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相关研究的现状述评

关于中美能源安全关系,西方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能源需求数量和石油进口,将冲击国际石油价格和能源市场的稳定;中国采取怎样的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也将深度影响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西方学界对中国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的态度立场鲜明,坚持“中国能源威胁论”者担忧中国的石油需求不但推高油价,而且通过重商主义的能源外交与一些反美能源出口国家结成联盟,为保障运输通道增强海军实力和因领海资源与周边国家发生冲突;坚持“中国能源整合论”者相信中国的能源需求会促使中国加快国内能源战略的转型,并希求通过国际能源合作来确保能源供应,中国会在开发石油资源、稳定市场价格、保护运输通道、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寻求国际合作。伍福佐:《重商主义还是自由主义:试析西方学界对中国能源外交的争论》,《国际论坛》2009年第2期。从政策实践来看,由于美国内部的严重分歧,美国政府针对中国长远发展而制定的积极主动的能源政策变得更加复杂。Kenneth Lieberthal and Mikkal Herberg, China's Search for Energy Security: Implications for U. S. Policy,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Vol.17, No.1, April, 2006, p.26.

与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国内研究成果虽然略显单薄,但随着中美能源合作的深入展开,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从研究成果来看,吴磊的《能源安全与中美关系》、肖炼的《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及对策》、周运亨的《中国能源安全中的美国因素》等著作,从中美能源合作的整体性、系统性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堪称这一领域的扛鼎之作。张利军的《中美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商与合作》对与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动因和目标进行了阐述,对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框架与对策进行了专门分析。周琪等著的《美国能源政策与美国对外战略》、王波的《美国石油政策研究》、潜旭明的《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等著作,对美国能源政策的发展演变、国际能源战略的调整历程、对外能源战略全球布局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舒先林的《美国中东石油战略研究》、徐洪峰、李林河的《美国的中亚能源外交》等著作,对美国对中东和中亚的能源外交进行了重点研究。阎政的《美国核法律与国家能源政策》、赵庆寺的《美国能源法律政策与能源安全》等著作,从能源法律政策的角度分析了美国维护能源安全的制度保障。赵庆寺的《美国石油安全体系与外交(1941~1981)》、李若晶的《失衡的依赖:美国对中东石油外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1945~1975)》等著作,从历史学的角度,对美国石油外交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吴磊:《能源安全与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肖炼:《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及对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周云亨:《中国能源安全中的美国因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张利军:《中美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商与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周琪等:《美国能源政策与美国对外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王波:《美国石油政策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潜旭明:《美国的国际能源战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舒先林:《美国中东石油战略研究》,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徐洪峰、李林河:《美国的中亚能源外交》,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阎政:《美国核法律与国家能源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赵庆寺:《美国能源法律政策与能源安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赵庆寺:《美国石油安全体系与外交(1941~198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李若晶:《失衡的依赖:美国对中东石油外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解读(1945~197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内学者对中美能源安全关系做了三方面的探索。一是批判“中国能源威胁论”,马凯、赵宏图、余建华、李向阳、林伯强、吴磊、查道炯等提出,无论当下还是未来,中国的能源消费和进口占世界比重很小,构不成推动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中国在非洲一些国家的能源开发增加了世界能源供应。二是针对美国的全球石油控制和国内能源发展战略,特别是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影响,分析美国因素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的冲击。例如吴磊认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以反恐为名的石油争夺,夏立平认为美国的石油需求推高了世界油价并造成了供应紧张,张文木提出发展海权保卫海上石油生命线,崔立如认为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前景削弱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俄罗斯等产油国在国际能源体系中的影响力,增加了美国的能源权力。三是针对中美在能源安全上的共同利益需求,赵宏图、吴磊、周琪、周运亨、夏立平、张文木、肖炼、查道炯、杨泽伟、管清友、舒先林、许勤华等学者指出,中美两国在可靠的廉价能源供应、安全的海上通道以及新能源的技术交流上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虽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著述丰富,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从研究的立场来说,国外学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中国“为什么”要遵循西方的规则,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充满怀疑和忧虑。国内也有学者从现实主义观念出发,对美国保守主义的能源安全战略异常敏感,这种偏见和误解往往阻碍了中美能源安全关系的良性互动。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宏观分析多于微观分析。就研究的内容来看,学界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论述中美各自能源外交政策和中美能源地缘政治互动层面,对中美能源合作的宏观层面阐述较多,但对能源安全在中美总体关系中的地位与影响缺少清晰界定,对中美能源合作的国内根源与组织机制缺少重点分析,对中美能源安全博弈机理与利益均衡缺少深入探讨,目前尚未形成对中美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机制的总体性认知,在能源安全问题对中美关系良性互动的机制构建上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