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内生消费,消费升级的真相
主流提档,消费升级。
这是近年中国市场的主旋律,消费升级不仅呼声大,而且干得更猛,狂热风暴席卷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营销人如果不谈消费升级,大家都懒得理你,做企业不与时俱进提档升级,就代表在不久的将来被淘汰出局!
消费升级来势凶猛,影响深远,其实是有理由的,不是一个,而是四个。
第一,2015年,我国人均GDP历史性超过8000美元,这是消费结构变化、消费档次提升、消费升级正式步入快车道的显著标志。
第二,麦肯锡研究表明:中国消费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愿意为体验、环境、情感和服务买单,消费主流从大众产品转向高端商品,从购买产品向购买服务转变。
第三,新中产阶级崛起,并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消费观念从“购买产品”转为“享受服务”,追求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体验式消费。
第四,在国家战略层面,消费被视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引擎,促进消费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消费升级不再是小打小闹的赚钱机会,而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战略的宏大叙事和广阔前景,激发梦想无数,提档升级的热情被全面激发,大家甩开膀子大干特干,大企业希望老树开新花,实现赢家通吃;创业者希望后来居上,实现草根逆袭。
我们已经身处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之中,消费主导的时代已经来临。重构产品与服务体系,用体验和服务让消费者买单成为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
消费升级吼得凶,干得猛。有条件的要升级,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升级,让人尴尬的是,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效果不太好:消费升级,很多企业在用飞机播种,镰刀收割。尽管有专家的鼓与呼,但大企业积极参与的战略大单品再造还是看不到成功的影子;虽然有资本保驾护航,多数项目还处于烧钱阶段,前景很不乐观。
于是,中国市场一片叹息声——实体不好做。市场从来就是有人哭就一定有人笑,谈升级一片叹息,但与升级背道而驰的降维战略却星光熠熠。
拼多多:主打“优质+低价+高效”的产品策略,三年创造奇迹,目前月GMV(成交总额)突破百亿大关,还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硬是在BAT三重大山(B代表百度,A代表阿里巴巴,T代表腾讯)重压下走出一条新路子。
名创优品:走低价新锐路线,单价以10元、20元为主,最高不超过99元,定位快时尚休闲百货连锁,跑出火箭般的速度,在亚洲干得风生水起。
优衣库:走低价、精美外观、创意设计的路子,以快时尚打天下。
当然,这样的例子如果只有三个,那么也只是个案,而不是规律,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一抓一大把,本书就不在这里浪费篇幅了。
一升一降,悲喜两重天,这让专家搞不懂,更让企业家困惑,这到底是什么逻辑?消费的真相到底在哪里?
真相与道理,其实古人早就告诉过你,古人云“为富三代方知吃饭穿衣”。搞明白这句话,你就清楚消费升级与降维战略冰火两重天的不同遭遇。这个事说来话长,必须回顾一下消费简史。
过去,一些消费者自我迷失,借助物化的东西来彰显自己,不理解品牌内涵,更无法体会消费的真谛,只买大品牌。此种消费模式下,消费者不根据个人的品位和实际需求,而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消费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给别人看,这叫作外生消费。社会影响力有一个法则——穷人看富人,富人看贵人!外生消费模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贵人是意见领袖,消费的风向标。典型代表是茅台,很多人并不喜欢它的口感,更不知道那个小杯是拿来干什么的,只是因为别人喜欢。有些专家不从企业实践出发,看到这炫富式消费,便犯了迎合土豪的毛病,把升级当作涨价,把价格当作炫富的砝码,而不是把新消费看得清楚明白。
未富先奢的消费会毁了我们。其实这不用过分担心,土豪病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产物,也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看看奢侈品从美国到日本再到中国转移的路线图,你就明白这个道理。要移风易俗,需要较长的时间,甚至两三代人的共同努力,这就是古人说“为富三代方知吃饭穿衣”的道理。
幸好,未富先奢终于可以翻篇了,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就和土豪病说再见了。说再见是因为新中产阶级开始抢班夺权,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消费上,都开始取代老一代成为主力军。新中产阶级以“80后”(也包含部分“90后”)为代表,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丰富的知识让他们有良好的辨别能力,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洞察自己,有独特的见解与主张,他们不容易被忽悠,也不再自我迷失,他们要做最好的自己,无须借助物化标签来展示!新中产阶级的消费已经不是钱的问题(钱在他们眼里根本不是问题,即使没有钱,也可以贷款,他们相信自己赚钱的能力),只为自己消费,标准只有一个——我喜欢我选择!这开启了内生消费模式。
内生消费,即听从内心的呼唤,喜欢就好!喜欢是感性的,很重视情感认知。对企业来说,将喜欢这个理念引入产品,产品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和消费问题,而变为一种社会对话的语言,即以品质、性能为基础,承载他们的情感,展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体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样的产品才走心,走心的产品就能价格脱敏,那么他们不仅乐于买单,还会积极主动为你点赞。
这似乎与主流的消费升级理论是一致的。
如果你真这么想,其实你还没有将消费者看透,你忘了另外一面:消费者个性的崛起,知识的丰富,文化的自信,见识与见解让他们认识到很多产品不具备情感(即使有,也只是品牌单方面强加的),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这会让他们认为一些商品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也不需要那么丰富的情感属性。这类产品要回归到最根本的产品功能,其会挤干品牌溢价的水分,性价比才是其喜欢这类产品的理由。这类产品也不是情感归零,而是弱情感,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享受。
也就是说,内生消费同时启动了两个按钮:一个按钮是精神享受,花大价钱来购买体验与情感,此时价格脱敏;另一个按钮是物质主义,注重功能和性价比,开启省钱模式。新中产阶级的消费模式就是:一边享受着高级产品带来的快乐,一边尽可能寻找性价比高的商品,满足简洁生活的逻辑。这就是拼多多、优衣库成功的原因。在这种消费模式下,原来巨大的中间市场正在逐渐瓦解,消费逐渐呈两极分化,这正是我们不看好主流提档的原因。
消费升级,将引发新一轮的品牌革命,我们的判断是:未来的市场中将只剩金字塔尖端与底部,那些在价格上无法竞争,又不具备溢价能力,不能满足简单生活的品牌,必将处于“中间死亡地带”,并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