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父母自己做表率,孩子自觉守规矩
【润物细无声,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要想孩子遵守规矩,让孩子顺利成长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人,首先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为孩子做好榜样。
日本一个机构曾对日本1303名高中生、美国1052名高中生、中国1220名高中生进行了一项关于“你最尊敬的人是谁”的调查。结果,中国学生的答案中,父亲排在第10位,母亲被挤出前10位;美国学生的回答第一是父亲,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亲;日本学生的答案中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如果不考虑调查本身的科学性,就用调查中得到的数字来推论一般中国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这是不妥的。不过,以上调查结果确实可以给我们一些提醒。
导致一些中国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地位低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在于父母的形象不佳。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孩子学做人,第一个榜样就是父亲或母亲。可以这样说:“家家户户有杆秤,那秤砣是孩子的心。”不同父母的行为习惯,在孩子心中留下了不同的图像。父母的好行为、坏行为,孩子都看得清。可是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成才,而另一方面家长却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氛围。比如,有的父母回到家把饭桌变成麻将桌,有的父母把家庭变成赌场、舞厅、酒店、仓库,全然不顾在一旁写作业的孩子。还有一些孩子形成了“享乐至上”的人生哲学,究其根源是因为家长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做买卖赚钱,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孩子正处于自觉和不自觉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他们的绝大部分能力和习惯都是从他人的言行中模仿过来的,而且,他们更多的是从父母那里模仿过来的。许多孩子的性格、作风、行为习惯之所以很像父母,并非全是遗传起决定作用,更多的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如果父母在各方面的表现是良好的、适当的,孩子看得见、学得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健康地成长起来。否则,正如鲁迅所指出的:“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父母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就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感,也会失去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孩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好恶、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都与父母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孩子的目光像永不休息的雷达,不停地注视着大人的言行举止,模仿着大人的行为习惯。父母做得好的方面,孩子能学到;父母做得不好的方面,孩子也照样学得到。因此,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父母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为孩子遵守规矩、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好榜样好规矩:学习父母好榜样】
张杰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后,回家之前,先去附近24小时营业的酒馆喝上一盅。虽然知道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妻子也一直劝他戒掉,但是他想,反正只是自己的一个坏习惯而已,又不影响别人。
一天,天降大雪,张杰穿好棉袄,戴上手套,和往常一样吹着口哨向酒馆走去。没走多远,他觉得有人跟在后面。回头一看,竟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儿子踩着张杰留在雪地上的脚印,边跑边兴奋地喊:“爸爸,你看,我正在踩你的脚印!”
儿子的话令张杰心中一震,他想:“如果我去酒馆,儿子踏着我的脚印,将来他也会去酒馆的。”
从那以后,张杰再也不光顾酒馆了。
为人父母的,请走好你们的每一步,要知道,孩子正“踏着你们的脚印”呢。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无时不在的,尽管你也会经常给孩子讲道理,但你的行为却会对孩子产生更深的影响。我们的孩子在注视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要比我们说什么样的话更有力量。
我们做出了率直的榜样,我们的孩子就会诚实。
我们用爱环绕着他们,他们就会去爱。
我们善于谅解,他们就会宽容。
我们对体育显示出兴趣,他们就会在绿茵场叱咤风云。
我们用微笑和闪烁的眼睛对待生活,他们就会懂得幽默。
我们感恩生活,他们就会对生活满怀欣慰。
我们表示出友好,他们就会变得和善。
我们的言辞充满进取的意味,他们就会振奋他人。
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失败和不幸,他们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
我们用真善美维护着他们,他们将会发现生存的真谛。
我们的行为像个英雄,他们就会成为勇士。
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认识到:父母在孩子的眼里就是模范和表率,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父母的品质、人格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如果父母的行为出现了偏差,孩子的思想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就会不自律,做出有损社会公德的事情,从而也使他们失去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机会。
身为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如孝敬老人、诚实守信等。家长勤于钻研、勇于探索的榜样,无形之中,也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品质,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刻苦钻研、执着追求的优良品质。
