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荣久《国际贸易》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导论

1.1 复习笔记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的含义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有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观察角度不同。其中,对外贸易从国家(或地区)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出发。

2.对外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

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②出现了政治实体。对外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2)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外贸易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得到空前的发展。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对外贸易发展缓慢,国际商品交换只是个别的、局部的现象,还不存在真正的世界市场,更不存在名副其实的国际贸易。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加上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对外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区域性的国际商品市场。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促进了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大大促进了国际交换的发展。随着国际贸易和国外投资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际货币体系,最后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相应的经济秩序,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对外贸易发展的动因

①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世界各国所处阶段不同,所生产的产品种类、等级与性质有所差异,导致国际分工的不同。基于各国经济活动对各种产品带来的供给与需求的差异,需要通过对外贸易来解决。

②各国经济资源禀赋不同

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原因,生产产品所需要的生产要素诸如人力、资本、土地、管理等在世界各国分配不均,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满足消费需求,需要开展国际贸易。

③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

在国家存在的前提下,由于自然、政治和社会等原因,生产要素不像在国内那样能够自由移动,所以需要通过货物和服务贸易以替代国家间生产要素的流动。

④经济全球化与规模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贸易、分工、投资和跨国公司,实现世界各国市场和经济相互融合的过程。

⑤价格差异和需求偏好促成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差异。

3.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态势

(1)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历史水平

(2)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体

发达国家在世界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中均占绝对多的比重,在国际服务贸易的比重甚至高于它们在世界货物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3)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

二战后,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其特点主要有:①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遍及世界各国,形成了世界性的分工;②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③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发展,出现了产业内部的分工;④国际分工从货物分工向服务业领域发展;⑤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向中心地位靠近; ⑥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国际服务分工也在发展;⑦国际分工机制以主权国家为主,通过价值规律作用,出现了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和资本国际化。

(4)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科学技术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集中表现在:①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70%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的;②掌握技术优势已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基础;③科学技术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向高级、优化方向发展;④科研使拥有劳动力优势国家的竞争力下降。在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财富创造系统中,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的比例不断缩小;⑤发达国家因拥有绝大部分世界科技成果,竞争能力不断加强;⑥科学技术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发展;⑦科技的发展使国际贸易方式不断发生革命。

(5)多边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

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多边贸易谈判,关税不断下调,非关税壁垒受到约束,推动了关贸总协定缔约方的贸易自由化。1995年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其管理的贸易协定与协议,从货物延伸到投资、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使得世界贸易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使贸易自由化向纵深发展。

二、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1.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点

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两者都是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活动;

(2)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

2.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存在差异的原因

(1)文化环境不同,其中包括语言、社会制度、宗教和风俗习惯不同。

(2)贸易环境不同,其中包括贸易政策与措施不尽相同、各国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国际汇兑复杂和贸易环节众多等。

3.国内外贸易差异带来的风险

对外贸易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和政治风险等。

三、对外贸易的分类

1.按交易内容区分

按交易内容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

(1)货物贸易

货物贸易(Goods Trade)也称为有形贸易,是指有形商品的国际交易。《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国际货物分为十大类。

(2)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也称为无形贸易,是指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易。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确定国际服务贸易四种形式为:“从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在一参加方境内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参加方在其他任何方境内通过提供服务的实体的介入而提供服务。一参加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参加方境内提供服务。”服务贸易额不列入各国海关统计,而计入各国国际收支表中。

(3)国际技术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de)是指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的交易。国际技术贸易主要包括:许可贸易,工业产权、非工业产权的转让,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合作生产与合作设计,工程承包与设备买卖相结合的技术贸易等。

2.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区分

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与复进口。

(1)出口贸易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是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因外销而运出国境,作为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需要注意的是,不属于外销的货物不列入出口贸易。

(2)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是指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列入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同样,不属于内销的货物不列入进口贸易。

(3)过境贸易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是指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对丙国来说,这属于过境贸易。过境国除了对过境商品征收很低的过境税或印花税以外,与商品交易双方并无发生任何关系。

(4)复出口与复进口

复出口(Reexport Trade)是指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出;复进口(Reimport Trade)是指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而再输入。

(5)净出口与净进口

一国在某种货物贸易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若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称为净出口(Net Export);反之,若进口量和值大于出口量和值,称为净进口(Net Import)。

3.按交易对象区分

按交易对象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1)直接贸易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直接卖买货物的行为。对货物生产国而言,这属于直接出口贸易;对货物消费国而言,这属于直接进口贸易。

(2)间接贸易

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商人进行贸易的行为。对货物生产国来说,这属于间接出口贸易;对货物消费国来说,这属于间接进口贸易。

