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个好人,而不是老好人
我们当然要做善良的人,然而善良并不等于不辨是非,并不等于没有原则,并不等于被利用。
做一个好人是一种美德,但是做一个太好的人就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职场人士来讲,自己做人的原则常常会被无意地践踏。
江南辞职了,打电话向同事告别。同事很伤感,对他说:“小南,我们都不舍得你走。以前你在的时候,这么热的天气,总会帮我们买冰激凌和可乐,现在你走了,可苦了我们。”
听完同事这些话,江南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因为他突然弄清自己被迫辞职的真正原因了。
刚进公司的时候,为了搞好同事关系,江南表现得很积极,做事勤勤恳恳。每天上班他都早早地来到公司,拾掇台面,打扫办公室,还时不时帮同事带早餐。每逢休息日值班,只要有人开口请求,他都愿意帮忙,为此他变成了值班专业户。慢慢地,江南成了大家公认的“大好人”。
接下来的事情,基本上是每个“大好人”都会遭遇到的。江南的任务渐渐增多,接着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觉得自己做得够多了,想拒绝一些跑腿的任务,可是没想到,马上埋怨就来了:“摆什么架子呀?快去快去,我们等着用呢!”碍于情面,江南只好继续做跑腿的工作。
这样事情多了,难免出错。有一次主管让他去车站接亲戚,他实在无法拒绝,只好领命,谁料刚出公司大门就被经理碰上。经理问他去哪里。江南不敢说实话,支支吾吾地说出去招工。后来经理知道了事情真相,主管写了份检讨报告,而江南却被扣掉了当月的全部绩效奖金。
你身边应该也有像江南这样的老好人吧,或许你自己就是。可能你明明很想拒绝别人,却还是说不出口,甚至会以牺牲自我为代价去对他人表现友善;无论你现在有多忙,只要有人提出请求、邀请,不管这会给自己带来多少麻烦、不快和高昂的代价,你仍会毫无原则地照单全收;太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令你应接不暇,感到分身乏术,而所有这些令别人满意的付出,却并未让你自己真正感到快乐。
慢慢地你可能会意识到,这种老好人的角色对自己一点帮助也没有。你为他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再没有多余的时间留给自己。而更令你沮丧的是,这种局面是你自己一次次地迁就与妥协造成的。
每及此刻,心中难免存有疑惑:我为别人鞍前马后,尽心尽力。长此已久,他们竟全都当做理所当然。对于别人的请托和要求,力所能及之处全都打点妥当,时间与精力消耗许多。而那些接受帮助的人,却在你稍有怠慢、顾及不到的地方斤斤计较,甚至投之以白眼与斥责。问及内心,真的值得吗?
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人如果披上了“老好人”的外衣,很多时候出于维持情分或是彰显助人为乐的好品格,都难以再脱下来,只能硬着头皮负重前行。这也是为什么那些“老好人们”尽管内心煎熬不已,却依然不动声色地扮演着这个角色。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被这些“额外”的要求打乱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停下来修正自己的行为。
因此你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衡量自己的付出以及价值问题。因为当你意识到这些时,你的生活就开始改变了。
要解决你心中的困惑,最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拒绝。对你不愿做的事情说“不”,对你无法接受的事情说“不”,对违背你做人原则的事情说“不”。通过勇敢的拒绝,逐渐恢复你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工作节奏。
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你当然可以做一个好人,但别做老好人。你可以助人为乐,给人帮忙,但要注意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否则的话,你就可能陷入困扰,身心不安。对于他人的请托和要求,不能接受的,就要大胆拒绝。记住,你的时间、耐性和金钱是由你做主的,你有权选择和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