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爱读的地球未解之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生命禁地——阴影环绕的恐怖地带(2)

3.昆仑山真的是“地狱之门”吗?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牧人眼中,草肥水足的地方是他们放牧的天堂。但是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却宁愿牛羊没有肥草吃而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进入昆仑山那个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

这个谷地即是死亡谷,号称昆仑山的“地狱之门”。谷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向世人渲染着一种阴森吓人的死亡气息。下面是一个真实的、由新疆地矿局某地质队亲眼所见的故事: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因贪吃谷中的肥草而误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去后,马群出现了,而寻马的牧民却没有出现。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碎,赤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大张,猎枪还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让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被袭击的痕迹。

这起惨祸发生后不久,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那是1983年的7月,正是酷热难当的时候,死亡谷附近却突然下起了暴风雪。一声雷鸣伴随着暴风雪突然而至,炊事员当场晕倒过去。根据炊事员回忆,他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失去了意识。第二天队员们出外工作时,惊诧地发现原来的黄土已变成黑土,如同灰烬,动植物已全部被“击毙”。

地质队迅速组织起来考察谷地。考察后发现该地区的磁异常极为明显,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越深入谷地,磁异常值越高。在电磁效应作用下,云层中的电荷和谷地的磁场作用,导致电荷放电,使这里成为多雷区,而雷往往以奔跑的动物作为袭击对象。这种推测是对连续发生的几起事件的最好解释。

4.印尼爪哇谷洞为何会“吃”人?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一个奇异的“吃人山谷”,在谷中一共分布有六个庞大的山洞,这些山洞也被称做“死亡洞”,洞呈喇叭状,都是大陷阱。不用说“误入”谷洞者性命不保,就是与洞保持距离者也难幸免。当人或者动物从洞口经过时,会被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拖入”谷洞而吃掉。就是离洞口还有6至7米距离,也会被魔口“吸”进去,一口吞下。据侦察,谷洞里已是白骨累累,难以分清哪些是人骨,哪些是兽骨。

前去探险的一些科学工作者在战胜了巨大的吸力之后终于逃离了洞口,在那里他们看到了大批死鹿、死虎的骸骨,有时还可以看到死去的人。面对着这一个个吞噬着无数生命的“死亡洞”,人们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解开这里的死亡之谜。一位研究者在日记中曾写道:“在地球的这个弹丸之地,自然界似乎发出一声声诅咒,凡来这里的人,无不感到惊惧与恐怖,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死气沉沉,濒临毁灭。”

山洞怎么会具有吸附生灵的能力和绝招呢?被“吸引”的动物或人,是活活饥饿而死亡,还是慢慢中毒丧命,人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些“死亡谷”中,存在着某些特别的因素,它们是导致死亡的原因。这种因素或只对动物产生作用,或只对人类产生作用,但为什么会这样?它们的差异在哪里?这些都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5.马尾藻真的是吞噬生命的“海上坟地”吗?

马尾藻是一种普通的海藻,可是生长在大西洋的马尾藻却与众不同,它们连绵不断地漂满约450万平方千米的海区,以至于这个海区被称做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位于北大西洋环流中心的美国东部海区,约有3700千米长、1900千米宽。海上大量漂浮的植物主要是由马尾藻组成,这种植物以大“木筏”的形式漂浮在海洋中,直接从海水中摄取养分,并通过分裂成片、再继续以独立生长的方式蔓延开来。厚厚的一层海藻铺在茫茫大海上,一派草原风光。

马尾藻海一年四季风平浪静,海流微弱,各个水层之间的海水几乎不发生混合,所以这里的浅水层的营养物质更新速度极慢,因而靠此为生的浮游生物也是少之又少,只有其他海区的1/3。这样一来,那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大型鱼类和海兽几乎绝迹,即使有,也同其他海区的外形、颜色不同。

