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陆川?陆川是谁?
不过对此,林希芸也不敢完全笃定。
她只是凭着女人非常不靠谱但有时又很有道理的第六感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筹码压在了陆川身上。
至于结果如何,只能听天由命。
而陆川现在能做的,也只有配合她的工作,然后老老实实地熬过这半年,拍屁股走人。
当然了,巨额的违约赔偿金,也是陆川不敢反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如果这中间,老太太能伸出援手,那自己的腰杆子,就绝不会这么软了。
巨额违约金?
洒洒水。
双倍,老子都赔得起。
所以,当下的第一要务,还是要和老妈搞好关系啊!
只有搞定了老妈,前身给自己铺下的烂摊子,才能完美收尾,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老太太。
就原谅我这一次吧!
求您了!
……
挣扎着从今生的记忆中清醒过来,陆川一把推开了音像店的大门,然后简简单单地收拾了一下屋子,准备迎客,做做样子。
对于《人生一曲》这个节目,他只是略有耳闻。
最近好像挺火的。
这是一款网络直播类的乐评节目。
每期一位嘉宾,大多是些过气的小众歌手。
不是穷民谣,就是疯摇滚。
节目过程很是自由,没有剧本,也不会提前彩排,一切随缘,朴素真实。
基本上就是主持人和嘉宾,面对面坐下来,然后像唠家常那样,聊聊往事,谈谈音乐,唱唱老歌,吹吹牛逼。
所以反响还算不错。
至于那个主持人阿瑟,好像是国内顶级的乐评人,《环球音像》的主编,咖位不低,很有艺术细菌。
不过,说句心里话,陆川实在是不想参加这个没营养的访谈节目。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跟老妈好好唠唠,重温一下母子情深,搞个几百万入账来得舒服。
但没办法,毕竟合约在身。
能配合,就尽量不要BB。
反正还有半年就到期了,没必要为了这个小事,闹得不愉快,给自己找麻烦。
时间宝贵,不容浪费。
倚在音像店的门框上,陆川嘴角上扬,幻想着老妈慈爱的眼神,嘴角满是笑意。
……
海星娱乐公司。
执行总监办公室。
“陆川?陆川是谁?”
一个带着金丝眼镜,形象气质尚佳的中年男人,诧异着问道。
看起来,这个名叫陆川的艺人,他多半是想不起来了。
“哦,何总,这个陆川,就是前几年,黑麦乐队的主唱,和我们签了五年的全约。”
站在办公桌前,林希芸欠了欠身子,轻声提醒道。
何明达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眉头一蹙,不自在地点了点头。
一边翻阅着桌面上的文件,一边开口道:
“人生一曲这个节目,是我们和长安视频网的首次合作,反响不错。”
“上面很重视,既要口碑,也要播放量,所以,很多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这个名额,我交给你了,怎么安排是你的事,但有一点要记住,千万别给我搞砸了。”
何明达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瞧了林希芸一眼,有点警告的意味。
“这个人靠谱吗?”
说着话,林希芸递过来一份文件。
何明达随便翻了翻,沉声道:
“公司里有很多新来的练习生,急需流量的老艺人也是一抓一大把,不论是专业程度,还是脸蛋,都很过关,如果需要,多去转转。”
“至于这个陆川……”
何明达叹了口气,话锋一转:“一个经纪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一定要懂得如何分配自己手上的资源。”
“像这种过气的歌手,实在是没必要浪费时间。前些天,咱们这儿新来了一个练习生,叫蔡若需,形象不错,舞跳得也很好,你可以多关注下。”
“有些事,自己把握。”
“知道了,何总,那我先过去了。”
何明达没抬头,只是轻轻地摆了摆手。
一个被公司雪藏的过气歌手,潜力能有多大?
以何明达从事传媒娱乐工作二十年的经验来看,这种质量的歌手,绝对是扑街中的战斗机。
江郎才尽,几乎找不到任何的闪光点。
科班出身又怎样?
玩音乐的,有几个不是科班出身?
去江州的酒吧街逛逛,随便拎出来一个乐队主唱,都是音乐学院毕业的。
没卵用。
在这个流量初萌芽的时代,要想火,专业素质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
时间大概过了有一会儿。
不是十分钟,就是二十分钟,再不就是半个小时。
在老胡同杂乱无章的“黄昏奏鸣曲”中,一辆黑色的奥迪A4,小心翼翼地缓缓驶了进来,停在了音像店的门口。
紧接着,车门应声而开,走下来一个短发女人和一个扛着摄像机的中年大叔。
女人妆容淡雅,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头大腿长,纤细身条,短发齐肩。
她穿得很简约。
牛仔加T配高跟,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
下车之后,女人站在原地,四下里看了看,最后将自己的目光,落在了音像店的招牌上。
下一秒,摄像准备就绪。
她整理了一下耳畔凌乱的发丝,面对镜头,微笑着悠悠道来:
“对于很多80后和90后而言,摇滚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在那个年代,带给我们些许感动和无限激情的,除了白衣飘飘的校园民谣,剩下的,或许就是那些沉寂在回忆里的声嘶力竭了吧……”
嗯。
声音不错。
甜而不腻,很有质感。
典型的御姐音。
如果用一句网络舔狗的专业说辞来形容,那就是人美,声音更美。
开场白之后,女人继续侃侃而谈:
“从《一无所有》到《花房姑娘》,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旋律。”
“如今,时光飞逝,沧海桑田,在流行乐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摇滚,终于成了那个变老前就死去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采访的这位歌手,可以说跟摇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曾经是被人遗忘的地下摇滚歌手。”
“如今,他是这间音像店的老板——一位隐于市井的摇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