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行政方法
8.1 复习笔记
一、行政方法概述
1.行政方法的含义
行政方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方法与行政管理方法的含义等同;狭义的行政方法又称行政指令方法,是行政主体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指示、制度、规定、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和层次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方法。
2.行政方法的主要特征
(1)强制性
强制性体现于行政组织在思想上、纪律性上要服从集中统一的意志,这就是说行政主体发出的命令、规定、条例等都是必须执行的,更有甚者是要求无条件地绝对服从。
(2)权威性
行政方法离不开行政指令,而行政指令实质上所依靠的是强制性权威,提高一定职位和职务的权威性,是有效运用行政指令方法的基础和前提。
(3)具体性
行政指令的内容和发布的对象都是具体的。不仅如此,一定行政指令只对特定时间和特定对象有效,这种时效性也是具体性的表现,即因事、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4)层次性
行政方法是根据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自上而下、由大到小一层层进行管理的,行政指令都是直线传递,层层下达。
(5)无偿性
无偿性是指行政方法的运用,不考虑上下级之间利益的平衡及等价交换,对于服从者的行动不考虑价值补偿,甚至为执行上级的指令,牺牲下级的具体、局部利益也在所不惜。
3.运用行政方法的必要性
(1)行政方法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
各级社会和经济组织必须对社会经济活动等实行严格的集中统一指挥和控制,这就离不开以命令和服从为特征的行政方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运用行政方法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良好秩序,保证公平竞争的实现,政府就要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和法律手段来调控,在必要时进行适度的行政干预,防止“市场失灵”。
(3)运用行政方法是行政管理本身的要求
从目标看,行政管理就是要带领众人去完成一个统一的目标,缺少一定的权威和服从,管理目标就难以实现。
4.行政方法的利弊
(1)行政方法的利
①行政指令方法的运用,使行政系统内层层直接控制,各个环节都围绕行政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保证政策、法令、决策指令得到迅速贯彻实施。
②运用行政指令方法,使行政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得到按时处理,尤其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更显示出这种方法的灵活快捷的优点。
(2)行政方法的弊
①行政方法以强制性的指令、命令支配下级的行为,下级处在被动服从的状态,长此以往,会压抑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下级对上级的过分依赖;
②过分依赖这种方法,容易造成领导者个人专断,助长家长制、一言堂的不良作风,不利于参与式的民主管理;
③行政指令是以垂直方向传达的,在指示、命令的下行传达过程中容易忽视横向的协调,有可能造成条块之间的矛盾,反过来制约了行政系统的高度统一。
5.运用行政方法的原则
(1)调查研究在先的原则
上级机关在发指示、下命令之前,要先对下级的情况作一番调查研究,再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下命令、发指示,避免主观主义的瞎指挥。
(2)坚持具体指导的原则
要根据指示、命令的内容、本单位的实际,学会把原则的坚定性与处事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灵活性、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上级指示,执行上级的命令。
(3)思想政治工作领先的原则
运用行政方法,特别要强调与思想政治工作相配合。
①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下级更好地了解上级的意图,了解上级所发指示和所下命令的依据或理解,更自觉、更有效地执行和贯彻,减少指令下行的阻力。
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还能使上下关系融洽,左右关系协调,使行政渠道纵横畅通,从而为上级指令的传达贯彻良好的组织环境。
二、行政方法的基本内容
1.经济方法
(1)经济方法的含义
经济方法是指行政机关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对被管理者加以引导和控制的管理方法。
经济杠杆是指以价格、利润、税收、信贷、工资、奖金等经济范畴为支点,把某个单位或个人的物质利益与其劳动成果联系起来而形成的调节工具。
(2)经济方法的特点
①利益性。经济方法的核心是物质利益。它以物质利益为基础,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要求转化为工作动力。
②有偿性。经济方法在运用上,无论对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来说,都是有偿的。
③平等性。运用经济方法,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只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就是价值尺度。经济杠杆对情况相同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具有相同的调节作用。
④间接性。经济方法对组织和个人行为的调节与影响,并不是采取直接干预的方法,而是通过对物质利益的调节来间接影响,靠物质利益的变化来支配组织和个人行为。
(3)经济方法的利弊
①行政机关运用经济方法实施行政管理,可以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自主性。
②行政方法不能解决行政管理中的一切问题。同时,这种方法强调以物质利益为核心,掌握运用不当会对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活产生副作用。
(4)运用经济方法的原则
①适度原则。经济方法的运用,要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掌握好适用的程度,防止滥用。
②与法治原则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经济方法与加强法治方法相结合,要加强经济方法和经济司法,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同时,要建立和健全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经济方法的使用范围、操作程序等加以控制。
③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运用经济方法,必须与有效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教育和帮助人们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促进行政机关廉政建设。
2.法律方法
(1)法律方法的含义
法律方法是指行政机关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实施行政管理的方法。
(2)法律方法的特点
①权威性。法律方法是以法律法规为管理手段或工具的。法律已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因而比行政命令、指令更具有权威性。
②强制性。这种行为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接受。运用法律方法实施行政管理,实质就是运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去规范人们的行为,支配人们的行动。
