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产业升级的方式
本节结合Humphrey和Schmitz(2002)、波特(2002)、Gereffi(1999)以及Poon(2004)的观点来探讨多种方式的升级路径,即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升级、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间的升级,并且这三种升级方式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
一 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
将产品分工链条拉长,既包括上游研发设计,也包括下游流通营销、品牌创新和维护一系列生产活动的环节,由于生产阶段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增值能力低,当平均收益长期低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不得不转移这些环节,重新组合生产要素,进入增值能力强的价值环节。微笑曲线表明,越往上游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以及下游的品牌和营销两端走,增值潜力和空间越大,因为两头是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及渠道和服务密集型环节。处于中间的加工制造环节增值空间最小,因为中间是劳动密集型环节,如图2-1所示。具体的升级方向有以下两种类型:①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上游延伸,从最后工序开始往前推,循着简单加工组装—复杂加工装配—关键零部件配套生产—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产品研发的轨迹;②沿着产品分工链向下游延伸,循着简单加工组装—总装—销售—售后服务—渠道网络的建设—品牌的维护的轨迹。
图2-1 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
资料来源:涂颖清:《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2010。
二 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升级
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升级是指同一产业内依据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可以将产品分为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或市场调整,企业可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渐进式升级或跨跃式升级,如图2-2所示。
图2-2 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升级
资料来源:李晓阳、吴彦艳、王雅林:《基于比较优势和企业能力理论视角的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2010年4月。
三 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间的升级
依据不同的要素密集度可以将制造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间升级是指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渐进式升级或跨跃式升级,实质是离开分工水平低、利润率低的产业,进军分工水平高、利润率高的产业,如图2-3所示。
图2-3 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间的升级
资料来源:涂颖清:《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研究》,2010。
四 三种升级方式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看,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是当前国际分工条件下的主流分工形式,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升级和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间的升级最后表现出来的形式还是同一产品分工链上的升级,因为现在的企业不是全能型的,它必须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某一方面,将不擅长的外包出去。在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升级过程中,企业可以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升级,但也只能处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的某个环节[1]。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间升级的表现形式,首先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但最后也只能处于全球价值链生产的某个环节,即劳动密集型环节或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