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美自然生态图鉴:中国鸟类图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鸬鹚科

黑颈鸬鹚

·科属:鹈形目,鸬鹚科。

·外形特征:体型略小(50cm)的黑色鸬鹚。繁殖期体羽黑绿色,仅头两侧、眼上及颈侧有几片小小的白色丝状羽。非繁殖期体羽少丝状羽,但颏偏白,有时喉也偏白色。亚成鸟:胸较白,上体褐色较浓。虹膜蓝绿色;嘴褐色,端黑,基部略紫;脚黑色,繁殖期缀有肉紫色。

·声音:于繁殖地发出拖长音的叫声keh-eh-eh-eh-eh-eh。

·野外分布:印度、中国西南和东南亚。

·现存状况:极罕见繁殖留鸟及夏候鸟。中国见于云南南部及西南部。

·习性:栖于湖泊、涨水的沼泽地及河岸。常结小群活动,游泳时仅头露出水面,反复潜水捕鱼。

Little Cormorant

Phalacrocorax niger

普通鸬鹚

·科属:鹈形目,鸬鹚科。

·外形特征:体型较大(80cm)的鸬鹚。体羽有偏黑色闪光,嘴厚重,脸颊及喉白色。繁殖期颈及头饰有白色丝状羽,两胁具白色斑块。虹膜翠绿色;嘴黑色,下嘴基裸露皮肤黄色;脚黑色。

·声音:繁殖期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

·野外分布:北美洲、欧洲、俄罗斯、西伯利亚、非洲、中东、亚洲中部、东南亚等地。中国见于各省。

·现存状况:于繁殖地常见,其他地点罕见。繁殖于中国各地的适宜环境,常大群聚集于青海湖。冬季至南方各省越冬。

·习性:常在水里追逐鱼类,停栖于岩石或树枝上晾翼。飞行呈“V”字形或直线。渔民们常捕捉此鸟并训练它们捕鱼。

Common Cormorant

Phalacrocorax carbo

斑头鸬鹚

·科属:鹈形目,鸬鹚科。

·外形特征:体型较大(81cm)且两翼及背部具偏绿色光泽的黑色鸬鹚。夏羽头及颈绿色具光泽,头侧具稀疏的白色丝状羽,脸部白色块斑比普通鸬鹚大,腿也具白色块斑。冬羽多为黑褐色,颏及喉白色。幼鸟胸部色浅。虹膜绿色;嘴暗角褐色,下嘴基部和喉囊橙黄色;脚灰黑色。

·声音:繁殖期发声。

·野外分布:繁殖于朝鲜、日本、库页岛及萨哈林岛,冬季南迁经过沿海海域至中国东南部。中国见于辽宁、河北、北京、山东、云南南部、浙江、福建、台湾。

·现存状况:罕见及不定期的冬候鸟,见于台湾及福建沿海。

·习性:栖息于温带海洋沿岸和邻近岛屿,冬季和迁徙期间见于河口及内陆湖泊,性喜集群。

Japanese Cormorant

Phalacrocorax capillatus

红脸鸬鹚

·科属:鹈形目,鸬鹚科。

·外形特征:中等体型(76cm)的闪光黑色鸬鹚。脸红色,体羽黑色带紫色及绿色光辉。繁殖成鸟头具两簇冠羽,头侧有几根白色丝状羽,腰部有白色斑块。幼鸟黑褐色,脸红色。甚似海鸬鹚,但脸部红色延伸至额部,而于颊部少有红色。繁殖期冠羽较海鸬鹚浓密并显蓝色。虹膜褐色;嘴部有绿色光泽,嘴基、喉侧和眼周裸露皮肤鲜红色;脚黑色。

·声音:于海上无声。

·野外分布: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库页岛、阿留申群岛及日本。中国见于辽宁和台湾沿海。

·现存状况:较为罕见。迷鸟在中国渤海及台湾海域有记录。

·习性:栖息于沿海海岸和邻近岛屿与海洋中,常成小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亦善飞翔,通常在水面作低空飞行,为典型的海上鸬鹚。

Red-faced Cormorant

Phalacrocorax urile

海鸬鹚

·科属:鹈形目,鸬鹚科。

·外形特征:中等体型(70cm)的闪光黑色鸬鹚。脸红色,与红脸鸬鹚甚似,但繁殖期冠羽较稀疏而松软,脸部红色不及额部,但脸颊红色较多,幼鸟及非繁殖期的鸟脸粉灰,头无羽冠,胁部无白斑。虹膜绿色;嘴较细长,黑褐色;脚黑色。

·声音:于海上无声。

·野外分布:繁殖于阿拉斯加至西伯利亚及日本,越冬于美国的加州、日本南部及中国。中国见于黑龙江、辽宁、河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

·现存状况:较为罕见。指名亚种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冬季从渤海、辽东湾经东部沿海至广东越冬,迷鸟至台湾。

·习性:典型的海上鸬鹚。

Sea Cormorant

Phalacrocorax pelagi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