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场:团队助动学习(Facilitation)的11项关键技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主题

Framing的灵魂是主题。主题犹如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建筑的艺术感。有主题的演讲和培训才能深入人心。没有主题的培训和演讲,犹如散乱的气流,没有任何力量。有的人演讲气场十足,并非这个人多么才华横溢或者位高权重,仅仅因为他所有的能量都聚集在一个点,也就是演讲的主题上。大家想想原子弹的威力吧,越是集中,越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所有人都知道培训师、演说家需要熟练地讲故事,也有人诟病某些培训师总是通过讲故事混时间,忽悠学员。他们声称学员课堂上很开心,回去后就会后悔,因为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还有学员干脆把培训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培训,再怎么枯燥也忍了;另一类是“心灵鸡汤”类的培训,开心以及气氛融洽就行。似乎学到真正的东西与开心是永远背离的。其实,这里面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故事的主题。讲了许多故事、让气氛很活跃的培训师被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故事的选择和演绎上没有能紧紧围绕主题,或者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主题是什么。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讲完故事后的引导也很重要。

我有位同事,人称“刘大师”,善于聊天,每次培训都做得非常生动有趣,学员们也获益匪浅。每次有他参与的饭局,大家是聊得开心,也吃得高兴,不仅仅因为他豪爽和能聊。有次,我请教他,如何让这个饭局热闹起来,他说,“喝酒很重要,也要喝得有文化,所以每次喝酒,我都设定主题,围绕主题,大家喝得高兴,聊得也开心”,原来秘诀在这里。主题让大家的能量聚在一起。培训也是如此,围绕主题的培训才能让学员体会到“文化”。

有主题学研究的专业人士认为,主题是创作的原始意念,也是创作动机所在。所以说,主题应该能够回答为什么做这次培训,为什么讲这个故事,主题是链接培训目标和故事本身的,是为培训场聚能的关键环节。

主题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过程。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有一些是有意想象的心理活动。所谓有意想象,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带着一种特殊的倾向自觉地把眼光从某一局限的事实引向新的角度,把观察到的事实和体验到的生活,重新组织起来而显得更集中、深刻和丰富多彩。显然,主题就是这些事实、体验和素材的能量核心,一个好的主题能够将一些没有关联的素材聚合起来,产生强大的能量。各种素材的选择也要围绕着主题进行。当我们收集了很多素材,不知道如何取舍的时候,主题即是我们的选择标准。另外,同样一个故事有多种讲法,也要根据主题来进行调整。因此,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主题来设计和演绎的。

另一方面,主题也能升华故事本身。“故事会”可以让大家开心一乐,而当拥有一个好的主题后,故事中的情节才能揭示出深层次的规律。学员的学习过程如下:

听故事就是感受经验的过程,而分析经验是对于故事进行加工的过程,拥有一个好主题的故事,能引导学员更好地分析经验,为“获得新知”做良好的铺垫。

主题就是主旋律,是一部作品,或者一次演讲、一次课程,给对方的总体印象。没有主题的艺术品是散乱、没有力量的。主题是一个作品的起点和终点。主题意味着演讲者为什么要做这次演讲,培训师为什么要做这次培训。主题还意味着演讲者最后希望听众带走什么,培训师希望学员对于这次课堂带走一个什么总体印象。主题是培训和演讲的灵魂,将整个培训和演讲串起来。对于内容的选择,越能反映主题,就越是最好的内容。对于主题的理解,也代表了讲者的深度和素养。

好主题具备哪些特征呢?在培训能量场中的故事主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积极正向 学员来到培训中,都是来“补充能量”的,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思路或者解决方案。消极的主题不适合在团体学习中出现;

(2)与课程相关 虽然说好的故事不好找,但是与课程相关的主题,确保了“不偏离航向”;

(3)满足利益相关者和学员需求 培训课程是为管理层和学员服务,培训师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确定主题,而是要根据客户实际需要来定;

(4)易于学员理解 并非看起来“高大上”的主题就是好的,主题就是培训的“初心”,要能去促动学员积极思考,投入培训场。好的主题一定是学员很容易理解的。

如何找到一个好的主题呢?在培训课程中的主题选择是受限的,要根据学员需要、课程需要、知识点、讲师需要综合考虑来选择。关于如何选择主题,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与利益相关者讨论;

(2)培训需求调研和分析;

(3)培训课程分析;

(4)参考以前的成功经验。

如果找到合适的主题后,整个课程如何围绕主题展开呢?围绕主题展开的过程类似于“概念爆炸”的过程,思维导图是个非常实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