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篇章阅读理解的抑制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抑制”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

一 对“抑制”概念的界定与分类

在探索人类语言理解内部机制的过程中,早期的研究多是从心理表征建构的角度,采用相关信息的“激活扩散”、无关信息的“去激活”等概念来说明和解释个体如何对语言的符号意义进行提取和加工。尽管“去激活”这一概念当中多少包含了抑制的思想,但当时的研究者们并没有将抑制作为一个独立的现象或领域加以探讨。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心理语言学界开始将目光转向抑制与语言理解的关系上。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抑制是语言理解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加工机制。

抑制究竟是什么?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抑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围绕这一命题,许多学者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尝试通过各种实验给予验证。然而。迄今为止,由于研究视角、目的以及研究范式等方面的差异,对于抑制的界定远未达成一致。Bjorklund与Harnishfeger(1995)曾把抑制定义为一种基本的认知压抑,它阻止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把无关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排除出去,从而有助于任务的执行。Hasher与Zacks(1988)则认为抑制负责监控哪些信息应进入工作记忆,并根据当前加工的要求编辑工作记忆的内容。而Gernsbacher等(1995)所说的“抑制”(suppression)是指一种积极降低已激活了的与当前任务无关信息的激活水平的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两个方面。

出于对抑制的不同理解,对于抑制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也各不相同。根据认知加工的目标或意识的参与程度可以将抑制分为自动抑制(automatic inhibition)和有意识抑制(intentional inhibition)。自动抑制也需要注意的参与,但并不是有目的的加工过程,可以阻止(gate)某些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清除工作记忆中的无关信息。根据抑制对象的来源,还可以将抑制区分为内部抑制和外部抑制。内部抑制是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对先前已加工过信息的去激活,而外部抑制则是对加工任务外无关干扰刺激的阻断或者排除。还有学者根据抑制在语篇理解不同阶段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将抑制的功能划分为三种:阻止通达、清除与限制。前者是在干扰信息被激活前起作用,使干扰信息不被激活或难以激活,而后者在干扰信息被激活后起作用,使已激活的信息去激活(Hasher et al.,1999:653-675)。

尽管对抑制的界定存在分歧,但绝大多数学者都一致性地将抑制视为一种工作记忆的管理机制,即能够阻止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或保持在工作记忆中,使无关信息在总体上不损害目标信息的加工。相反,如果抑制受损,将导致加工过程中大量无关信息的激活、保持或提取,从而影响目标信息加工的效率。

二 语言理解中抑制机制的相关理论

随着抑制机制在一般认知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也开始审视其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在描述、分析和解释抑制与语言理解关系的过程中,不同学者从各自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并试图揭示抑制的规律、特点以及如何与激活相互作用对语言理解产生影响。

(一)建构—整合模型(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建构—整合模型是由Kintsch提出的一种用以解释句子和语篇理解过程中抑制机制的认知模型。该模型将语言的理解过程区分为建构和整合两个前后相继的加工阶段。在建构阶段(construction phase),理解者将根据输入的语言刺激和信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建构一个原始的、不连贯的命题网络。这一过程受到认知加工目标的驱使,同时还涉及理解者已获得的知识和认知图式,主要是一种自动加工的过程。由于该过程受意识控制较少,相对不受语境制约,所用规则也极为粗糙,因而所形成的表征结构松散,混杂着许多无关的信息。第二阶段为整合阶段(integration phase)。区别于建构阶段,该阶段被认为是一个受意识控制的,满足各种条件限制的加工阶段。Kintsch(1988)认为,读者在构建初始表征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扩散激活或抑制的加工机制,进一步激活与语境一致的信息,并清除先前命题表征中的无关信息,使不符合语境的命题去激活,并整合词汇、句子和文本信息,逐渐形成一个有序、连贯和稳定的心理表征。

Kintsch的最大贡献是通过建构—整合模型首先将抑制概念引入对语言理解的研究中来。此外,Kintsch还指出抑制与激活具有类似的加工模式,即无关信息先激活,而后受到抑制,而这一过程属于受控制加工。然而,在揭示抑制的内部加工机制方面,该理论显得不够深入,特别是对语言理解加工两阶段的划分,以及无关信息先激活而后受到抑制的观点后来受到广泛的质疑。

