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媒介批评的基本概念与范畴(3)

李岩认为,对媒介产品的批评首先是对媒介产品注意力的批评。因为媒介产品有着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双重属性,在内容生产传播销售时,商品属性会贩卖受众的注意力。例如通过媒体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媒体排行榜和节目收视率排行榜,但是媒体自身的这种评价体系不可能直接解释媒介产品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因此对注意力评价必须纳入到媒介产品批评的范围中。其次是对媒介产品的日常态度式解读。具体讲对内容产品是否真实生动、信息服务是否周到详尽、版面编排是否新颖、目标阅听人是否定位准确等进行评价。第三作为媒介文化实践的批评。李岩套用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句式提出媒介即文化。媒介既是文化的传播通道也是文化的建构过程。[18]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媒介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批评。这种文化批评就是要把媒介产品放到文化的视野,解读、评判、意义认定,并且注重推动文化发展。

2、媒介行为

如今,媒体对事件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事件与大众的桥梁媒介本身也获得更多关注。注意力是一种经济,而媒体为了将其转化为效益便不得不设法提高自己的曝光率,从而增加发行量、提升广告额,以至于一些媒体走上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新闻伦理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歧路。而且媒介在传播各种信息时所遵循的价值准则、对事件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选择性曝光等都会影响社会的集体意识和行为模式,媒介行为既有其职业性层面,也包括其社会性方面。

在职业性方面,媒介批评一般关注媒介在行使其权利时是否得当,以及及时纠正媒介的不当行为。一方面要发挥媒介的知情权、传播权,同时合理运用“议程设置”功能、舆论引导与监督作用,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专业主义精神发挥媒体特有的正能量。另一方面,即对媒介不良行为的发现和纠正上,这无疑是当下对媒介行为批评的主要方面。包括一是媒体受权力制约太盛,日益沦为政府的传声筒,而不能进行有效的公共领域建构的功能。二是媒介权力积聚扩张,无节制的滥用媒介权力而对社会和个人造成威胁挑战。例如媒介审判的屡屡发生,媒体不能秉持客观中立的专业主义精神,反而进行干扰司法独立、程序正义的引导性报道,过分迎合受众情绪化倾向,对法律公正和法治建设都有恶劣影响,特别是像我国目前法制建设不完备,媒介权利过分扩张更是不利于社会良性发展。另外媒介策划事件、媒介暴力等屡有发生,不仅有违新闻伦理道德而且也伤害了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在媒介行为的社会性方面,媒介行为往往陷入专业角色和社会期待角色的矛盾之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1993年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在苏丹采访时拍下的照片: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小女孩在前往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但是在奄奄一息的小生命不远处却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卡特随即拍下了这张照片并刊登在了《纽约时报》上,这张照片为其赢得了普利策奖,但是他本人却一直承受着来自各方的批评质问。正是在这种职业与道德的痛苦煎熬中,在普利策奖颁奖3个月后,卡特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还有一个事件是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央视男记者考虑到战况撤离了巴格达,但在其撤离的同时,凤凰卫视的一名女记者却冒着生命危险进驻,并成为战争中进入战场的中国记者第一人。相对比之下,结果掀起了一场有关职业角色的争论。当然,坚持专业主义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现场的女记者是受到普遍肯定的。

以上例子说明,对媒介具体行为的评价,并不是单单以媒体自身的职业要求为标准的,还包括着社会性期待。并且由于社会期待角色的情绪化,更容易形成汹汹的舆论,从而淹没媒体的职业角色。因此越来越多的记者在考虑到社会压力时往往采取屈同策略。实际上,媒介的社会性角色与职业角色是处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的,而媒介批评的一大任务就是能在这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引导媒介的社会性角色更符合职业角色,而不是将二者割裂。

3、媒介现象

媒介现象既指媒介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事件现象,例如媒介融合、媒体兼并破产、微博兴起等;也指由媒介传播内容所引起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事件,例如网络反腐、微博公益等。就媒介自身现象而言,媒介批评着重对以媒介为主体的事件进行分析评论,侧重于经验总结和趋势预测。例如在新媒体蓬勃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状况下,学界业界对纸媒面临问题的剖析和对报纸出路问题的探索就是立足媒介现象的分析与批评。以美国报纸为例,从2007年至今,已有270多家报纸关张倒闭,行业人数减少20%,名列十大濒临消亡行业之首。《纽约时报》董事长苏兹伯格早在2010年就表示,未来将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而主推网络版报纸订阅业务;《新闻周刊》也于2012年12月31日发行美国版期刊印刷版的最后一期,以后将只发行网络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2010年就停止发行印刷版,专攻网络版。同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因亏损已于2009年停刊印刷版只发行网络版,目前月均浏览量已达400万人次;2005年,新闻与分析网站《赫芬顿邮报》上线,据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2011年5月《赫芬顿邮报》的月独立用户访问量首次超过《纽约时报》,网络报纸可谓势头强劲。面临萎缩状况,报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寻求新的突破就是建立在正确的媒介批评分析基础之上的。

由媒介传播内容所引起的事件更是不胜枚举,例如“手表哥”事件,从2012年8月26日曝光戴名表照片,到9月21日陕西安监局局长即被调查撤职。这一事件让人们看到了网络反腐的迅捷有力,特别是微博的扩散式病毒传播将事件迅速升温并得到广泛关注,然后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后事件得到迅速处理,这在以前特别是在反腐问题上是难以想象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媒介对社会问题的解决的积极作用。微博的发展对我国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等方面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也应看到其弊端,例如微博的过分碎片化对使用者注意力的分散和时间的浪费。还有微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例如谣言四起,舆论暴力等。以微博“公知”现象为例,“公知”一词的变性很清楚的标记出了微博正反效果转化的过程。作为舆论领袖,微博本来是公知发表观点引导舆论呼风唤雨的平台,而且公知在前几年尚能够有足够好的声望和水准来引领舆论。但是由于偏见和见解的抵牾,随着时间的反战却出现了微博“公知”对骂、诋毁的现象,歇斯底里不择手段的拉黑搞臭极大地损害了粉丝的信任,甚至后期出现公知网上骂战约架,线下掐架的行为。而且公知的吸附力往往吸引更多的粉丝进入骂战,战场规模变大更是让网络风气恶化,污染了舆论场的公正客观。而媒介批评就是要扬长避短,揭示媒体不当之处,发挥纠偏作用,更好的让媒介服务于社会。

