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這場論爭從2002年爆發起已經十年,如果從梅氏2000年發表《中國語言學的傳統和創新》算起,那就是十多年了。其實我們同梅氏的分歧還早得多,衹是没有爆發罷了。梅氏等人把這場論爭看做新與舊、先進與落後、科學與不科學之爭;我們則把這場論爭看作崇洋輕中與以我爲主(中外古今)、主觀輕浮與求真務實之爭。毫無問題,這是學風和學術思想路線的大是大非,遲早避免不了要爆發。現在分歧擺開了,事實俱在,是非自有公論。
總之,經過論爭,梅氏兩次表示有錯,這是我們應該歡迎的。大家都看到,當初梅、潘那種來勢洶洶的架勢看來是没有了。“漢藏語是一個語系是常識”的高調也唱不出來了,“研究古音不用漢藏比較資料”就是倒退的唬人戲文,聽的人也應該少了。梅氏等人的不良學風和思想方面的底細受到了一次應得的清算。他們打着李方桂的旗幟,卻落得要被李先生斥爲“此類構擬純屬胡鬧”,要被李先生歎息,“這太可悲了”。另方面,乾嘉學派、章黄學派和以王力爲主要代表的中國現代語言學的真實價值,得到了一次比較全面的展示,中國語言學自己的優良傳統得到了一定的維護。我們留下了一本《音韻學方法論討論集》,組織編輯了一本學術輯刊《中國語言學》,宗旨是“以中國語言學的優良傳統爲根,取世界語言學的精華而融通之,堅定地走自主創新之路,爲繁榮中國語言學而奮鬥”。綜觀全局,十年論爭中,梅氏及其信徒是處在被動挨批局面。然而問題相似的論爭不限於古音學界,語言學的其他分支也有這個問題,語言學領導機構中也有這個問題,看來勢力還不小;因此,對這場論爭的前途我們雖然樂觀,但是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才能遏制這種壞學風和壞的學術思想路線的泛濫。
2012年3月10日初稿於海口
2012年7月6日修訂於燕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