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白听不懂
看过了武打,如果想进一步迈进京剧的门槛,就有一个前提——必须懂得京剧人物之间的对话,因为听懂了对话,才能了解剧情。大家可能会奇怪:说话有什么不好懂的?京剧,就是说北京话(普通话)的戏呗!
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中国的戏曲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大家庭,有三百多个剧种。除了京剧之外,还有川剧、沪剧、越剧、豫剧、粤剧、桂剧、闽剧、滇剧、吉剧、龙江剧等。一般的情况是,“剧”字前边表示地点的那个字儿,就意味着这个剧种要说这个地方的方言。比如,川剧就要说四川话,沪剧就要说上海话,豫剧就要说河南话,粤剧就要说广东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原因是中国太大了,过去的中国是交通不便的,皇帝春天在北京派遣钦差大臣去广东,等钦差大臣坐着轿子到达广东,就已然是夏天了。如果钦差大臣是北京人,而广东的官员是当地人,那么他俩就没有办法交谈,对方的话是一句也听不懂的。现在当然不要紧了,北京有什么事情需要通知广东,可以利用电报、电话、电传——只要一眨眼的工夫,就全都解决了。即使北京的人到了广东,住进任何一家饭店、旅馆,服务员都会用标准的普通话和你问答。北京人在广东看粤剧,舞台两侧都挂有字幕,可以帮助理解剧情。
但是,在各种地方戏各自形成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始终处在封闭的状态,没有电报、电话和电传,各种地方戏的演员就用自己的方言来演唱,只要本地人听懂就行了,演出时也没有字幕,根本没有考虑到听不懂方言的人怎么办。各种地方戏之间的区别,主要就在于语音和基于语音基础上的演唱技法。举个例子:川剧和豫剧有什么不一样?不在于剧本,不在于舞台形式,就在于一个说四川话,一个说河南话——这是表面上的区别;还有更重要的差异,那就是两种方言(以及方言背后的地域文化)为两种演唱技巧提供了绝对不同的物质基础。
和众多地方戏相比,京剧的情况有些例外。它的主要人物从来不说纯粹的北京话,而是带有安徽、湖北一带的口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京剧并不就是“北京的戏”。两百年前,安徽的徽剧和湖北的汉戏都是在当地很有影响的剧种。当它们慢慢合到了一块儿之后,尤其是当它们进入北京以后,又吸收了昆曲的营养,三者融合成一个京剧,并且取代了昆曲昔日在北京剧坛上的霸主地位。大家或许知道,有一种叫做“三合一”的化纤衣服料子,意思是由三种原料混合而成。京剧实际上也可以称为“三合一”,这个“三”指的就是徽剧、汉戏和昆曲。
京剧在北京站住脚之后,虽然“京剧”这个名字叫开了、叫响了,但是主要演员依然来自安徽、湖北,他们的发音吐字依然带有浓郁的乡音。比如,“脸面”一词按北京话发音,应当读做“Lian Mian”,但是让他们用乡音一念,就变成了叫“Jian Mi-an”,变成北方发面蒸馒头用的“碱面(儿)”了。你说可乐不可乐?再比如,“大喊一声”中的“喊”字,京剧中偏偏要读成“Xian”(“显”),同时那个“声”字,也必须读成“Shen”(“深”),真让人莫名其妙。但在舞台上,不这样念还不行,否则内行人就要指责你没有念对。
尽管如此,来自安徽和湖北的著名演员们还是没有一个肯于改变他们的乡音。因为用乡音演唱,有利于保持乡土气息。他们这种带有家乡特点的语音,被内行称为“韵白”,人物间对话时用,演唱时同样也用。大家可能听过黄梅戏和湖南花鼓戏,这两个剧种之所以好听,都和使用乡音有很大关系。如果不信,你不妨试着用北京话唱一唱——我敢肯定它们必然都变了味儿,也不再好听了。但是,京剧既然植根在北京,一点儿北京话都不用也说不过去。于是,剧中一些没有庄重身份的人(像小丫头、小书童一类的人)渐渐都说普通话,目的就是交代剧情,好让广大观众都听明白。
“韵白”和“京白”的长期混合使用,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由于“京白”通俗好懂、脆快响亮,于是渐渐变成非庄重人物的标志;由于“韵白”高雅斯文,便于抑扬顿挫,于是渐渐变成庄重人物的标志。请看京剧《打渔杀家》当中,萧恩和教师爷的一段对话——
教师爷:我说萧恩哪,你说什么天旱水浅,鱼不上网,改日有了银钱,送上门去。这两句话,别人来啦,三言两语,叫你打发回去啦;今天教师爷我来啦,任凭你怎么说,不管你怎么说。说了半天,那算你白说,还得给我拿渔税银子来!
