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让语言教育成为推动人类共同体的根基

冯增俊冯增俊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青海省昆仑学者,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泽海新著《东南亚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要付梓了,要我写些话作为开篇。我并非学外语专业,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指导学生,在200多位本科生、进修访学教师以及硕士生、博士生中,毕业于外语专业的不少,考虑到他们的专业发展连续性,也凭着80年代初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进修所做的“语言与思维专题”,我鼓励他们开展外语教育尤其是国际语言教育政策研究。同时与此相配合,开展了一个“国际合作综合英语教学实验”的项目,让他们从中实践体验新外语教学改革。不经意间近30个年头过去了,今日算来,竟然有近50篇撰写相关语言教育及政策的论文,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较早开始这个领域研究的群体,本人也由此“被”语言教育政策研究了近30年。为此,谨写上数语,权当体会感思。

首先,刘泽海撰写的这部专著最具价值之处在于全面探讨东南亚十一国语言教育政策发展问题。该书一语中的,开章明义指出东南亚既可视为地理上的区域,更应当是一个政治上的概念,作为东盟,已成为一个世界重要政治体,面对大国在东南亚的博弈,已使该区域及国家间的发展既受到各种掣肘也面临新的机遇。所以,一方面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早期地富国穷到现在资源富而国家均;另一方面国家寻求政治独立但却过度依附大国,造成严重的发展问题。这些都影响到了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使东南亚语言教育政策成了影响国家安定和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历史上经常出现因语言及其语言教育政策造成民族纷争甚至动乱。该书从国家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方言,母语和外语间日渐突出的共同难题,对东南亚正确处理语言关系,化解语言矛盾这一不可回避的重大国家安全课题提出了新的研究路径。同时,东南亚是我国近邻,是“一带一路”起步重要区域,了解研究其语言政策,对加强合作,实现共商、共建、共赢十分重要。

其次,刘泽海这本论著研究的是民族的语言传承发展问题,他一开始就指出语言是人成为人必具之特征,是人类生活工具和思维形式,更是文化载体及民族延续的基本,是重要的社会发展力。语言发展水平制约着人类发展,世界各民族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民族语言发展史,推行哪种语言政策,是多元语言抑或强制单一语言,是强化政治性语言,还是经济语言抑或科技语言,倡导高素质语言或者商业化语言抑或低俗语言,制约着民族发展。为此,越来越多国家重视通过制定语言发展政策,作为传播主流价值,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竞争手段,以谋求国家跻身于世界核心地位的力量。语言政策是指不同国家或族群依据其语言立场或观点制定使用和发展语言的相关法律、条例、规定、措施,规范语言活动和管理,体现了民族语言的地位、信仰及实践方向。由于可传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没有教育就没有语言,这就决定了语言政策在其本质上就是语言教育政策。任何语言优势的生成都依赖于语言教育政策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指导和保障。所以,语言教育政策体现为对国家语言主体价值地位确认、管理使用及发展规划等。社会文明越发展,发展语言就越重要,就越重视研究语言教育政策。

最后,我们从《东南亚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中能体会作者在语言教育政策方面的良好造诣,作者从语言服务社会发展的立场,应用公共政策学、教育政策学、语言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多种综合性方法,从“要素—过程—价值”的三维分析方法和“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结果”的政策实施过程三个环节,通过分析其历史背景、历时研究、语言类型研究以及政策实施研究等,较全面地对东南亚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政策实施过程、政策基本特征,以及语言教育政策与国家认同、国家建构之间的动态关系四大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区域11个国家的语言教育状况及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从而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中制定适合于东南亚语言教育发展的新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该书写作思路缜密,逻辑性强,从考证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要素,到历时性和类型性的角度考察东南亚国家在发展官方语、方言及外语的政策特点,以及推进国家强势语的作用。特别是从不同国家类型上探讨这些不同类型国家语言发展的特点,尤其是英语在东南亚形成强势语的利弊分析,对了解和把握东南亚国家未来语言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与东南亚进一步交流合作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该书为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5年度重点项目“环南中国海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两部成果之一(另一部为《东盟国家语言教育政策国别研究》,注重国别研究,有相互辅助的作用),是一部不可多见的难得的研究成果。在中国越来越重视研究东南亚的情势下,各种课题及研究成果很多,但基本上还是零星专题或介绍性小文,因此,如此深入系统的探讨,不愧为这一领域的上乘之作,值得各位研究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