(3)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又称中转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从第三国的角度来看,即是转口贸易。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货物直接从生产国、供给国运往消费国、需求国,由于它们之间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仍属于转口贸易的范畴。

4.按运输方式划分

按运输方式划分,对外货物贸易可分为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和邮购贸易等。其中,海运贸易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四、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

贸易体系是贸易国家记录和编制出口货物统计的一种方法,大部分国家只根据其中一种进行记录和编制。我国当前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

(1)总贸易体系

总贸易体系(General Trade System)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指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和划分进出口的标准。凡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进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出口。总进口和总出口相加称为总贸易额。

(2)专门贸易体系

专门贸易体系(Special Trade System)又称特殊贸易体系,是指以货物通过关境作为统计和划分进出口的标准。凡是通过海关结关进入境内的货物列为专门进口;凡是通过办理海关手续出口的货物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和专门出口额相加称为专门贸易额。

(3)两者之间的关系

①相同点: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都是贸易各国用来登记进出口货物的统计方法;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均不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只适用于货物贸易统计。

②不同点:总贸易体系说明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专门贸易体系说明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世界货物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2.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1)对外贸易额

①对外贸易额的含义

对外贸易额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Merchandise Trade)与服务贸易值(Value of Trade in Commercial Services)相加之和。

②货物贸易额

进口货物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值;出口货物贸易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值。进口货物贸易额与出口货物贸易额相加即为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一般以国际货币来表示,是反映一国对外货物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将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以国际货币表示的进口货物额或出口货物额相加,称为世界货物贸易额,一般用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来表示。

③服务贸易额

服务贸易额通常用各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的服务额来表示。考虑到服务贸易的特点,狭义的对外贸易额仅包括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货物的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之和,即狭义的对外贸易额不包括服务贸易额。

(2)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量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即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与对外贸易额相比较,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实际贸易情况。

3.对外贸易差额

(1)对外贸易差额的含义

对外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

(2)贸易顺差与逆差

当出口贸易总额超过进口贸易总额时,称为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亦称出超;当进口贸易总额大于出口贸易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亦称入超。

(3)贸易平衡

若出口贸易总额与进口贸易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

4.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

(1)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

广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2)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

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其中,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服务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项目的构成。

(3)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的意义

广义和狭义的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结构可以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等。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含义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用来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通常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某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或进口贸易额/对世界出口或进口贸易额)×100%

(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意义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和地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从而用来确定主要贸易对象和潜在贸易对象。

6.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1)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概念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Country or Region)是指世界各洲、各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对世界出口或进口额/整个世界贸易额)×100%。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国际货物贸易地区分布的计算公式为:国际货物贸易地区分布=(对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100%;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国际服务贸易地区分布的计算公式为:国际服务贸易地区分布=(对世界服务出口贸易额/世界服务出口贸易额)×100%。

(2)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意义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表明各洲、地区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因素主要有: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等。

7.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依存度

(1)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依存度的概念

对外贸易依存度或国际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upon foreign or world trade)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或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依存度的类型与计算方法

①贸易总依存度

贸易总依存度是指一国贸易总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中,一国贸易总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为:一国贸易总依存度=对外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100%;国际贸易总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为:国际贸易总依存度=世界贸易额/世界国民生产总值(WNP)或世界国内生产总值(WDP)×100%。

②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

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货物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中,一国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为:一国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货物贸易出口额/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100%;世界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为:世界对外货物贸易依存度=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世界国民生产总值(WNP)或世界国内生产总值(WDP)×100%。

③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

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服务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其中,一国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为:一国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对外服务出口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100%;世界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为:世界对外服务贸易依存度=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世界国民生产总值(WNP)或世界国内生产总值(WDP)×100%。

(3)影响贸易依存度的因素

影响一国或国际贸易依存度的因素主要有:①国内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程度;②加工贸易的层次;③汇率的变化;④地区特点。通常,自然疆域大国和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贸易依存度低于疆域小国和国内市场不发达的国家。

1.2 课后习题详解

1.何谓国际贸易?

答: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技术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国际贸易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国际贸易才得到巨大发展,才真正具有世界的规模。

2.对外贸易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答: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出现了政治实体。

对外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际贸易如何分类?