【父母以身作则,孩子以行守则】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若要孩子自觉地遵守和执行规矩,父母需要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当好表率。
父母是家庭中最直接、最权威的“参照物”和导师,能够自律的父母可以给孩子好的影响,树立威信去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规矩和爱的护航下,健康、正常地发展。
父母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道路和发展轨迹,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虽然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但他们的判断能力却不是很强,加上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与父母的朝夕相处对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他们不可能也无法准确地判断父母言行正确与否。在他们看来,自己父母所说的和所做的都是自己可以学习也是应当学习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父母应当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用责备打骂、不必苦口婆心,当你意识到孩子存在这样的缺点、那样的毛病时,请你揽镜自照,看看“病根”是不是在你的身上,因为你的形象对孩子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通常是以对话的方式进行的,父母需要和孩子进行口头上的交流,让孩子做这做那。其实,有时候试一试用无声的语言,即自我榜样来教育、影响孩子,效果可能会更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祖国的明天,每一个家庭实际上都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培养教育祖国下一代的责任。把孩子培养成为有出息、有作为的人,有各种条件、因素和方式,但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家长自身的表率作用。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那么这个家庭就是一个幸福的、有希望的家庭。如果每个家庭都是健康幸福的家庭,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安定祥和、充满朝气。
【父母如何当好孩子的表率】
父母是孩子崇敬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导者和指路人。但是,一些父母因为自身不遵守规矩,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威信,结果给自己的家庭教育效果打了折扣。
调查结果表明下列行为容易导致父母失去威信,它们是:
1.不以身作则,说话不算数;
2.家庭不和睦,经常吵闹;
3.不讲道理,专制、粗暴;
4.婆婆妈妈,整天唠叨;
5.懒散,不求上进;
6.爱吹牛,爱自夸;
7.做事不讲原则,经常用收买的方式对待孩子;
8.穿着不得体,不分场合胡乱讲话;
9.不读书,不学习。
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不要”,分别是:
1.不要说孩子笨;
2.不要恐吓孩子;
3.不要贿赂孩子;
4.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5.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6.不要强迫孩子盲目服从;
7.不要掩盖孩子的错误;
8.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
9.不要对孩子滥用奖励;
10.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11.不要将孩子的缺点揪住不放;
12.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
13.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14.不要过分纵容孩子。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不要过分表扬或批评孩子。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但不停地过分表扬,结果却容易适得其反,使得孩子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做。过分批评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应该指出他们错在哪里,这样可帮助他们吸取教训。
父母还要注意不要过分民主,否则会把孩子宠坏,变得为所欲为。
也不要对孩子发脾气,因为父母向孩子大发雷霆虽然可以一时震住孩子,但长远来看其威信却降低了。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是他们成长的起点和摇篮,而从教育这个角度看,家庭则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是伴随着孩子一生的终身教育,其所特有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
父母自身具备的人格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主要是以模仿的方式向父母学习,孩子对父母的模仿,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以及个人性格等。父母的品德端正,工作勤奋,就能为孩子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成就感,而且这种影响是终身的,是其他任何力量都无法比拟的。
亲爱的家长朋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做好他们的表率,做好规矩的带头执行人。
【要孩子守规矩,父母先要守规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现在不少父母一心想着如何给孩子定规矩,却忽视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无形中为孩子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
1.重视言教,忽视身教
“身教胜于言教”,这是古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经验。而目前有不少家长给孩子定规矩、教育孩子时,只是重视言教,而忽视身教。
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儿子在公园里玩耍,妈妈指着地上的易拉罐对儿子说:“看,易拉罐到处乱扔,多不卫生!”然后将其一脚踢开。
一位爸爸教女儿背古诗。爸爸:“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女儿:“爸爸,我手里的面包吃不了啦!”爸爸:“那就扔掉吧!”
