~5米,机械操作长可达10~15米,但必须以在2~3天内装填完毕为原则。一般要在壕四周0.5~1.0米处修排水沟,以防污水倒流。

(3)青储塔:饲养量大、又有条件的羊场可用砖石、钢盘、水泥修建地上青储塔,虽然投资较大,但经久耐用,容积大,损失少,质量好,取用方便。可结合自己情况制作。

(4)袋装青储:近年来研制成功并正在推广的袋装青储技术,具有投资少,制作容易,不受气候和场地限制,浪费损失少,运输方便等特点,值得应用,但必须严防鼠害。

四、生产配套区

生产区(羊舍)排列,并且严格做到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分开,生产区周围应有防疫保护设施。生产区按配种怀孕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测定舍、育成舍、装羊台从上风向下风方向排列。

(1)封闭隔离饲养。

(2)羊场大门必须设立宽于门口、长于大型载货汽车车轮一周半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并装有喷洒消毒的设施。

(3)人员进场时应经过消毒人员通道,严禁闲人进场,外来人员来访必须在值班室登记,把好防疫第一关。

(4)生产区最好有围墙和防疫沟,并且在围墙外种植荆棘类植物,形成防疫林带,只留人员入口、饲料入口和出羊舍,减少与外界的直接联系。

(5)生活管理区和生产区之间的人员入口和饲料入口应以消毒池隔开,人员必须在更衣室沐浴、更衣、换鞋,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生产区的每栋羊舍门口必须设立消毒脚盆,生产人员经过脚盆再次消毒工作鞋后进入羊舍,生产人员不得互相“串舍”,各个羊舍的用具不得混用。外来车辆必须在场外经严格冲洗消毒后才能进入生活管理区和靠近装羊台,严禁任何车辆和外人进入生产区。

(6)加强装羊台的卫生消毒工作。装羊台平常应关闭,严防外人和动物进入;禁止外人(特别是羊贩)上装羊台,卖羊时饲养人员不准接触运羊车;任何羊只一经赶至装羊台,不得再返回原羊舍;装羊后对装羊台进行严格消毒。

(7)如果是种羊场应设种羊选购室,选购室最好和生产区保持一定的距离,介于生活区和生产区之间,以隔墙(留密封玻璃观察窗)或栅栏隔开,外来人员进入种羊选购室之前必须先更衣换鞋、消毒,在选购室挑选种羊。

(8)饲料应由本场生产区外的饲料车运到饲料周转仓库,再由生产区内的车辆转运到每栋羊舍,严禁将饲料直接运入生产区内。生产区内的任何物品、工具(包括车辆),除特殊情况外不得离开生产区,任何物品进入生产区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特别是饲料袋应先经熏蒸消毒后才能装料进入生产区。有条件的羊场最好使用饲料塔,以避免受污染的饲料袋引入疫病。

(9)场内生活区严禁饲养畜禽,尽量避免猫、狗、禽鸟进入生产区。

(10)生产区内肉食品要由场内供给,严禁从场外带入偶蹄目的肉类及其制品。休假返场的生产人员必须在生活管理区隔离两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羊场后勤人员应尽量避免进入生产区。

(11)全场工作人员禁止兼任其他畜牧场的饲养、技术工作和屠宰贩卖工作。保证生产区与外界环境有良好的隔离状态,全面预防外界病原侵入羊场内。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一、绵羊的生活习性

(一)采食能力强,饲料范围广

羊的嘴尖,唇薄,上唇有一纵裂,增加了上唇的灵活度,下颚门齿向外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羊可以啃食很短的牧草。牛、马等草食家畜不能放牧的短草牧场,羊可以很好地利用。在荒漠、半荒漠地区,牛只能利用有限种类的植物,羊则可以利用大部分种类的植物。此外,羊比牛能更好地利用秸秆等。

(二)合群性强

绵羊合群性强,在牧场上放牧时,喜欢大群羊一起群牧,即使在牧草密度低的牧场上放牧时,也要保持小群一起牧食,如图2-1所示。但绵羊的合群性也有品种间的差异,地方品种比培育品种的合群性强;毛用品种比肉用品种的合群性强。

图2-1 小群牧食

(三)性情温顺,胆小懦弱

绵羊性情温顺,胆小懦弱,突然的惊吓容易发生“炸群”而四处乱跑。绵羊的自治能力也较差,在大风天气,常常顺风惊跑而发生累死或冻死现象。因此,在放牧时要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在冬春季节风速较大的条件下放牧时,要加强看护工作。

