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雅致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生活起居(6)

既然光阴是如此的短暂,那么为什么不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里面多做一些努力呢?古人也产生过这样的念头,于是有了阡陌交通,有了丝绸之路的诞生,有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很多古代名人之所以能够一朝成名天下知,多数都是和他们珍惜时光,潜心刻苦分不开的。晋朝陶渊明曾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古人这些优秀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格直至现世都有它们积极的意义。古书《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唐末王贞白的《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据说,《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的枕头是用圆木做的,他读书困倦时就席地枕着圆木睡觉,只要一翻身,枕木就会滚走,人就会惊醒,他用这种方法来强制自己挤出时间刻苦读书。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什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者和深得人心的官员。

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元朝著名画家、学者、诗人和篆刻家王冕,出身贫寒,家中无力供他上学,他只得到一个姓秦的人家放牛。王冕时刻想着读书学习,每次出去放牛,都把书本带在身上。有时骑在牛背上读书;有时牛在吃草,他就坐在树下看书。每晚还借佛殿的长明灯夜读。就是靠着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他自学了很多知识,终成一代画家。

唐代颜真卿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这便是古人发愤图强的真实写照。花落花开,潮起潮落,时间永远不能够被任何东西所替代。从古至今,生命即将流逝才幡然醒悟时间宝贵的大有人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之于今人,亦如是矣。

第五节日常礼仪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传统的标准。谦卑恭敬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1.居家——百善当存孝为先

我国古代的居住方式皆是以家族为单位,再细分为每一个个体家庭。一家长幼男女在日常的起居活动中都有着特定的规矩。“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髓,它对晚辈有着严格的规定。它让人感觉到长幼有序,到处充满了恭敬和睦。

作为一家的子女,不能够赖床懒惰,要早起将自己的寝具和衣物整理好,而且早晚要向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请安问候。就座的时候子女不坐中席,也不可在家中厅堂中央的道路上行走。一旦有事出门必须告之长辈,回到家中的时候也应让家里人知道。

长辈给予的物品一定要双手接受。在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普通的家庭都会如此,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或由长辈教导或由私塾的先生教习,都须无条件地接受这一礼仪规则。

2.交际——人无礼则不生焉

古人和我们一样,与人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动。热情好客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和风尚。孔子就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在迎来送往中,国人又处处体现了“礼仪之邦”的风采。古人十分重视人际间的相互交往,“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非礼也”。既有来往,又有回访,才能表现礼节。因此,迎来送往就成为好客的一种表现。从迎接宾朋好友开始,直至送别宾朋好友,始终处在一种热情、体谅、和谐的气氛中。因此,无论是刚刚认识还是相互拜访,甚至宴请聚会,古人都有一套特定的程序和讲究,有些礼节一直保留至今,深深地影响着今人的处世模式。

1)行走之礼

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2)见面之礼

古人在日常见面时,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是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的人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地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中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

遇有亲朋好友到来,主人首先迎于门外,向客人施礼,互致问候后,再进入门内,这是古人常用的“见面礼”。之后,主人前引客人登台阶,准备进入堂屋。在登台阶时,古代还有“拾级聚足”的礼节:“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拾级聚足,连步以上。”即主人在前引导客人,前足先登上一级台阶,后足再与之并齐,而后再登一级,又并足。这样登台阶是为了照顾客人能跟上自己,避免客人感到紧张和冷落。待宾客告辞时,主人要为客人送行,通常是主人前引客人走出大门外。在门外,宾主再次相互致谢,答谢后,主人目送宾客离去。

3)入座之礼

如遇有人拜访,待客人和主人登上台阶将要进入堂屋前,又有两种礼节。首先是“将上堂,声必扬”,即快进屋前,说话的声音要适当提高,以告知屋内的人客人已到。再者是“将入户,视必下”,这是客人应遵守的礼节,即在进入堂屋时,视线应向下。开门进屋,眼睛向下看,是因为考虑主人家虽然知道客人已到,但难免还有未及收拾的东西,这样做,可以避免给主人造成难堪和尴尬。

就座也很有讲究。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座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即所谓的“虚坐尽后”,这样一旦有贵客光临,可以方便立刻起身致意。