上述案例中的妈妈爸爸的行为无形中破坏了规矩,都是错误的示范,在孩子心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重言教轻身教,对孩子的坏习惯养成是不可言喻的。作为父母千万不能只重视言教而忽视身教,能否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是教育的关键。
2.只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
孙路一进家门,就看见儿子拿着啤酒自斟自饮,已经喝得满脸通红了。他冲上前,生气地夺下酒瓶:“好小子,你还喝上啤酒了!”儿子挥挥手:“有什么了不起,喝点啤酒算什么呀,你不整天喝吗?”
儿子借着酒劲毫不屈服,先是让孙路有些不知所措,转而就是火冒三丈:“反了你了,还敢说你爸了!”说着,抬手就是一巴掌。
父母不能只要求孩子不要求自己,要重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榜样作用,凡是要求孩子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矩,父母首先要做到,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和督促孩子,孩子也才会心服口服。
当孩子指出父母的错误时,父母应该首先欣慰地认识到,孩子有了自己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他的心智越来越成熟了。父母应该像要求孩子那样,虚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批评,承认自己的错误。
3.常常言行不一
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常常言而无信。例如,孩子哭闹时,父母常用许诺来哄孩子:“别哭了,回头妈妈给你买支冲锋枪。”尽管这样说了,父母并没想过要兑现。孩子的一次次希望都成了泡影,久而久之,孩子不仅逐渐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慢慢地也就学会了说谎。
父母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父母,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诉父母。因此,父母和孩子形成真诚和互信的关系,是培养孩子诚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4.不注重自身的修养
公共汽车上,一个准备给老人让座的男孩突遭母亲的训斥:“就你多事,坐下。”这个孩子以后可能再也不会给老人让座了,也可能会变得不再尊重和关心老人了。母亲若为一点琐事就同邻居争吵,那孩子同小朋友的不团结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或许不少父母都有这种感受,在许多事情上,孩子竟无师自通。其实,有时孩子能最细致地领会到父母的思想和感情;最善于效仿和学习大人的行为和语言。“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父母不能只一味地要求孩子,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若要孩子“守规矩”,父母先要“守规矩”。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要把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性格放在首位。当你希望孩子具有优良的品格和修养时,首先要让你自己先具备这些品格和修养。为了培养出色的后代,父母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文化水平。
【给孩子定规矩是父母的天职】
不论是在孩子性格的培养方面,还是在孩子的规矩培养方面,如果你是聪明的父母,就要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特别是在定规矩方面,一定要尽好一个父母应该尽的职责。
在教育孩子、为孩子定规矩时,父母要承担主要的责任。这种责任主要侧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责任给孩子定规矩
父母是孩子的规矩导师。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有责任给孩子定规矩,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孩子有沟通能力后,父母会给孩子立更多的规矩,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2.有责任制定家规
在孩子上学前,父母有责任制定家规,特别是那些对孩子十分溺爱,甚至有些放纵的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分清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做什么是对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制定家规。让孩子从守家规开始,养成守规矩的好习惯。
3.有责任严格要求自己
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无论男孩女孩,到了一定年龄对爱的需求都会发生改变。
一般来说,在婴幼儿时期,孩子都依恋母亲,而到了青春期,大部分孩子都会追求一种有力量、有权威的爱——父爱。
可以说,当一个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时,父母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态度,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这对孩子今后的社交能力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不过,孩子的良好个性与习惯都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这段时期养成的。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会观察父母怎样为人处世,从而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如果父母行事比较有规矩,那么,孩子做事也一定有规矩。
所以,父母们有责任,从孩子一出生起,就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为孩子遵守规矩、学会做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父母要做孩子的规矩导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承担主要的教育责任,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想做称职的父母,就要从一开始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要好好教育孩子,不仅给孩子定规矩,还要鼓励与监督孩子守规矩。
有这样一个案例,八年前赵雅婷与老公离婚了,离婚的时候,是她老公坚持的,可如今她老公却后悔了。
赵雅婷与老公离婚时,他们的女儿苹苹只有8岁。现在苹苹是16岁的大姑娘,却成了一个问题少女,不仅抽烟、喝酒,还在高一时就退了学,之后,一直在社会上瞎混。
小时候苹苹很听话,也很活泼,每次快到放学的时间,都能听到苹苹的歌声。可过了几年,亲戚朋友们再提起苹苹,都说苹苹成绩一路下滑,见了亲戚也爱理不理,就像没看见一样……
一次,雅婷的妹妹雅莉在商场碰到雅婷和她的女儿苹苹。
“姐姐,苹苹也来逛街,今天怎么没上课?”
