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AutoCAD 2018完全实战技术手册](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70/26793570/b_26793570.jpg)
7.2 多段线绘制与编辑
多段线是作为单个对象创建的相互连接的线段序列,它是由直线段、弧线段或两者组合的线段,既可以一起编辑,也可以分别编辑,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宽度。
7.2.1 绘制多段线
使用“多段线”命令不但可以绘制一条单独的直线段或圆弧,还可以绘制具有一定宽度的闭合或不闭合直线段和弧线序列。
执行“多段线”命令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执行“绘图”|“多段线”命令。
- 单击“绘图”面板中的“多段线”按钮
。
- 在命令行输入简写PL。
要绘制多段线,执行PLINE命令,当指定多段线起点后,命令行操作如下。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命令提示中有5个操作选项,其含义如下。
- 圆弧:若选择此选项(即在命令行输入A),即可创建圆弧对象。
- 半宽:指绘制的线性对象按设置宽度值的一倍,由起点至终点逐渐增大或减小。如绘制一条起点半宽度为5,终点半宽度为10的直线,则绘制的直线起点宽度应为10,终点宽度为20。
- 长度:指定弧线段的弦长。如果上一线段是圆弧,将绘制与上一弧线段相切的新弧线段。
- 放弃:放弃绘制的前一线段。
- 宽度:与“半宽”性质相同,此选项输入的值是全宽度值。
例如,绘制带有变宽度的多线段,命令行操作如下,绘制的多段线如图7-20所示。
命令:PLINE 指定起点:50,10 当前线宽为 0.0500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50,60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A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 宽度(W)]:W 指定起点宽度 <0.0500>: 指定端点宽度 <0.0500>:1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 宽度(W)]:100,60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 宽度(W)]:L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W 指定起点宽度 <1.0000>:2 指定端点宽度 <2.0000>:2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100,10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C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3_28654.jpg?sign=1738890586-eiBIMPIdahJL7CZHnIjGy9gfg3dBb8UP-0-cbb246704f51e421a6ddd2c61a245486)
图7-20
技术要点:
无论绘制的多段线包含多少条直线或圆弧,AutoCAD都把它们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处理。
1.“圆弧”选项
此选项用于将当前多段线模式切换为画弧模式,以绘制由弧线组合而成的多段线。在命令行提示下输入A,或在绘图区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圆弧”选项,都可激活此选项,系统自动切换到画弧状态,且命令行操作如下。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 |第二个点(S)|放弃(U)| 宽度(W)]:”
各次级选项功能如下。
- 角度:用于指定要绘制圆弧的圆心角。
- 圆心:用于指定圆弧的圆心。
- 闭合:用于用弧线封闭多段线。
- 方向:用于取消直线与圆弧的相切关系,改变圆弧的起始方向。
- 半宽:用于指定圆弧的半宽值。激活此选项后,AutoCAD将提示用户输入多段线的起点半宽值和终点半宽值。
- 直线:用于切换直线模式。
- 半径:用于指定圆弧的半径。
- 第二个点:用于选择三点画弧方式中的第二个点。
- 宽度:用于设置弧线的宽度值。
2.其他选项
- 闭合:激活此选项后,AutoCAD将使用直线段封闭多段线,并结束多段线命令。当用户需要绘制一条闭合的多段线时,最后一定要使用此选项功能,才能保证绘制的多段线是完全封闭的。
- 长度:此选项用于定义下一段多段线的长度,AutoCAD按照上一线段的方向绘制这一段多段线。若上一段是圆弧,AutoCAD绘制的直线段与圆弧相切。
- 半宽|宽度:“半宽”选项用于设置多段线的半宽,“宽度”选项用于设置多段线的起始宽度值,起始点的宽度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技术要点:
在绘制具有一定宽度的多段线时,系统变量Fillmode控制着多段线是否被填充。当变量值为1时,绘制的带有宽度的多段线将被填充;变量为0时,带有宽度的多段线将不会填充,如图7-2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4_28805.jpg?sign=1738890586-DVQkifg18MOl8yEFmI7s3diqmdZz8kLF-0-2083691e412457e54a64f166bdf90ff6)
图7-21
动手操作—绘制楼梯剖面示意图
在本例中将利用PLINE命令结合坐标输入的方式绘制如图7-22所示直行楼梯剖面示意图,其中,台阶高为150,宽为300。读者可结合课堂讲解中所介绍的知识来完成本实例的绘制,其具体操作如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4_28809.jpg?sign=1738890586-lma7KdICKjGpc0dciv69TTYp3jv8a7zN-0-076085447bcb1aedbb35ea6b74346d9b)
图7-22
01 新建文件。
02 打开正交,单击“绘图”|“多段线”按钮,绘制带宽度的多段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5_125211.jpg?sign=1738890586-WxuEUPCfO2dE4hHLS5O7MpwoRlr2yq6Z-0-47135bddab623b3b7864d027beb0640b)
03 保存结果。
7.2.2 编辑多段线
执行“编辑多段线”命令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 执行“修改”|“对象”|“多段线”命令。
- 在命令行输入PEDIT。
执行PEDIT命令,命令行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输入选项[闭合(C)|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 线型生成(L)|放弃(U)]:
如果选择多个多段线,命令行则显示如下提示信息。
输入选项[闭合(C)|打开(O)|合并(J)|宽度(W)|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 生成(L)|放弃(U)]:
