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反其道而行之,让风投找网站
大凡创业的人,都不是一开始就一帆风顺、一路坦途,大抵都要经历一段黑暗时期,诸如,没钱进行技术改进,缺少运转资金等。然而,往往是在这个时候,有相当多曾经胸怀大志的企业家会“人穷志短”,甚至“给奶就是娘”,只要有投资者主动送钱来,便来者不拒。
而阿里巴巴不走其他网络公司的老路:找钱——招人——做事,而是独辟蹊径:招人——做事——找钱。人家是先融资再做品牌,马云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人家是网站找风险投资,马云却让风险投资找网站。他先是精心做品牌,不谈投资;然后又对风险投资百般挑剔,先后拒绝了38家上门的投资商,才最终接受了高盛的第一笔风险投资。马云能如此“嚣张”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一流的团队和一个潜力巨大的品牌。
1999年7月,钱已经成为阿里巴巴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甚至困窘到马云必须借钱来发团队成员的工资了。就是在这个艰难的时刻,马云还是接连拒绝各方投资者,前前后后一共有38次。之所以要“打肿脸充胖子”,用马云的话来解释就是:“除了钱,他们不能为阿里巴巴多带来其他任何东西。”
也就在此时,阿里巴巴受到了来自美国最顶级的商业媒体《商业周刊》的关注。起因是据说有人在阿里巴巴网站上发布消息,说可以买到AK-47步枪。这条消息把马云吓了一跳,可是马云等人找遍网站所有的消息也没有找到这条买卖信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管有关AK-47的报道给阿里巴巴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也带来了更多国际记者纷至沓来的脚步,伴随这些脚步而来的当然还有国外的投资者。而在此之前,许多国际风险投资机构都已经注意到了1999年火热的中国互联网。在这一年,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大规模地在中国互联网市场进行投资,以著名的老虎基金、高盛和软银为代表的风险投资商向中国门户网站及电子商务网站大股投资。
1999年10月,由高盛公司牵头,美国、亚洲、欧洲多家一流的基金公司参与,阿里巴巴引入了第一笔高达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此次投资不仅成为阿里巴巴首轮“天使基金”,也成为轰动一时的特大新闻。
接下来,软银公司也开始盯上了阿里巴巴,在北京的一次简单会面后,软银宣布为阿里巴巴融资2000万。
马云用他的实际经历证明,在创业选择投资人的时候,决不能“有奶就是娘”。即使是弹尽粮绝的危机时刻,也不能丧失一个创业者、企业家应有的尊严。创业者的前途,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投资人的口袋中。如果你错选了一个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就有可能毁掉一个优秀的企业。
大部分投资人都用恋爱或者婚姻来比喻风险投资和创业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对创业者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忠告,比如:“他挑你,你也要挑他,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人。”“如果他看上你的项目了,一定会追着来投你。”
风险投资商们还给创业者一个重要的忠告:不应该为找风投而去做一个项目,要看所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如果它能改变一个产业,风险投资自然会追着来投你。与其去追钱,不如让钱来追你。
近两三年,中国公司接二连三地赴纳斯达克上市,一次次眩目的IPO,富豪排行榜一次次地被刷新,已经令大江南北的创业者们血脉贲张。而海外投资者们手握大把美元蜂拥而入,声称要找到下一个盛大、百度,更令创业者们意乱情迷——人人都梦想被大牌投资人相中,成为下一个陈天桥、李彦宏。
“你拿到风投了吗?”这成了创业者之间的标准问候语。然而现实并非人们所想象,在少数创业者幸运地融资成功后,更多的痴男怨女仍在寻寻觅觅、屡败屡战。
一个业务模式还搞不清的广东创业者不远万里来京参加一个创业秀。5万元一张的门票,换来了10分钟的上台演示时间,然后在主办方的引导下,跟某知名投资合伙人握了一次手。之后,项目无人问津,只好打道回府。
还有一个创业者竟然向专家打听风险投资机构如何培训基层员工,以了解投资经理的思维方式——因为他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合伙人,而投资经理往往在试探性地接触一下后,就杳无音信了。
大多数创业者在被投资者拒绝后,对问题出在哪儿浑然不知。其实,投资者最怕的是创业者问他要钱,最希望看到的是创业者不要钱,而是他主动给创业者钱。如果创业者没有实实在在的好东西或好产品,投资人根本不会搭理你。
而马云谈阿里巴巴的情况时只说了6分钟就得到孙正义的青睐,让孙正义下定决心给马云投资的原因所在,是那6分钟背后阿里巴巴独创的发展方向和6个多月没日没夜的艰辛努力。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创业者而言,创业的过程都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终点在哪里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完善的“供血”体系和“造血”机能。所以,最后的胜利者,一定属于内力充足的人。只要你脚踏实地地练好自己的内功,让投资者看到你的硬实力,他们自然会反过来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