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3 主要国际贸易调整措施的经济效应

提示

(1)为简化,本节仅进行局部静态分析。“小国”指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中所占份额小,因而其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变动不会影响世界交换比率的国家。反之,则为“大国”。(2)生产者剩余代表生产者的福利,消费者剩余代表消费者的福利。

3.3.1 关税的经济效应

1. 小国模型,局部均衡分析

(1)进口国国内经济效应。见图3.4和表3-10。

108-1

图3.4 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内经济效应

表3-10 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内经济效应分析

109-1

图3.4表明小国进口某种商品(例如自行车)的国内供求平衡图。其中,面积(b+d)是以关税额为高、以进口减少总量为底边的一个三角形,它实质上代表了征收关税导致的净损失:①面积d,表示消费者损失的国际交换利益。征关前,为了购买面积d中的自行车,消费者愿意支付Pw到Pd之间的任何价格,而且消费者可以得到这种交换利益,即消费者剩余。征税后,消费者不能低于Pd的价格购买任何自行车,国内消费量减少D1D0,这被称为关税的“消费效应”(Consumption Effect)。消费者剩余减少的d与之相对应。但进口国对外支付时,每辆自行车价格仍为Pw。损失的d,并没有任何一方从中获益,因此它是一种净损失(Dead Lost)。②面积b,表示本国损失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利益。关税以提高国内价格、减少进口商品为代价促使国内内替代品的产量增加S0S1,该增加量称为关税的“生产效应”(Production Effect)或“保护效应”(Protective Effect)。与之相适应,由于国内供给曲线Sd也是本国社会边际成本曲线,它向上倾斜,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商品,则边际成本不断上升,从OS0到OS1的生产,资源成本由Pw一直升至Pd,高于从国外购买自行车的价格Pw。原本可以低价进口自行车,享受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利益,征税后却要付出额外成本,转向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虽然消费者以高价支付了面积b,但政府和生产者等任何一方都没有获得此利益。b是增产后附加的国内资源损耗超过国外生产S0S1数量自行车成本的数额,也是一种净损失。

(2)关税对小国之外的其他贸易伙伴国及世界的影响:根据假定,小国不能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因此该国征收关税对贸易伙伴也就没有什么影响,贸易伙伴国的福利水平不变。然而,征收关税却降低世界总体福利水平,下降的部分即为征税国的福利净损失部分。

(3)结论:与自由贸易相比,小国征收关税会提高国内价格,减少贸易量,减损国民净福利。在世界价格恒定不变和其他国家不受该国关税影响时,该国的净损失同样意味着世界的净损失。因此,对小国而言,最优的贸易政策是不征关税。

2. 大国模型,局部均衡分析

(1)进口国国内经济效应。见图3.5和表3-11。

110-1

图3.5 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内经济效应

表3-11 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内经济效应分析

110-2

大国征收关税后,本国也会产生与小国情形相似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效应,但至少有几点不同:①征税后,使该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上升,进而引导国内生产扩大,消费减少,总体效果会使进口需求下降。该大国进口需求下降又直接导致该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下降。②会产生贸易条件效应,即大国征收关税可以改善征税国的贸易条件。这是在小国情形下所没有的效应。③所得财政税收效应比小国情形时大。

(2)结论:大国征收关税会提高国内价格,减少贸易量,但国民净福利未必受损;会改善本国贸易条件,恶化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条件,贸易伙伴国的总体福利水平因此而下降。

提示

上述分析表明:大国征收关税时,关税的一部分以提高国内市场价格的方式由消费者负担,另一部分则以降低国际市场价格的方式由出口国负担。小国征收关税时,全部关税由进口国负担。在大国迫使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下降时,进口这种商品的小国也可分享降价的好处,但小国不影响国际价格。

进、出口国负担的进口关税的比例取决于出口供给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进而取决于商品类型、进口国的需求情况及出口国的应变能力。

3.3.2 配额的经济效应

小国模型局部均衡分析如图3.6所示。

111-1

图3.6 配额的经济效应(小国)

小国国内对某一商品的供、需曲线分别为Dd和Sd。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该国国内市场价格与世界市场价格均为Pw,进口量为S0D0。若该国实行绝对配额,每年只允许该商品进口S1D1。价格升至Pd,即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若进口需求大于进口配额,进口价就会上涨,直到进口需求等于配额为止。则相同国内产品价格也随之涨到Pd