4、媒介性质及其作用

媒介既具有技术性又具有商业性和政治性。就技术性而言,“在技术变革延续下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标尺在社会心理中任然占有优势情形下,公众对以技术为其存在标志的大众媒介送持有的态度,或因为崇拜,或因为对技术中科学性的痴迷而失去批评的眼光。当高速运行的机械使原本平静的的生活方式不复存在时,人们开始回味农耕时代缓慢之中的悠然自得,并对如今孜孜不倦追求速度作出新的评价。同样,当花样繁多的大众媒介铺天盖地迎面而来时,有关媒介技术的反省也在点滴发生着。”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是以技术决定论的眼光去看待媒介,以媒介的发展程度作为社会发展的标志。媒介的商业性可谓无处不在,首先是媒介帝国的崛起,商业资本的不断涌入正在塑造着一个个传媒航母,其次媒介产品、商业广告的无孔不入正在将人的注意力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同时又对人们正常的生活造成干扰。对媒介商业性的思考让人们清醒的看到起双刃剑性质,既能便利人们生活创造经济效益,但同时过度商业化又会助长资本霸权,导致人性沦丧。[19]

就媒介政治性而言,施拉姆在其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种将新闻体制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其理论的出发点正是媒介所属的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在西方,新闻自由主义理论仍然盛行不过社会责任理论逐渐占据上风。在我国,大陆一直延续“政治家办报”思想,坚持党性、政治性,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虽然政治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淡化,但其决定性位置未发生变化。对媒介政治性批评总离不开新闻自由、新闻独立等问题的探讨,而对这一现象的批评总会在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出现,而每一次变化都是批评的话题。

媒介的作用简单说来就是媒介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正效果、负效果,而媒介批评理论视野中的传播效果更多的注重效果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分析上。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两个层次上着手。一是微观上的作用,即对媒介传播活动效果的现实表面感受,如电视的收视率、报纸发行量、电影票房等,从这些表象的分析中直接对媒介的作用效果作出判断。二是宏观层面,即对整个社会乃至政治经文化等方面的长远影响,这一点可以从对低俗文化产品的抵制方面看出。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的文化产品往往会在一定时间内获得较大的关注度并能创造一定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看却会败坏社会风气,导致大众审美的低俗化,不利于社会文明的发展。因此,从宏观层面分析往往并不过分注重产品的短期效果而是从更加注重对整个社会文化的长期影响。

第三节媒介批评的意义及功能

媒介批评也叫新闻批评,实际上是借用了文学批评中的“批评”的概念,而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一个专门术语,源于西欧。它指的是按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新闻批评借用了这个概念,将它用于对新闻和媒体进行研究分析以认识和评价其内涵及社会影响的领域。那么,其具体的意义及功能又有哪些呢?

一、评价新闻质量,解读新闻内涵

新闻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其质量当然会有高低优劣之分。而且,新闻作品的精神的和文化的内涵,以及其内在的或深层的意义,有时候也并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的。所以,新闻批评首先就是“以解读新闻作为范畴支点”,揭示新闻作品的内在意义,分析其更为潜在的思想以及精神内涵。这是新闻批评的最主要的功能。

新闻质量指新闻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全面和客观趋向的适度形式和表达倾向的最佳境界。它包括两个内涵:一是新闻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达到的程度,提供有益的思想理念,让受众认识世界的发展变化;二是新闻通过最佳形式反映客观事实,使受众畅达地、直接地、迅速地理解新闻,把握新闻的内容。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来肯定新闻的质量或者评价新闻的优劣、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有助于记者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更好的保证新闻的质量。新闻性是构成新闻质量的基本指标,包括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事实的完整性以及选择适当的角度来报道事实。这些指标的充分结合,构成新闻素质并体现出新闻质量的好坏。新闻批评从新闻素质评析报道的得失以及指出新闻作品的优劣,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评价新闻内容及理念的表达。二是评价新闻形式及其技巧的优劣。如:

沪报三读

——兼议上海传媒文化的海派特色

我同许多上海人一样,读报纸是每日有兴趣的精神生活之一。读得多了,也就生出一些想法来。这里记下一些,同读者朋友议论。

浓浓的人间情

读上海报纸,常常可以感受到上海人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热烈地关怀人生,是沪上多数报纸的特色。

一本小小的护照,曾经被蒙上神秘的面纱,甚至一度还成了人们特殊身份的象征。从今年9月1日起,护照在上海如身份证般不再起眼。绝大多数上海市民只要凭身份证和户口簿,就可申请领取护照。9月1日前后,沪上各报对此都有详略不同的报道,告诉市民如何申领护照。《新闻晨报》在《凭身份证和户口簿就OK》的大标题下,组织了大半个专版,刊出申办操作“五步曲”、按需申领护照流程、政策解读、给申办人提个醒等内容。《上海家庭报》以《护照申领全景图》为标题,发表申领护照十一问、申领护照流程示意图、16周岁以下儿童办理护照的方法、相关链接:上海市民现有护照人数100万等稿件与图片。读了这些详尽的报道,想领护照的人一目了然,询问的疑题悉数回答,真令人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