答: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国际贸易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交易内容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

(2)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与复进口。

(3)按交易对象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4)按运输方式划分,对外货物贸易可分为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和邮购贸易等。其中,海运贸易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4.如何区分狭义与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

答:(1)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

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其中,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服务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项目的构成。

(2)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

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比如说,货物贸易出口额占国际贸易总额的比重。

5.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主要有:国内和世界市场的发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汇率的变化和地区特点等。通常,自然疆域大国和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贸易依存度低于疆域小国和国内市场不发达的国家。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Entrepot Trade[西南财大2001研;中南财大2004研]

答:Entrepot Trade 即转口贸易,也称为中转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从第三国的角度来看,即是转口贸易。即使货物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交易关系,仍属于转口贸易。

转口贸易有以下两种形式:①商品从出口国运到第三国通关后,存入保税仓库,然后原封不动或稍加改装、加工,再从第三国输往最终进口国;②商品不经第三国,直接从出口国运到最终进口国,但在这两国之间并不发生直接买卖关系,而由第三国的转口商来完成交易。

2.总贸易体系[上海理工大学2006研]

答:总贸易体系(General Trade System)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指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和划分进出口的标准。凡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进口;凡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出口。总进口和总出口相加,称为总贸易额。

作为贸易各国用来登记进出口货物的统计方法,总贸易体系只适用于货物贸易统计,用来说明一国在国际货物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总贸易体系来记录和编制出口货物统计。

3.专门贸易[上海理工大学2004研]

答: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而不是国境)作为标准统计进口与出口。凡是通过海关结关进入境内的货物列为专门进口;凡是通过办理海关手续出口的货物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和专门出口额相加称为专门贸易额。

其中,专门进口包括:①进入关境内(经过结关)供生产和消费用的货物;②进入保税工厂加工的进口货物;③从保税仓库和自由贸易区进入境内的货物。专门出口包括:①本国运出关境的货物;②从保税工厂出口的货物;③本国化货物出口。

专门贸易指标反映一国作为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而不是作为买者或卖者)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目前,采用这种记录和编制出口货物统计方法的有德国、意大利、瑞士和法国等国家。

4.对外贸易额[上海理工大学2003研]

答:对外贸易额是指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规模,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如一年)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之和。对外贸易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对外贸易额包括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货物和服务的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之和;狭义的对外贸易额仅包括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货物的进口贸易额和出口贸易额之和。

5.对外贸易量[上海理工大学2002、2004研;首都经贸大学2002、2008研]

答:以现实价格所表示的对外货物贸易额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规模。为反映贸易发展的实际规模,往往以固定年份的价格为基期价格计算进出口贸易额,即用对外贸易量进行统计分析。

对外贸易量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即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与对外贸易额相比较,对外贸易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实际贸易情况。

6.贸易差额[四川大学2004研;首都经贸大学2008研]

答:贸易差额表示的是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一国或一地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当出口贸易总额与进口贸易总额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贸易总额超过进口贸易总额时,称为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亦称出超;当进口贸易总额大于出口贸易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亦称入超。

7.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上海理工大学2005研]

答: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用来表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地及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地,通常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某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或进口贸易额/对世界出口或进口贸易额)×100%。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表明一国和地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从而用来确定主要贸易对象和潜在对象。对一国而言,如果与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高,则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集中;反之,则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比较分散。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各有优劣。对厂商而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集中还是分散,从根本上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8.对外贸易依存度[东北财大2002研;中南财大2001、2003研;首都经贸大学2005研;武汉理工大学2006研]

答: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upon foreign trade)也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具体是用一国对外贸易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反映的。对外贸易值越大,对外贸易系数越高,说明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越高。

对外贸易依存度有以下三种表示形式:①对外贸易额总依存度;②货物贸易依存度;③服务贸易依存度。国际上多以出口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依存度。

影响一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主要有:国内市场的发展程度、加工贸易的层次和汇率的变化等。通常,国内市场发展程度高的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国内市场不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事低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从事高层次加工贸易国家对外贸易依存度。

9.对外贸易

答: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又称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有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将其称之为海外贸易。

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得到空前的发展。

对外贸易大体有以下分类:①按交易内容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②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与复进口;③按交易对象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④按运输方式划分,对外货物贸易可分为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和邮购贸易等。

10.地理大发现

答:地理大发现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航海探险,发现美洲新大陆和东西方新航路,以及完成环球航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统称。

促成远航探险活动的直接原因是欧洲经过地中海与东方进行贸易的路线受阻。而促成远航探险活动更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则在于:由于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封建主和商人都产生到东方寻求黄金的强烈要求;由鼎盛走向解体的西欧封建社会矛盾加深,封建专制王朝力图通过海外掠夺来弥补财政收入,维护其统治。

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后果是:①世界商品流通领域骤然扩大,商业发生了巨大变革,商业资本大发展;②引起了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大规模增长;③大量金银流入西欧,引起了16世纪欧洲价格革命,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把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前全球各地区经济分立的局面,出现了世界性的市场;⑤世界主要商路的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大西洋沿岸国家葡、西、荷、英、法等国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二、简答题

