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通州作家视域下的运河文化精神](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86/26322386/b_26322386.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的通州作家作品
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刘白羽,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的刘绍棠、李希凡、浩然、高占祥、房树民、王保春等作家,他们或者心系家乡,关爱同乡作家,或者用毕生经历讴歌家乡、寄情运河,是当代通州作家群体的文学前辈和优秀代表。正如浩然所说:“通县的水土好。赶上解放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好季节,使五十年代的通县,曾经成为一个‘出作家’的地方。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王保春、卢万全等等一批作家,几乎都是在通县这个地方萌发起文学理想,而后走上成名之路的。即使因为‘气候’不正常,文学园地一度出现令人沮丧的萧条,北京郊区不见一个有成就的新作家的日子里,我回到通县,也仍然看到这块地方跟其它一些地方有着截然不同之处。这里有为数众多的青年干部和青年农民爱好着文学,怀有文学志向,并且在刻苦地练笔,练功夫;主持文化、宣传工作的领导同志,不仅对培养写作人材重视,尤其有胆气,敢于扶植和支持,从而,让我欣喜地认识到,这块地方不乏文学种子,也没有失去发展文学的好水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