“今天下午放假呢!”
“哦!”
“苹苹,你怎么不叫姨妈?”苹苹将头扭向一边,好像没听见妈妈的话似的。
“没关系的,叫不叫我都是她姨妈!”
“哎,这孩子,你怎么不听话!”
“妈妈,你烦不烦啊,逛街也唠叨,不让人清净,烦死了!”
“你这孩子,怎么能对妈妈说这种话?气死我了!”
“妈妈说她两句,就顶嘴,这孩子怎么这么没大没小,没规矩?”姨妈心里直犯嘀咕。
第二年雅莉再次见到雅婷时,雅婷告诉她自己想与老公复婚,一个劲儿地抱怨说苹苹已经成了让人头大的孩子。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像苹苹一样缺少父爱的女孩。这些孩子并不都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但孩子的父母都因忙于工作很少管教孩子,结果等父母再想管教孩子时,孩子已经不听话了,而且学会了与家长对抗,凡是家长让做的,他们都不听、都不做。反之,不让孩子做的,他们偏偏去做。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很显然,孩子不听话,没规矩,与父母有很大的关系,确切地说,因为他们没有尽父母应该尽的职责。
如果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就会在其他人身上寻找这种爱。一般来说,无论男孩女孩,如果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爱,都会出问题。男孩子易学坏,会成为社会上的小混混;女孩子则容易被一些男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或恋上像父亲一样年龄的男人,以弥补少年时父爱的缺失。
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教育与引导。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担任好导师的角色。换言之,在为孩子定规矩时,父母要担任好孩子的规矩导师角色。
【定好规矩,给孩子一个好未来】
教育孩子,制定规矩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是,孩子对规矩都有一种抵触情绪,既不懂得规矩的意义,也不愿意好好配合父母执行规矩。
因此,父母要想孩子能够很好地执行规矩,就要和孩子多进行交流,多陪伴孩子,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启发和引导,在生活中和孩子一起执行规矩。
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正确地给孩子定规矩呢?
1.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母承担的是养家糊口的责任。现代社会,父母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工作通常都很忙碌。但不管有多忙,都要记得多陪伴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给孩子定规矩后,每天至少要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专心陪孩子玩,跟孩子一起做游戏、看动画片等,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
父母经常陪孩子,与孩子一起玩,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孩子开心,从而易于让孩子接受规矩。
2.把握好原则,做好监督工作
在给孩子定规矩时,父母要把握好原则与道德底线,规定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陪孩子时,父母可以趁机监督孩子。
在立下规矩后,父母要注意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建立起和孩子良好的沟通渠道。如果发现孩子不守规矩,父母也要及时进行纠正。
3.要对孩子充满信心
父母在给孩子立了规矩后,一定要对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孩子能坚守给他们立的规矩。相信自己能守的规矩,孩子也有能力坚守。
要知道,不相信孩子能守规矩,只能让给孩子定规矩这件事变得难上加难。
每一对父母都想做一对称职的父母,要实现这个愿望并不难,只要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多关爱孩子就可以了。同时,还要注意的是,重视规矩的建立。要从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定规矩,并做好监督工作。
这样,才能让孩子长大后,有良好的言行及待人接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