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旅行(代序)
朋友在去印度洋里的法属留尼旺岛之前,在电话里聊了些不相关的事,最后才提到要去的地方。去那里做什么呢?他说不做什么,就是待着,安静地待上一个月。于是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动画片式的场景,茫茫蓝色大海里的一个绿色小岛上,只有他一个人,坐在一把白色躺椅上,戴着墨镜,孤单单而又平静的样子,在火山脚下晒太阳。
那时他刚刚爱上了一个人,充满了焦虑。后来在机场过完安检,我们又通了个电话,他讲了些感受。一个月后,他回来了。他在电话里以那种惯常的疲倦声音简述了这次旅行。那里的火山几年前刚爆发过,不过现在很寂静,他住的旅馆离它不远,每天早上起来,坐在门廊下,就能看到它。雨季也刚结束。他每天会写下些日记式的东西,懒得写字了,就画。回来时的提箱里就多了一部有字有画的书稿,《寂静的火山》。那是个不错的地方,最后他说,你将来有空时,可以去那里,待段时间,什么都不要做。后来我找到了留尼旺岛的几幅地图,偶尔翻出来看看,同时看了它的介绍资料,了解了岛上的气候、环境,知道了印度洋暖湿气流以及火山喷发对它的影响。我一直很想看到朋友的那本书稿,但始终没能如愿。它跟留尼旺岛一样,对于我来说,始终都只存在于想象中。
2005年夏天,我去德国西部小城赖纳出席一个展览的开幕活动。除了第一天需要应付一下场面上的事以外,剩下的十来天时间完全是属于我自己的。住的地方,是在森林里。那里有15世纪的古堡,也有保存完好的德国最古老的盐厂。每天都是被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唤醒的。那些天里,因为手机没有开通国际漫游,整天都会很清静,走到哪里都很安心,除了提示时间,手机没别的用处。每天起床后,在森林里随意地走着,偶尔会碰到几个正在锻炼的当地人,在绿树丛中看到几座干净结实的红色民居,会觉得这些东西让时间凝固在那里,不再流动。无论是森林,还是附近那座只有几万人的赖纳小城,在我看来,都比几百公里外国境线另一边的荷兰名城阿姆斯特丹要迷人多了。此后无论何时,想到赖纳和它的森林,它们都是我脑海里灰茫茫的大地上的一个小小的亮点。
讲这么两段故事,其实想说的是,留尼旺岛和赖纳,对于我这样的热衷于想象而不是旅行的人来说,现在是完全一样的两个点。我可以说我去过赖纳,没去过留尼旺;我也可以说我去过了留尼旺,但我从未到过赖纳。因为说到底,此时此刻二者都只能在我的想象中呈现。而对于我来说,我已经对它们完成了无数次非同寻常的令我难以忘怀的旅行。我的朋友陈侗曾出过一本很有意思的小书——《自己的世界》,副标题是“法国的生活与艺术”,但读过就会发现,他写的巴黎印象与经历,是你在任何书里都看不到的。因为他写的是存在于“自己的世界”里的巴黎,而不是那个人所共知的巴黎。实际上,它也是他人无法抵达的巴黎,除了借助想象,我们别无他途。在很大程度上,现在对陈侗自己来说,也同样如此。
人们每天生存在这个世界的表面,而这个表面,又总是以它特有的繁复多变不断遮蔽人们自己的世界。很多时候,人们非常容易将自己的生活被动地纳入那个貌似完全敞开的世界里,总是能够安全抵达人人都能抵达的地方,看到人人都知道的风景和故事,但这样的旅行,又有多大的意思呢?对于我而言,最好的旅行,只能发生在“自己的世界”里,那里,永远是一个为想象所充溢的世界。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才始终是个旅途中人。
201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