1492年9月16日,当哥伦布的探险船队正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西洋上时,忽然,船上的人们看到前方有一片绵延数千米的绿色“草原”。哥伦布欣喜若狂,以为印度就在眼前。于是,他们开足马力驶向那片“草原”。但当哥伦布一行人驶近“草原”时,不禁大失所望,原来那片“草原”是一望无际的海藻组成的。那片海域即今天的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有“海上坟地”和“魔海”之称。这是因为许多经过这里的船只,一旦被海藻缠绕,就很难脱身,最后船上的船员会因没有食物和淡水,又得不到救助,最后饥饿而死。最先进入这片海域的哥伦布一行就在这里被围困了一个多月,最后在全体船员们的奋力拼搏下才得以死里逃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奥兹明少校曾亲自去了马尾藻海,海上无风,“绿野”发出令人作呕的奇臭,到处是毁坏了的船骸。到了晚上,海藻像蛇一样爬上船的甲板,将船裹住不放,为了航行,他只好把海藻扫掉,可是海藻反而越来越多,像潮水一样涌上甲板。经过一番搏斗,精疲力竭的他才侥幸得以逃生。

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中部,强大的北大西洋环流像一堵旋转的坚固围墙,把马尾藻海从浩瀚的大西洋中隔离出来。因此,由于受海流和风的作用,较轻的海水向海区中部堆积,马尾藻海中部的海平面要比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海平面平均高出1米。

那么,马尾藻海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如果把大西洋比作一个硕大无比的盆子,北大西洋环流就在这个盆中做圆周运动。而马尾藻海则非常平静,所以许多分散的悬浮物都聚集在这里,海上草原就是这样形成的。但是,马尾藻海里的马尾藻究竟是怎么来的,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有的海洋学家认为,这些马尾藻类是从其他海域漂浮过来的。有的则认为,这些马尾藻类原来生长在这一海域的海底,后来在海浪作用下,漂浮出海面。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马尾藻并不是原地不动,而是像长了腿似的时隐时现,漂泊不定。一些经常来往于这一海区的科学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怪事:他们有时会见到一大片绿色的马尾藻,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却不见它们的踪影了。在这片既无风浪又无海流的海区,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这片海上大草原漂泊不定呢?至今仍是个谜。

6.日本龙三角:恐怖诡异的恶魔之地

如果从百慕大三角区的中心,用一个假想的直线洞穿地球,直线在地球另一面的出口则是另一个危险的航区,即日本的“魔鬼海”,俗称为“魔海龙三角区”。

“魔鬼海”位于日本和马里亚纳群岛之间,是个火山活动区。和这个半球上的其他“死亡三角区”一样,它也处在北纬30度线上,海底有着很深的海沟。

自古以来这个地区就经常发生神秘的失踪事件。任何一位渔民都会这样说:“在这一带捕鱼总会有很大的收获,但这里也很危险,海底的妖魔会不知不觉地把不幸的船只和渔民吞掉。”

几个世纪以来,在这里也有无数船只、飞机神秘失踪,而且未留下任何痕迹。这个三角区域里的海域就是被人们叫做“魔海龙三角”的死亡之海。

1957年3月22日凌晨4点48分,一架载有67名军人的美国货机从威克岛升空,准备前往东京国际机场。此次飞行时间预定为9个半小时,飞机上准备的燃料足够13个半小时的航程。飞行的前8个小时,飞机状况一切正常。下午2点,驾驶员发出信号,预计到达时间为下午5点,这时飞机所有的设备还处于正常状态,飞机所处区域天气晴朗,是绝好的飞行天气。1小时15分钟以后,驾驶员在距东京300千米的地方再次发出信号,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回复说希望它能够在2个小时以内到达。然而,从这时起,毫无异常状况的美国货机,在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的情况下,永远地消失了,一直没能降落到东京机场。搜救队运用各种搜索设备,在方圆数千米的海面上来回搜索,最终无功而返,直到今天依然无人知晓它消失的原因。