萧恩:旁人来了无有,教师爷你来了么——
教师爷:你乖乖儿的给银子。
萧恩:(冷笑)嘿嘿!就越发地无有了!
单看上述对白的文字,似乎感觉不到什么奥秘。如果从“韵白”和“京白”的角度去理解,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在谈“韵白”“京白”之前,需要先介绍和解释一下剧情。《打渔杀家》讲的是宋朝老英雄萧恩,带着女儿在江边打鱼为生,因天旱水浅,鱼不上网,欠下渔霸的渔税银子。渔霸派家中的教师爷前来催讨,萧恩好言相对,不料教师爷狗仗人势,恶言相逼。上面的对话就表现了他二人的关系。萧恩虽然贫穷,却是这出戏中被歌颂的庄重人物,他使用的是“韵白”;教师爷处处帮助渔霸欺压百姓,处处出丑,当然属于非庄重人物,他使用的是“京白”。现在,我们就换用“韵白”和“京白”的“耳朵”,去仔细倾听一番。
教师爷开头的那一大段话,很像相声当中的“惯口活儿”。什么叫做“惯口活儿”呢?就指运用流畅的北京话,一口气把许多对称的词组,像机关枪扫射似的,“啪、啪、啪、啪”地给“射出去”。咱们仔细看看教师爷这段台词,基本是四个字一句,有些字数多一点的句子,也是由四字句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教师爷使用的就是“京白”,十分脆生,一边念还一边比划,活生生勾画出小人得志的丑恶嘴脸。别看剧本让教师爷十分夸张,十分火暴地念了这么长的一段台词,可并不是真想刻画他,只不过是想借此衬托后面的萧恩。萧恩等教师爷自我炫耀地念完这段独白之后,只是冷冷地回答一句:“旁人来了无有,教师爷你来了么——”请注意,这里不说“旁人来了没有”,而说“旁人来了无有”。“无有”带有文言意味,能够衬托出人物庄重的性格色彩。你还要注意结尾处的拖长声音“来了么——”,又分明带有调侃的意味。显然,这种调侃越是“上韵”,就越能把萧恩的老练深沉挥发得淋漓尽致。再往下,教师爷也是一个短句子:“你乖乖儿的给银子。”仍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把“乖乖”儿化处理,可以加强“京白”的语气。二是那个“的”字很有讲究。按照汉语语法,动词“给”字之前的状语,应该使用“地”字,这里偏要用“的”,加强了北京话的特点。最后萧恩还有一句:“(冷笑)嘿嘿!越发地无有了!”这句话中的“地”和“无”字,都有益于“上韵”,也就有益于他保持自己的庄重身份。何况他在回答之前,先冷笑了两声“嘿嘿”,更增加了后边回答的分量。
京剧,除了“韵白”和“京白”之外,偶尔还使用一些“方言白”。所谓“方言白”,就是让京剧舞台上的部分人物按照其真实籍贯讲话或歌唱,像苏(州)白、扬(州)白、绍兴白、四川白、山东白、山西白、河南白、天津白、南京白、唐山白等。这样处理的目的有:一是为塑造籍贯为上述几地的杰出人物而用,让他们在满台的北京话当中“突出”出来;二是为了在“京白”之下,再增添一些更低下、更滑稽的小人物使用的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