给定S1D1进口配额,相当于对每单位该产品征收了Pd-Pw=T的进口税。但是进口配额和关税有异同,具体如下所述。

(1)同:消费效应相同,两者都减少消费数量,使消费者损失了(a+b+c+d)的经济效益;保护效应相同,都使本国生产者增加了生产数量,增加了面积为a的利益。

(2)异:进口配额通过减少进口供给来提高国内价格,而征收关税是通过增加进口成本来提高国内价格。另外,征收关税政府可获得c税收,而采用进口配额,c的经济效益归属则取决于政府分配进口配额的方法。政府一般通过发放进口许可证来分配进口配额。如果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那么c的部分甚至全部归政府,这时进口配额与关税的效应完全一致。但如果政府免费发放许可证,则持证者就可以Pw价从世界市场购买进口产品,然后以Pd价在国内市场出售,获得c的全部利益。这里有3种情况:若持证者是进口国公民,则c只是一种国内福利转移,进口国净损失不变;若该国实行国别绝对配额,把配额量分配给出口国,那么持证者为外国出口商,c就会流失到出口国,进口国的净损失就会增加(b+c+d);如许可证发放效率低,那么c将白白浪费掉,进口国净损失(b+c+d)。

3.3.3 自愿出口限制的经济效应

VER对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生产、消费、贸易的影响都与配额相似,但有一重大区别:配额决定权归出口国,配额租金c转归外国出口商,进口国消费者剩余损失(a+b+c+d),只有a通过生产者剩余的增加转移到了国内生产者手中,进口国净福利损失为-(b+c+d)。

3.3.4 倾销的经济效应

厂商能在相当长时期内持续低价甚至亏本出售商品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出口补贴的结果;第二,垄断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

1. 出口补贴与倾销

借用图3.4和图3.5,当政府给予单位出口产品Pd-Pw的补贴时,国内市场价格为Pd,国际市场价格为Pw,Pd>Pw即存在倾销。《1994年GATT》第6条规定:对于同一案件,不能既征收反补贴税,又征收反倾销税,二者必择其一。

2. 垄断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倾销

(1)假设某出口厂商,有不变的边际成本曲线MC(MC水平);在国外竞争激烈,需求价格弹性大,即Df较平坦;在国内有一定垄断,需求价格弹性小,即Dd较陡(见图3.7)。

112-1

图3.7 垄断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倾销(一)

厂商根据MR=MC的利润最大化定价原则,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Pf出口X1的商品,此时MRf=MC,取得利润最大化;在国内市场上,以较高的价格Ph销售S1的商品,此时MRd=MC,也取得利润最大化。只要运费和关税等贸易障碍使本国消费者从外国进口产品在经济上不合算,该厂商就能通过维持本国市场上的高价而继续获得较大利润。

(2)假设某出口厂商,有递减的平均成本曲线AC和递增的边际成本MC(MC向右上方倾斜);国内、国际市场彼此分割;在国外竞争激烈,在国内具有一定垄断。如图3.8所示。

113-1

图3.8 垄断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倾销(二)

当MR=MC时,垄断厂商实现均衡,均衡价格P0=AC0,均衡产量为Q0,经济利润为零。当垄断厂商进一步扩大产量时,AC可以继续降低。例如,当产量为Q1时,AC0降到AC1,该厂商在国内可以多取得阴影部分经济利润,多生产的Q0Q1可以低于国内价格(P0),甚至以低于成本(AC1)的价格卖到国际市场。只要阴影部分多得的利润足以弥补在国外低价出售可能的亏损,该厂商获得的总经济利润就是增加的。这种情况下,垄断厂商都愿意倾销。

提示

像上述行为,倾销实质上是一种垄断厂商正当的利润最大化要求,并可能长期延续,形成持续性倾销,该厂商得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也不挤垮外国竞争者。但是,出于保护贸易的要求,各国把倾销都看得很严重。

3.3.5 补贴的经济效应

1. 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出口补贴:政府只对企业用于出口部分的产品给予补贴,而内销的产品不能享受补贴。

(1)小国模型,局部均衡分析。

小国模型下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如图3.9(a)所示。图中,Sd为国内供给曲线,Dd为国内需求曲线,Pw是自由贸易情况下的国际市场价格,同时也是出口国的国内市场价格。由于出口补贴,出口企业的单位出口收入增至Pw+S,于是出口企业会不断增加出口供给同时减少其国内销量,直至国内价格增加至Pd=Pw+S。这将导致国内产量增加,出口增加,国内消费减少,国内净福利损失(详见表3-12)。