1980年9月8日,相当于泰坦尼克号两倍大小的巨轮德拜夏尔号装载着15万吨铁矿石,来到了距离日本冲绳海岸200海里的地方。这艘巨轮的设计堪称完美,已在海上航行了4年,正是机械状况最为理想的时期。但是,船遇上了飓风,不过船长对此并不担心,在他眼里像德拜夏尔号这样巨大并且设计精良的货轮,对付这种天气应该毫无问题。所以他自信地发出信息,告诉人们船将晚些时候到达港口,最多不过几天而已。可是,岸上的人们在接到了船长发出的最后一条消息(我们正在与每小时100千米的狂风和9米高的巨浪搏斗)后,德拜夏尔号及全体船员便失踪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连续不断的神秘失踪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各种猜测也不断流传开来。流传最广的是海洋怪兽兴风作浪的传说,当然这毫无科学依据。还有磁偏角说。磁偏角是由于地球上的南北磁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不重合而造成的自然现象,这种偏差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存在,并不是日本龙三角所特有,因此也难以成立。还有飓风说。日本龙三角的海域中确实经常酝酿强大的飓风,每年可以制造30起致命的风暴。但是,当今大型的现代化船舶的制造标准足以抵御最坏的情况,一场飓风不足以击沉它们。

科学家们开始用各种方法来研究日本龙三角,企图揭开这片魔鬼海域的秘密。著名的失事船只搜寻专家大卫·莫恩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确定沉船地点方面业绩辉煌,因此他想从纯科学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给出答案。1994年7月,大卫·莫恩率领海洋科技探险队向魔鬼海域进发。当时他们的线索是德拜夏尔号失踪的时候,搜救飞机报告在它最后出现的不远处发现了油渍,但谁也不能确定整个区域有多大。油渍是在沉船的正上方,还是已经发生了漂移?考察队利用了平面扫描声呐、潜水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经过长时间的搜寻,最终在水下约4000米的海床上找到了一堆变了形的金属,接着考察队又在附近找到了发光的铁矿石。因为当年德拜夏尔号运载的就是铁矿石,人们推断变形的金属就是德拜夏尔号的残骸。

通过对探测器传输回来的图片资料的研究,人们发现当年德拜夏尔号行驶到这片海域时遇到了飓风,但像德拜夏尔号这样的巨轮应该可以抵御最大的飓风。但这时又突然发生了海啸,海啸形成的两个巨浪将钢铁之躯德拜夏尔号架了起来,于是悬空的德拜夏尔号被自己的重力压成了三段。巨浪进舱,致使整艘巨轮快速下沉,下沉的速度太快,船员们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而且巨轮在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水压力的增大,被挤压变形,最后变为一堆扭曲的废铁。

人们科学地解释了这次日本龙三角的神秘现象,但依然无法知道在浩瀚的大洋之下,到底还隐藏着多少诡异的秘密。

7.威德尔海:怪事频发的魔鬼海域

相信一提起魔海,人们马上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其实,南极也有一个魔海,它的“魔力”足以令许多探险家胆怯,这就是威德尔海。威德尔海是南极的边缘海,南大西洋的一部分,最南端达南纬83度,北达南纬70度左右,宽度超过了550千米。1823年英国探险家威德尔首先到达这里并以自己的名字给它命了名。

威德尔海到处是耸立的冰墙,大面积的流冰连成一片,有时中间还漂浮着几座冰山。流冰和冰山不断地相互撞击、挤压,发出轰隆隆的声响,船只唯有在冰山的缝隙间穿行,变幻莫测的极光和耀眼的冰雪令人分不清真实与幻象之间的交界。其实这是很美丽的景象。那么,魔海威德尔海的魔力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在于流冰的巨大威力。每到夏天,威德尔海北部经常有大片大片的流冰群。这些流冰群就像白色的原野,铺天盖地,有时中间还漂浮着几座冰山。这样庞大的流冰群能覆盖方圆220平方千米。流冰和冰山相互撞击、挤压,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隆隆响声,使人胆战心惊。船只在流冰群的缝隙中航行异常危险,说不定还会被流冰撞击损坏,致使轮船沉没,或者因行驶进死胡同而搁浅,永远地留在南极冰海里。1914年,英国的探险船“英迪兰斯”号就被威德尔海的流冰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