③规范性。法律方法是运用法律法规实施管理的方法,而法律法规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规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各种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符合法律规范,以保证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促进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④稳定性。法律方法所依据的法律,其规范的对象和内容都是相对固定的。而且法律规定的作为或不作为,法律的实施,都有固定的程序,不会因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而改变。
(3)法律方法的利弊
①优点
a.保证了行政管理的集中和统一,使行政管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b.有利于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加强对行政管理对象的制约和控制,使被管理者按法律规范作为或不作为,自我压抑不合法的社会行为,保证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c.通过法律手段的运用,能够增强行政主体和被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增强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从而促进了行政法制建设。
②缺陷
a.法律方法对某些问题的处理缺乏弹性,只适合于带有共性的问题或关系的处理,无法对某些带有特殊性的具体问题灵活地处理;
b.法律方法以严格的规范去处理问题,使人们习惯于在允许和禁止中作简单选择,容易导致人们思想的僵化,使行政主体和被管理者的主动性受到抑制;
c.法律方法无法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规范人们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一般并不提供为什么可以做什么或不可以做什么的理由和根据。
(4)运用法律方法的原则
①法制教育优先的原则
首先必须要加强法制教育,使被管理对象知法、懂法。人们只有知法、懂法,才会守法,因而在行政管理中运用法律方法才是有效的。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③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原则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仅仅靠法治是不够的。为了使行政管理对象自觉守法,还应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自觉为实现行政目标而努力工作的动力。
3.行为方法
(1)行为方法的含义
行为方法属于行为科学的方法,行为方法中最主要的是行为激励方法。行为激励方法是通过有目的地设置一定的条件和刺激,使人们的行为动机激发起来,从而产生某种特点的行为反应。行为激励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最初起因于一定的需要,由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又导致行为的出现,行为结果是达到某种目的,满足一定的需要,而后,出现新的需要,如此循环。
(2)行为激励的方式
行为激励的实质在于激发人的动力,其目的在于使人产生某种行为以实现行政工作预定的目的。国外关于行为激励的理论有:
①着重研究激发动机因素的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生存—关系—成长理论以及权力—社交—成就需要理论等;
②着重研究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之心理过程的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期望理论、目标设置论、公平论以及归因理论等;
③着眼于行为结果的“强化”激励理论。这一理论主要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
④全面反映人在激励中心的激励理论。四种方式:目标激励、奖励激励、竞争激励和反激励。
三、电子政务与行政方法现代化
1.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点
(1)电子政务的概念
①电子政务的含义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因特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②电子政务的基本条件
a.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
b.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
c.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
(2)电子政务的特点
①核心内容是政务,即政府的两大职能——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只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手段;
②是对政府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而不是简单的流程电子化;
③电子政务提供跨越空间、时间和部门限制的沟通和协作渠道,用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④电子政务必须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符合国际惯例。
2.电子政务的内容及其功能
(1)电子政务的内容
①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是指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其内容包括:
a.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b.电子公文系统;
c.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d.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e.电子办公系统;
f.电子培训系统;
g.业绩评价系统。
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是指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其内容包括:
a.电子采购与招标;
b.电子税务;
c.电子证照办理;
d.信息咨询服务;
e.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服务。
③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其内容包括:
a.教育培训服务;
b.就业服务;
c.电子医疗服务;
d.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e.公民信息服务;
f.交通管理服务;
g.公民电子税务;
h.电子证件服务。
(2)电子政务的功能
①能够简化行政环节和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②能够提高行政透明度,方便公众监督,有利廉政、勤政建设;
③有利于政府管理模式从集权管理型向集散管理型转变;
④有利于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电子政务对行政方法现代化的意义
(1)电子政务有助于改善现有行政管理方法的信息基础和信息通信手段。
(2)电子政务有助于创立全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和行政措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决策支持系统、电子会议系统、远距离控制、分布式工作的统一协调、动态网络计划成为可能。
(3)电子政务为全面实现行政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提供了技术手段,电子政务的产生标志着行政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时代正在到来,而电子政务时代的到来,则开创了一个行政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