114-1

图3.9 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表3-12 小国出口补贴的国内经济效应分析

113-2

(2)大国模型,局部均衡分析。

大国模型下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如图3.9(b)所示,与小国有类似之处(详见表3-13)。

表3-13 大国出口补贴的国内经济效应分析

114-2

不同的是,随着该大国在国际市场上供给不断增加,往往引起国际市场供过于求,导致国际市场价格由Pw降至114-3,出口企业的实际收益只有114-4,出口国的市场价格最终也会升至114-5,该升幅低于小国模型的价格升幅;造成的损失也大于小国模型下的损失。另外,如果国际需求不变,也容易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2. 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

生产补贴,是政府给予整个生产企业补贴,其产品无论是用于外销还是内销,均可享受政府所提供的补贴。小国模型下生产补贴对出口国的影响如图3.10所示。

115-1

图3.10 小国模型下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

图中Sd为国内供给曲线,Dd为国内需求曲线,Pw是在开放市场并实行自由贸易的情况下的国际市场价格,同时也是出口国的国内市场价格。在此价格水平下,出口国的国内需求量为OQ1,出口量为Q1Q2

政府为鼓励该产业的发展,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政府就给予s的生产补贴。这对生产者来说相当于每生产一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115-2(Sd115-3的垂直距离为s)。补贴刺激产量由OQ2增加到OQ3。国内市场价格因无上升压力而维持在原有的Pw水平上,内需不变,消费者剩余不变。在内需未增的情况下,企业把所增产量全部用于出口,出口由Q1Q2增至Q1Q3,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b+c)。政府不但要补贴出口产品的生产,还要补贴国内销售产品的生产,因而增加了相当于(a+b+c+d)的总支出。总体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为:(a+b+c)-(a+b+c+d)=-d。

结论:生产补贴同样使社会整体福利水平下降,但净福利损失小于出口补贴的净福利损失。因此,生产补贴相对优于出口补贴。问题是生产补贴下政府支出大于出口补贴时的政府支出。在多数国家普遍面临财政赤字困扰的形势下,无疑更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3. 对进口替代产业的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

作为一项贸易政策,补贴不仅可以用于鼓励出口,实际上,世界各国也通常通过给予生产补贴的方法对国内的进口替代产业加以保护(进口替代补贴)。

小国模型下进口替代补贴的经济效应如图3.11所示。

116-1

图3.11 小国模型下对进口替代产业提供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

图中Sd为国内供给曲线,Dd为国内需求曲线,Pw是在开放市场并实行自由贸易的情况下的国际市场价格,同时也是进口国的国内市场价格。在此价格水平下,进口国的国内供给量为OQ1,国内需求量为OQ2,进口量为Q1Q2

进口国政府为发展本国产业,减少进口量,给本国产业s的生产补贴。这样,国内生产者以Pw的价格销售产品,同时每单位产品还可从政府手中取得s的补贴,使其单位收入由Pw增加至补贴后的Pw+s。相当于使其生产成本降低了,供给曲线Sd向右平移至115-4,二者的垂直距离为s。该国国内产量由OQ1增加至OQ3,国内市场价格不变,因而国内需求量不变,从而使该国的进口量由补贴前的Q1Q2降至补贴后的Q3Q2。结果,生产者剩余增加a,消费者剩余不变,政府支出增加(a+b),社会总福利影响为:a-(a+b)=-b。

结论:进口替代补贴政策同样导致了净福利损失,但损失相对较小。其主要缺陷同样是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并且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而言,这种负担往往无法承受。

提示

如果把补贴同等效关税相比,有两点结论:①如果以平衡国际收支为目标,则进口关税的效果比补贴有效。因为征收进口税时不仅国内产量上升,且消费者的总需求也会减少,但补贴仅仅刺激国内产量上升,所以进口关税能在更大程度上减少对外支付。②如果以增加国内生产、鼓励进口替代为目标,则补贴比关税更为有效。因为未提高国内市场价格,消费者不受影响,而生产者则比征税时更有保障,更愿增加生产。

3.3.6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

按作用机理,TBT属于综合影响型壁垒,是最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之一。它主要通过使用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来限制进口产品的输入。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只是TBT的外在表现形式,TBT的本质是其壁垒作用。

提示

TBT具有关税、配额的复合作用和经济效应。在进口品进入的不同时期,这种机制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可变的:在设置时——相当于零配额;形成并实施时——具有价格、数量双重限制作用;尚未适应时——数量限制作用明显,具有配额性质;开始适应时——价格作用明显,具有关税性质;适应后——数量限制作用明显,具有配额性质(标准达到后,采用检验程序来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