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Internet的起源
Internet实际上源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时美国和苏联两国的冷战对抗。当时的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建立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则全美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这样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必须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他的指挥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自动通过某种形式与其他通信点取得联系。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建立了一个由4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试验性的分组交换网络ARPA Net。当时,ARPA Net创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快速、方便的网络,使美国军方分布广泛、各自独立的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传输信息和数据,并且在诸如断电、线路中断,甚至遭受核打击等各种复杂条件下,仍有能力自己处理和恢复故障,保证数据通信稳定和可靠。1976年,ARPA Net上的节点计算机已发展到57个,连接各种不同的计算机100多台,联网用户2000多人。这时,ARPA开始把参与AR-PA Net研究的科研人员召集起来,举行一些非正式的会议,共同探讨有关的技术问题。1979年,ARPA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委员会ICCB(Internet Control and Configuration Board,网际控制与配置委员会),以协调和指导网际互联协议和体系结构设计。新的网络协议定名为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这时Internet一词才正式出现。
1980年,ARPA开始把ARPA Net上运行的计算机转向新的TCP/IP协议。1982年,美国国防部通过命令方式要求所有连入ARPA Net的网络必须采用IP协议(即Internet协议)互联。而且,在1983年完成了这种转换,这也是国际互联网叫Internet的原因。ARPA net网络和TCP/IP技术的成功,吸引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的眼球,NSF认识到网络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为了使科研人员可以共享之前军方只为少数人提供的超级计算设施,1985年,NSF出资在全美建立了五大超级计算中心,并于1986年建立了一个称为NSF Net的高速信息网络。同时,把NSF的所有的超级计算机,都连入了ARPA Net。后来者数量更大,这样NSF Net就取代ARPA 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NSF Net同样采用TCP/IP协议,并且NSF Net面向全社会开放,使Internet进入了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实用服务阶段。
随着电信网络和大量商业公司进入Internet,上网和网上的应用也取得了高速的发展,Internet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这也进一步促使Internet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之后的Internet慢慢多元化应用,不仅仅如建设之初那样单纯为科研服务,其逐渐进入到日常商业和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Internet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