动手操作—绘制剪刀平面图
运用“多段线”命令绘制把手,使用“直线”命令绘制刀刃,从而完成剪刀的平面图,效果如图7-2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5_28995.jpg?sign=1738890586-SJKB07reSYQhCZL5Mdr4bVIjqcv0Tngz-0-280703c76f35127c07b5e2448be65d13)
图7-23
01 新建一个文件。
02 执行PL(多段线)命令,在绘图区中任意位置指定起点后,绘制如图7-24所示的多段线,命令行操作如下。
命令: _PLINE 指定起点: 当前线宽为 0.0000 指定下一个点或 [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S 指定圆弧上的第二个点: @-9,-12.7 二维点无效。 指定圆弧上的第二个点: @-9,-12.7 指定圆弧的端点: @12.7,-9 指定圆弧的端点或 [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 宽度(W)]: L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3,19 指定下一点或 [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03 执行EXPLODE命令,分解多段线。
04 执行FILLET命令,指定圆角半径为3,对圆弧与直线的下端点进行圆角处理,如图7-25所示。
05 执行L命令,拾取多段线中直线部分的上端点,确认为直线的第一点,依次输入(@0.8,2)、(@2.8,0.7)、(@2.8,7)、(@-0.1,16.7)、(@-6,-25),绘制多条直线,效果如图7-26所示,命令行操作如下。
命令: L LINE 指定第一点: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0.8,2 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2.8,0.7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2.8,7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0.1,16.7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6,-25 指定下一点或 [闭合(C)/放弃(U)]:↙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6_29185.jpg?sign=1738890586-MiRXaOF9hCGq2ASxHqYym2od6JbxHn8h-0-25585fe9f870d0662c8ddd8a05d5fea4)
图7-2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6_29188.jpg?sign=1738890586-iP5YrUN0s9gyvJ6P8LlE8c7e8yUUzIdD-0-f9aaea1eff880ea44f67ae29684f5316)
图7-25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6_29191.jpg?sign=1738890586-uPfAwEKyvIrpqwshPGd6liP7G1rNWTKa-0-63ea849a1135503cf75dfc8e20723433)
图7-26
06 执行FILLET命令,指定圆角半径为3,对上一步绘制的直线与圆弧进行圆角处理,如图7-27所示。
07 执行BREAK命令,在圆弧上的适合位置拾取一点为打断的第一点,拾取圆弧的端点为打断的第二点,效果如图7-28所示。
08 执行O命令,设置偏移距离为2,选择偏移对象为圆弧和圆弧旁的直线,分别进行偏移处理,完成后的效果如图7-29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7_29325.jpg?sign=1738890586-vCTg7y05QQJ0WRU0bVp3YRxrUBaz4yd3-0-58f26457aca0ade08e7d7466c67b32dd)
图7-27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7_29328.jpg?sign=1738890586-R7MIBrzVlLPBiuRrxd4rAeOTbUa4F39L-0-7bb71a4d38a0f6d594adc17db73970a2)
图7-2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7_29331.jpg?sign=1738890586-CtSJ0BDYG8VXxmLOop727vkapoaxJzag-0-caabe3f8d7cbfb5fa2ba9cd82fbb6a98)
图7-29
09 执行FILLET命令,输入R,设置圆角半径为1,选择偏移的直线和外圆弧的上端点,效果如图7-30所示。
10 执行L命令,连接圆弧的两个端点,结果如图7-31所示。
11 执行MIRROR(镜像)命令,拾取绘图区中所有对象,以通过最下端圆角、最右侧的象限点所在的垂直直线为镜像轴线进行镜像处理,完成后的效果如图7-3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7_29335.jpg?sign=1738890586-lTHIThPEKN4p5jcv2tV4splBFNTb6Fix-0-5f9784f467c20fb2ba73b15812f49098)
图7-30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7_29338.jpg?sign=1738890586-HFX1GXAR8q73c4FKopcHcSDWsnDaOO0d-0-20ba5f72c4fa31a4a4e7ec93156c9480)
图7-3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7_29341.jpg?sign=1738890586-tMTefp8Rq7X2qsv3VvskyyLhExncqzcx-0-43c176a0cd0745b004eba7db80aa29e6)
图7-32
12 执行TR(修剪)命令,修剪绘图区中需要修剪的线段,如图7-33所示。
13 执行C命令,在适当的位置绘制直径为2的圆,如图7-3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7_29346.jpg?sign=1738890586-I02agqeNrnEXQcHf2XpZcWBZ9xIMKTKu-0-2ce19874f8a3b21071f7ce9aba65a769)
图7-3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5CA98/15253385504107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67_29349.jpg?sign=1738890586-Aq5Rw0XY7ksPvXQXtL69inXmvemZWe7c-0-60af6aea07b6079cad09089e093575ba)
图7-34
14 至此,剪刀平面图绘制完成了,将完成后的文件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