古人入座后在相互交谈时也极重视礼节,尤其是重视仪表的庄重,不允许有轻浮、放荡的不文明举止。即使是笑,也以不露齿为宜。“凡人大笑则露齿本,中笑则露齿,微笑则不露齿。”尽管在交谈中会谈及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话题,但笑仍需节制。这既是出于礼节的需要,也表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若大笑露出牙齿根部,牙齿就会感到冷,所以古人常以“齿冷”来讥讽那些贻笑他人者。在交谈中,表现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也是古人特别重视的一种礼节,被视为是礼貌的体现。在对方讲话时,自己要专心致志、洗耳恭听,不能漫不经心,更不能打断别人的讲话。自己讲话时,眼睛应注视对方,语调平缓,不能强词夺理,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具体到交谈的礼节乃至谈话的艺术上,古人都有相应的规定。面见尊长者,应“请见不请退”,即对尊长者可以请求会面,但谈话结束后,不要马上请求离去,要等到尊长者示意后,再告辞。在与尊长者交谈时,“尊长于己逾等,不敢问其年”,即与辈分比自己高的老人交谈时,不要询问他的年龄。“侍坐弗使,不执琴瑟,不画地,手无容,不翣也。”即在陪同尊长者谈话时,如果没有尊长者的旨意,自己不能弹奏琴、瑟等乐器;不能自作聪明地为尊长者出谋划策,对他指手画脚;更不能像扇扇子一样的摇手,以示反对尊长者的意见。在谈话时,还应注意尊长者的举动。一旦对方出现困倦的举止时,就应结束交谈,让尊长者休息。“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屦,问日之蚤莫。虽请退可也。”如果在谈话中,尊长者打哈欠、伸懒腰,或手中摆弄笏板、摩拭剑柄,或将鞋拿到自己身边,或询问时间早晚,这些举止都是对方困倦或不耐烦的表示。见到这种举止,自己就应该告辞、请退了。在与他人的谈话中,“不窥秘,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即不要窥探对方的隐私,也不能相互取笑逗闹。谈话时,不要总絮叨以往的旧事,神情应庄重、严肃。

4)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亲朋好友来访,欢聚一堂,主人家不免要设宴款待。虽是家宴,古代宴饮人也很重视礼节。菜肴做好端上席间时,“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即凡是用调料调制的羹类菜肴,端菜时要用右手拿住盛放的器皿,同时用左手托捧,以保持平稳,避免汤汁外溢、洒溅。摆放菜肴,古人也有礼节,特别是摆放鱼的时候,“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腴,夏右鳍”,如果将鱼连同汤汁一起端上席,则将鱼尾对着宾客;如果是冬天,则将鱼肚朝向宾客的右侧;如是夏天,则将鱼鳍朝向宾客的右侧。这种摆放鱼的方式是有道理的。鱼头肉少且浸在汤汁内,如朝向宾客,客人夹食会感觉不便;冬天的鱼腹部肉多,且比较肥美,将鱼肚朝向宾客,方便客人夹食;夏天的鱼则背鳍部分的肉相对较多,将鱼鳍朝向宾客,也是出于方便客人夹食的考虑。

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对于酒杯的摆放,古人也有规定,“客爵居左,其饮居右”,即客人入席时,酒杯摆放在他的左侧,便于客人右手进餐。待饮酒时,客人再将酒杯移至右侧。

吃饭时,古人也不失礼节。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由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在与尊长者一起用餐时,应先拿筷子吃饭,但要等到尊长者吃完饭后,自己才能放下筷子。吃饭时,不能将饭粒掉在桌上,更不能将菜肴中的汤汁流洒在桌上。饭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但要等前一口饭咽下后,才能再将饭放入口中。绝不能将几口饭同时塞入口中,使两腮鼓胀起来,古人认为这种“吃相”有失礼节,是极不文明的。虽说是到主人家做客,但宾客也不要将自己作为外人,饭后还要帮助主人收拾餐具。“客自彻,辞焉则止。”如果主人劝阻客人收拾,客人才不动手。除此之外,古代还有一系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5)拜贺庆吊之礼

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并且有许多仪礼俗规。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等。行拜贺礼时,不仅要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

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冠笄之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会事务的资格。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婚嫁是人生的大事,在传统社会被十分看重。传统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迎亲,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寿诞礼,一般在40岁以后开始举行。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中国人重视送亡,故丧礼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

古人的交往礼节,在今人看来似乎感到太繁琐,过于注重小节,但恰恰是这些看似区区小事的礼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风尚和文明礼貌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