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彩图馆](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53/838353/b_838353.jpg)
◎舍勿处疑 恩不图报◎![](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1DC8B/5216101204879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7_0005.jpg?sign=1739295016-DbcS3cEnuxVhJEhfHf2kKv4LIIyGWCRl-0-5a0642f712afef8f261b8af40ded6c3c)
【原文】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译文】
既然要作出牺牲,就不要过多地计较得失而犹豫不决,过多计较得失,那么这种自我牺牲的志节就会蒙上羞愧;既然要施恩于人,就不要希望得到回报,希望得到回报,那么这种乐善好施的善良之心也会失去价值。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1DC8B/5216101204879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3.jpg?sign=1739295016-4jeYnewyGcvhhy9cnXjzwgHt1A8uwjOo-0-b0d60898ddf1029ca04fb60119debfd2)
【精读解析】
信陵君杀死晋鄙,拯救邯郸,击破秦兵,保住赵国,赵孝成王准备亲自到郊外迎接他。
唐雎对信陵君说:“别人厌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厌恨人家,又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如今您杀了晋鄙,救了邯郸,破了秦兵,保住了赵国,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德啊,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我们仓促拜见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救赵的事情。”
信陵君说:“我谨遵你的教诲。”
“舍己”“施人”都是奉献的美德。这种美德,不仅能给人以方便,还能让我们在付出时收获心灵的幸福和满足。当我们为了别人作出牺牲和付出,首先要学会淡忘自己的功劳,才不会让美德变质。
世事变幻,人生起伏,为了生活,愚者接受酬劳。智者功成身退,不为自己邀功。
西汉宣帝刘询当政时,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及邻近各郡发生饥荒,盗贼蜂起,郡太守们不能制止。宣帝要选拔一个能够治理的人,丞相和御史都推荐龚遂,宣帝就任命他为渤海郡太守。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1DC8B/5216101204879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0_0004.jpg?sign=1739295016-8nLxb4tGtolk8sJU3Yn1DPaIeW2kysOS-0-cac1c720c7bb92bed2d4bbde3ec31453)
信陵君杀死晋鄙、保住赵国的义行是一种“施人”之举,接受赵孝成王的礼遇厚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唐雎却让信陵君忘记救赵的事情。表面上看来唐雎的建议无非是让信陵君放弃理所应得的酬劳,实则是在教他高明的处世哲学——淡忘功劳。
当时龚遂已经七十岁了。皇上召见时,见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不像有本事的样子,心里颇看不起他,便问道:“你能用什么法子平息盗寇呀?”
龚遂回答道:“辽远海滨之地,没有沐浴皇上的教化,那里的百姓处于饥寒交迫之中而官吏又不关心他们,因而那里的百姓就像是陛下的一群顽童,偷拿陛下的兵器在小水池边舞枪弄棒一样打斗了起来。现在陛下是想让臣把他们镇压下去,还是去安抚他们呢?”
宣帝一听他讲的这番道理,便神色严肃起来,说:“我选用贤良的臣子任太守,自然是想要安抚百姓的。”
龚遂说:“臣下听说,治理作乱的百姓就像整理一团乱绳一样,不能操之过急。臣希望丞相、御史不要以现有的法令一味束缚我,允许臣到任后诸事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宣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派驿传将龚遂送往渤海郡。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1DC8B/5216101204879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1.jpg?sign=1739295016-znKWrEiJa7jqvwau29tZEPyuRvcarfku-0-ce7958690027429b922caf64d1d4b1c0)
郡中官员听说新太守要来上任,便派军队迎接、护卫。龚遂把他们都打发回去了,并向渤海所属各县发布文告,将郡中追捕盗贼的官吏全部撤免,凡是手中拿的是锄、镰等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拿问,手中拿着兵器的才是盗贼。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1DC8B/5216101204879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2.jpg?sign=1739295016-HotAWqk2Vo7jMWqx0ke6rW5gBy3ap7Bj-0-1e7f34fd37309f892c3719ec4009565c)
龚遂单独来到郡府。闹事的盗贼们知道龚遂的教化训令后,立即瓦解散伙,丢掉武器,拿起镰刀、锄头种田了。
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也因此名声大振。龚遂有一个属吏王先生,终日沉溺在醉乡之中。龚遂受召回长安,王先生要求随同前往,龚遂并没有拒绝他。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一副醉汉狂徒的嘴脸,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E1DC8B/52161012048792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41_0003.jpg?sign=1739295016-zaT6T5av30jyJ5hsyKeFXt1qIFYxVavI-0-1a28077ce74fc0187e9851f635eba376)
在功绩面前沾沾自喜,难以把持住自己,这是人类天生的弱点,也是招致灾祸的常见原因。保持冷静的态度,谦虚处世、低调做人就会减少别人的嫉恨。
纵观而论,“舍勿处疑,恩不图报”在道德的角度来看,是对奉献美德的升华;在立身处世的角度来看,则是明哲保身的办事策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代人也应该从中吸取为人处世、立德修身的经验。按照自己的本心去付出,也按照虚境的原则选择淡忘曾经施人恩惠。
不要因计较付出的得失而犹豫不决,更不要为了索取回报而显得矫揉造作。这样我们的人品修养和人际关系,就会像自然生长的鲜花一样赢得别人由衷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