(二)结构建构框架理论(Structure Building Framework)

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由Gernsbacher于1990年提出的结构建构框架理论(Structure Building Framework)。该理论认为:语言理解包括奠基(laying a foundation)、映射(mapping)和转移(shifting)三个过程,即理解者首先通过最先输入的信息建构一个基础结构,即奠基。其次,当新输入信息与原结构较为一致时,就把新信息映射到该结构上,从而使原结构不断发展。当新信息与原结构不一致时,则转而开始建立一个新的子结构。而结构表征的建造材料是记忆单元(cells),记忆单元由输入的信息自动激活,信息一旦激活便传递加工信号,增强有关记忆单元的激活,同时抑制其他无关记忆单元的激活。如果记忆单元所表征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发展的心理结构所必需的,则得到增强;反之,受到抑制。因此,记忆单元的激活水平受到增强(enhancement)与抑制(suppression)两种认知加工机制的调节,而抑制本质上是一种积极压制(suppress)激活的过程(Gernsbacher,1990)。

结构建构框架理论用已建立的心理结构来说明对新信息的增强与抑制的作用,对于抑制加工机制的解释更为直观和明确,同时也使得该理论更具灵活性和解释力,相比建构—整合模型中有关抑制的描述和分析可谓前进了一步。然而,与建构—整合模型一样,该理论也是为了说明句子和课文理解过程而提出来的,因此无法用以说明词汇和亚词汇水平理解过程中的抑制现象。

(三)抑制的工作记忆容量理论(Inhibition and Contents ofWorking Memory)

该理论源于Hasher和Zacks等对语言能力老龄化的研究。以Hasher和Zacks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年老化联系在一起,认为抑制效率的下降导致阅读理解加工效率下降和认知老化(Hasher&Zacks,1988)。他们认为工作记忆在阅读理解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作记忆操作的效率、注意的选择和集中影响着抑制机制;而抑制机制在功能上负责限制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只有那些沿着理解这条“目标路线”(goal path)的信息才能进入工作记忆。“脱离目标路线”(off-goal-path)的信息对建构精细连贯的课文表征来说是无关或边缘的信息。由于注意的大门并不完美,所以一些脱离目标路线的信息有时会侵入工作记忆之中。例如,个人的某些想法,与语境不一致的信息等。如果无关信息进入了工作记忆,那么抑制机制应该负责迅速抑制(dampen)这些无关信息的激活。抑制效率的下降会导致无关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并在工作记忆中保留较长时间,进而影响对目标信息的有效加工。Hasher和Zacks认为抑制机制有两个重要的功能:阻止通达和清除。阻止通达是指限制进入工作记忆的信息,确保与当前任务直接有关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将那些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阻止在工作记忆之外。清除功能是指将无关的信息从工作记忆中清除出去,包括清除那些先前有关,但随后由于话题的变换或实验任务的改变而变成无关的信息。

工作记忆容量理论以语言能力老龄化为视角,突出强调了工作记忆水平、管理操作效率、注意的选择和集中等与抑制的关系,这对于进一步挖掘抑制机制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要想揭示工作记忆效率、注意与抑制的关系,特别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困难较大,仍然存在诸多未知。例如,在老龄化的过程中,究竟是由于抑制水平的低下导致注意和工作记忆效率降低,还是后者导致前者的缺失,目前还无法确定。此外,抑制机制与语言理解的加工过程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是整合还是如Hasher和Zacks所言处于分离状态,也难以做出定论。这些均影响了我们对语言理解过程中抑制机制的认识。

总而言之,抑制机制是一种对工作记忆的内容进行管理、监测与控制的认知机制。建构—整合模型、结构建构框架以及抑制和工作记忆容量理论从不同角度对抑制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查,前两者强调了抑制在特定语言理解活动中的表现,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将抑制视为个体的一般认知技能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