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美守护人,建环保特色班集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而环境保护,教育为先,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和解惑,更要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环保理念。
为此,笔者在班上开展为期三年的“最美守护人”系列活动,以环保为核心,立足班级活动,从守护班级、守护校园,再到守护社区,为学生创建各种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管理,提升社区服务意识,让环保理念真正植于心,践于行。
一、架构创建计划,明确活动流程
通过“最美守护人”的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为社会大环保贡献一份力量,通过学生力所能及的努力增强自身责任感,做最美守护人。
根据以上创建目标,基于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探索学生参与校内外环保公益活动的有效机制,以此确立三至五年级的特色创建主题,如下表所示。
表1 2017届康乃馨班特色创建规划
二、整合班级资源,开展“最美守护人”系列活动
(一)班级守护人——环保种子在萌芽
1.我的班会,我来说
利用主题班会,让学生表达各自对于环保的理解以及目前全社会共同面临的种种环保难题。与此同时,他们开始学会去发现、去思考,在潜移默化中能够主动地提出“为环保,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一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在班里开展了《手帕的归来》主题活动,测算出大家每年的纸巾使用量相当于20棵普通大树,这些数据让学生意识到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习惯,竟然会对环境造成如此大的破坏。活动之后,孩子们开始主动用手帕代替纸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我的班级,我来管
继《手帕的归来》在班里取得良好的成效后,为了进一步将环保理念在班里传播,结合班级小岗位制度,梳理出班级日常生活中与环保相关的岗位。从小处着手,人人参与小岗位服务,在做好班级环保工作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小主人翁意识。
3.我的岗位,我来做
为了加强学生对自身岗位的参与热情,我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命名认领的小岗位,例如“光电超人”“护花使者”等。通过带有趣味性的岗位设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加强了他们对于环保行动的认同感。
(二)校园守护人——环保理念在传播
通过观察发现,每天上下学时刻,校门口集聚了大量人员,出现很多垃圾。班级学生以小队形式,每天利用放学后的10分钟间隙,在校门口捡拾烟蒂及其他垃圾,但他们发现这样的捡拾并没有真正杜绝垃圾的产生。于是,我们利用班会课对此进行了集体大讨论,学生提出以制作、张贴宣传海报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张贴在校门口的海报和每日坚持捡垃圾的身影吸引了许多来往家长及学生的关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校门口的整体环境日渐良好。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意识到环保宣传的重要性。随后他们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展现了自己的环保创意秀;为校园植物做“名牌”,倡议大家关注和守护校园的美丽环境;结合闵行区的“创全”工作,开展了“校园垃圾分类”调查活动,向低年级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教育。
这些环保宣传活动,加深了学生管理校园、守护校园的意识,并为下一步走出校园的环保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社区守护人——环保行动在深化
1.道路整洁,我宣扬
永德路步行街,是吴泾镇的地标之一,但是因为人流量大,乱扔垃圾的现象频现,步行街竟逐渐成为“垃圾街”。学生利用假日小队活动,调查发现造成垃圾街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人乱扔垃圾、沿街花草被践踏、沿街食品商店倾倒垃圾等。同学们根据上述原因分类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着手制作环保宣传单。两周后,他们带着宣传单重返永德路,路人们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表示了赞同,并乐于接受他们在宣传单中提出的理念。
2.河道治理,我参与
我以张更大老人的优秀事迹为引子,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并参与到本地区的河道治理相关活动中,此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以小队的形式,从多方面学习张更大老人的生平事迹。在学校大队辅导员的帮助下,同学们获得了与吴泾镇政府团委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通过这次交流,大家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张更大老人长期坚守环保事业的感人事迹,而且感受到他热心环保、热爱家乡、坚守信念的精神。第二阶段,学生主动与友爱中学的“友中号”团队开展结对创建活动,还加入吴泾地区“保卫母亲河”团队,跟随他们一同前往黄浦江畔进行垃圾打捞工作。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环保实践活动,学生将满腔激情转化为更加理性而持续的行为——做一名真正的美丽河道的传承者和守护人。
三、收效及成果
(一)环保理念入人心
“最美守护人”活动,让学生从校内到校外、从认知到行动、从简单到丰富,多角度、立体化建立了正确的环保观,并不断地提升对环保内涵的认知。经过近三年的环保实践活动,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身为“最美守护人”肩负的责任和社会价值。
(二)环保实践促协作
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推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促进了融洽班级氛围的形成。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的活动,拓展了学生的社交范围,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及人际交往的能力,为学生融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三)环保责任勇担当
学生在参与一系列环保活动后,发现这些活动都是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事。在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之后,学生将环保视为己任,因此乐于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实践中学会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四、后续发展
(一)建立学校与社区的长效合作
首先,将社区环保资源整合到校本环保课程及系列活动之中。其次,可以通过与社区协商,形成规范、系列化的环保活动。从时间上看,要求活动是可持续的、整体化的,而不是短暂的、碎片化的;从内容上看,要求进一步形成不同主题、不同学段的特色活动。
(二)社区资源内涵“广义化”
在班级与学校活动中,应该扩大“社区”的内涵,走向企业、文化服务机构等。针对不同企业的性质与文化,构建相应的活动或课程。这样,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社会、走进社会、奉献社会,真正成为环保小公民。
(三)校内结对,传承接班
在前期的活动中,我们深化了环保理念、提高了交往能力与环保责任意识。接着,我们要将班级特色在校内发扬、推广。结合即将到来的学校“爱心播种节”,同学们准备策划一次环保社团结对活动,鼓励低年级学生共同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环保活动中来,让环保精神在校园里传承,进而将班级特色发展为学校特色。
环境教育这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教育活动,是我们这一代或几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最美守护人”系列活动,学生以自己的行动守护的不仅仅是班级、校园和社区,更是心中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