1.简述国际贸易的主要风险。[人大1999研]

答:从事国际贸易具有诸多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现分别陈述如下:

(1)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从开始接洽,经过报价、还价、确认而后订立合同,再到卖方交货、买方付款,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买卖双方的财务和经营情况可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有时可能会危及合同的履行。

(2)商业风险。国际贸易中进口商往往以各种理由拒绝收货,这对出口商来说就属于商业风险。进口商拒收的理由多是由货样不详、交货期晚或单证不符等情况造成的。对出口商而言,这些理由在货物被拒收前是无法确定的。拒收后,虽可交涉弥补,但损失已经发生。

(3)运输风险。国际贸易中货物的运输距离遥远,其运输风险也随之增多。这些风险有的可以通过投保,由保险公司承担,但有的风险是保险公司不承担的,必须由买方或卖方承担。

(4)价格风险。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以后,如果在卖方进货前,货物价格上涨,则卖方要承担价格上涨带来的风险。如果在买方收到货物后,货物的价格下跌,则买方要承担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在国际市场中,由于价格的变化多端使其价格风险更大。

(5)外汇风险。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是采用某一种货币单位进行交易的。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的外汇在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下会时涨时落。在签订合同后,该种货币若升值,会造成卖方的风险,若贬值则会造成买方的风险。

(6)政治风险。如果一些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或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都会使与之有关的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承担风险。

2.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化情况及其主要原因主要体现为:

(1)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

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最基本的变化,是两大类商品贸易的变化: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上升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出现这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科技进步促使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兴工业部门,许多工业新产品涌现出来并大量投入国际市场;②科技革命使发达国家能更经济、更有效地使用原材料,技术进步也使机器设备趋向小型化,节约了原材料,因而导致初级产品贸易的相对下降;③战后合成原材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天然原材料的使用;④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实现工业化,需要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等资本货物。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原料和食品在国内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制造,然后出口;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农业保护政策,减少了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⑥各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加了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量;⑦贸易比价对初级产品的不利变动是造成在世界贸易总值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和制成品所占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2)国际工业制成品贸易

战后,世界制成品贸易量迅速增长,而且工业制成品商品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造成这种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世界工业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在重工业中,机电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重要性提高;②发达国家之间专业化生产日益加强,使机器设备和中间性机电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数量和所占比重增加;③战后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产品绝大部分是机器设备和化学产品;④各国消费需求的变化,增加了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

(3)国际初级产品贸易

战后,世界初级产品贸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为:①世界初级产品贸易相对于制成品贸易增长缓慢,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下降;②战后在初级产品市场相对缩小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石油除外)的出口增长比发达国家增长缓慢;③食品、烟草、农业原料和矿产原料等几大类商品贸易增长缓慢,所占比重下降,而燃料贸易一直迅速增长,比重不断上升。

造成这一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量;②1973年和1979年石油两次大幅度提价,是石油在初级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③战后大量合成材料的出现,相应减少了对天然原料的需求,因而导致这类初级产品贸易的相对减少。

3.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

答:(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含义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是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式在不断变化,各国的经济实力对比经常变动,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也不断变更。

(2)对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看法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相对于某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对一国而言,如果与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较高,则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集中;反之,则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分散。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和分散各有优劣。以出口为例,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集中,可以凭借对传统市场的熟悉而节省市场开拓的费用,降低交易成本,便于出口厂商间的信息交流,扩大出口商品在进口国的影响。但出口的集中在出口国厂商协调不力、产品差异化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出口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影响出口收益。而无论对进口还是出口而言,一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过于集中,都会使该国受制于人,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境地。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分散则可以降低一国在对外贸易中所面临的经济和政治风险、避免进出口厂商之间的恶性竞争,但其不利之处在于市场的分散可能加大交易成本。对厂商而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是集中还是分散,从根本上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

答:战后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类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变化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占份额虽有增减变化,但其支配地位并未改变;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总的趋势是:战后初期略有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处于下降状态,此后呈现下降、上升的波动,总体变化不大;战后,原苏联、东欧国家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虽有增减变化,但总的趋势变化不大,除个别年份外,大体上保持在占10%左右。

(2)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

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很不平衡,总的变化趋势是西欧和日本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地位不断提高,而美国和英国所占比重下降,地位衰落。

(3)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

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其出口占世界出口贸易比重下降的总趋势下,其相互间发展也很不平衡,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石油输出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其出口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加,而非石油输出国所占比重减少;②在非石油输出国的发展中国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