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经营企业其实就是经营人
养花的人研究花性,养鱼的人研究鱼性,但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每天跟人打交道,却鲜少研究人性。
经营企业表面上是经营事,但企业里的所有事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所以经营企业本质上就是经营人。人是公司的无形资产,是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经营人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地让人才能力得到提高,为客户创造价值,让能力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企业高速发展。
无论是老板还是人力资源管理者,之所以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会出现失误,常常是因为在经营人的意识和认识上存在误区。
1.把人当成工具
经营企业与经商不同,经商只是产品买卖的过程,而经营企业是产品升级和增值的过程。经商可以单兵作战,而经营企业则需要带好团队。可是,许多管理者在用经商的思维来经营企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举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这些理念就反映了管理者把人当成工具来看待的理念。
工具,是冷冰冰的物件,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想用的时候用,不想用的时候可以扔到垃圾桶里不用,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用坏了还可以再买新的。把人当工具,就必然不会理会人才的情感和生活、不会关注人才的企业归属感,不会培养人才的能力。
2.觉得员工欠公司的
这类管理者认为企业给员工提供了就业机会、提供了生活保障、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所以员工理应对企业感恩戴德,理应把自己全部的价值奉献给企业,但他们忽视了企业是因为这些员工才得以存在。员工不仅为企业创造着现在,也同样创造着企业的未来。
企业给员工提供舞台,但不同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舞台效果截然不同;企业给员工提供球场,但不同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来的运动技巧大相径庭。企业和员工之间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根本不存在谁欠谁。
3.认为员工必须服从企业
许多管理者求全责备,对员工的要求近乎苛刻,最喜欢用执行力、服从这类关键词,希望企业推出一个规定后,员工一呼百应、全部服从、百分百执行,否则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管理员工。他们觉得员工的思想工作不重要,不认为公司的制度、规定、指令应得到员工内心层面的支持,或者说至少要得到大部分员工的理解。
4.期待人才自己就能展现好的绩效
管理者常常认为提供舞台就够了,可是没有灯光、没有音响的支持,没有给演员提供一定的练习机会,即使演员天生有再好的底子,演出的舞台剧也会显得干巴巴不好看。管理者往往忽略人才培养,因为培养人才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培养成才之后人才还有流失的风险。
企业要给员工提供的不仅仅是舞台,更应该是能够让员工创造价值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指真实的工作环境,更包括公司规则、学习氛围、企业文化等软环境。员工只有在企业提供的环境中不断得到滋养、不断成长进步,企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5.不想让人才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
许多管理者觉得企业是股东的、是老板的,员工只是来打工的。你打工我给钱,我们两不相欠。企业发展再好,利益分配也主要是股东和老板之间的事,跟员工没关系,员工就拿应得的工资就行了。
事实上,让员工享受企业发展成果至关重要,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感受到自己和企业之间的关联性,才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企业的主人,而不是为企业打工,才会认识到企业是和自己共同发展,才能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发自内心,体现在行为上,而不是只挂在嘴上。如果企业没有经营好人才,再好的产品、再新的机器、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彰显其价值。更何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同质化严重,客户面对同质化的产品选择太多,这时候企业唯一能依靠的竞争优势就是人才队伍。企业只有把经营人放在首位,才能使之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