二、山羊的生活习性

(一)活泼好动,喜欢登高

山羊生性好动,除卧息反刍外,大部分时间处于走走停停的逍遥运动之中。羔羊的好动性表现得尤为突出,经常有前肢腾空、身体站立、跳跃嬉戏的动作。山羊有很强的登高和跳跃能力,一般绵羊不能攀登的陡坡和悬崖,山羊却可以行走自如;绵羊不能跨越的障碍,山羊却可轻松越过。根据山羊的这一习性,舍饲山羊时应设置宽敞的运动场,圈舍和运动场的墙要有足够的高度。

(二)采食性广,适应性强

和其他家畜相比,山羊对生态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多种条件下饲养,如图2-2所示。

图2-2 不同状态下的饲养

(三)喜欢干燥

山羊同绵羊一样喜欢干燥,适宜在干燥凉爽的地区生活,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山羊易感染各种疾病,特别是肺炎和寄生虫病,但山羊对高温、高湿环境适应性明显强于绵羊,在我国南方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山羊仍能正常地生活和繁殖。

(四)合群性强,喜好清洁

山羊的合群性也较强,无论是放牧还是舍饲,一个群体的成员总喜好在一起活动,其中年龄大、后代多、身体强壮的羊常担任“头羊”的领导角色,带领全群统一行动。除繁殖季节公羊之间偶有因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外,一般一群羊各成员间都可和睦相处。

山羊同绵羊一样,喜好清洁,采食前先用鼻子嗅,凡是有异味、污染、沾有粪便或腐败的饲料,或已践踏过的草都不爱吃。山羊也喜饮清洁的水。在舍饲山羊时,饲草要放在草架里,以减少饲草的浪费;饮水要保持清洁,经常更换;放牧饲养时,要定期更换牧场,有条件时最好实行轮牧。

(五)性成熟早,繁殖力强

山羊的繁殖力强,主要表现在性成熟早,多胎和多产上。山羊一般在4~6月龄达到性成熟,6~8月龄即可初配,大多数品种的山羊每胎可产羔2~3只,平均产羔率超过200%。

(六)胆大灵巧,容易调教

山羊胆大勇敢,神经敏锐,易于领会人的意图,在草原上放牧羊群时,牧工常挑选强势山羊加以训练,作为头羊,马戏团也常利用山羊做精彩的表演。

(七)喜食灌木

山羊特别喜欢采食灌木枝叶,在草地管理上常被用来控制草地次生丛林、多刺灌木和杂草的生长,促进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因此,国外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常利用山羊的采食习性管理草地,但如果管理不当,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破坏性。

第三节 环境适应性

一、绵、山羊的生态适应性

对羊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生态因素包括气温、湿度、光照周期。

(一)气温

在自然生态因素中,气温是对绵、山羊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气温对绵、山羊的生产性能,特别是繁殖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高温比低温对羊的繁殖力影响更大。高温使母羊的发情率、受胎率、产羔率降低,使公羊的性欲下降,精液的数量减少、质量降低。

不同生产类型的绵羊对气温适应的生态幅度见表2-1。

表2-1 不同生产类型的绵羊对气温适应的生态幅度

(二)湿度

1.湿度影响羊的体温调节机能

在一般温度条件下,湿度对羊体热的调节影响较小。但在高温时,由于羊主要靠蒸发散热,因而空气的相对湿度越高,羊体的蒸发散热效率越低,所以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羊体散热困难,易引起羊,特别是细毛羊的热应激。

2.高湿度环境容易引发羊的各种疾病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有利于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繁殖,容易造成羊的各种疾病,特别是腐蹄病和寄生虫病。低温高湿的环境也不利于羊的健康,容易造成羊患各种呼吸道疾病和风湿病、关节病和肌肉炎等疾病。

不同生产类型的绵羊对水分条件适应的生态幅度见表2-2。

表2-2 不同生产类型绵羊对水分适应的生态幅度表

(三)光照周期

光是生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境因子,它主要影响羊的内分泌,特别是激素的分泌,对羊的繁殖有明显的作用。光照周期对羊繁殖功能影响的具体生理机制是很复杂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MLT)在光照周期变化和羊繁殖变化之间起传导作用。光照控制着褪黑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因此褪黑激素的分泌呈白天低、夜间高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呈短日照分泌增加、长日照分泌减少的季节性变化。因而,褪黑激素能代表光照变化信息来控制羊的繁殖生理变化。光照周期也是影响山羊绒生长的主要因素。对绒山羊进行外源褪黑激素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山羊绒的生长模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