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国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名词解释
1.“癸丑报灾”
答:“癸丑报灾”是指国民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乘着军事上的胜利,对国民党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进行的大规模的镇压。各地国民党报刊,均被以“乱党报纸”的罪名查封,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和民国元年的500家相比,锐减300多家,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因为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所以人们把报界的这次浩劫称为“癸丑报灾”。
2.《民国》杂志
答:《民国》杂志于1914年5月10日创刊于日本东京,刊期不定,由孙中山等一部分国民党员创办。1914年7月中华革命党在东京成立后,该报即转为该党的机关刊物。由居正任名义上的发行人,胡汉民任总编辑,参加编撰工作的有朱执信、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邹鲁、田桐、苏曼殊等。该刊的中心内容是反袁,刊载大量文章揭露袁世凯独裁专制、媚外卖国的罪行;主张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武力讨袁。
3.“横三民”报
答:“横三民”报是民国初年创办的《中华民报》、《民国新闻》和《民权报》的总称。《中华民报》创刊于1912年,是“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报纸,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为宗旨,是同盟会系统报纸中反袁态度最坚决的一家。《民国新闻》也是1912年创办的一份“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报纸,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民权报》是上海自由党创办的一份报纸,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该报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提出了很多激进主义的口号。
4.《亚细亚日报》
答:《亚细亚日报》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后创办的御用报纸,是当时御用报纸中影响最大的一份。1912年在北京创刊,帝制分子薛大可担任主编,丁佛言、樊增祥、易实甫等任撰述。该报竭力诋毁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袁世凯御用报纸中立场最顽固的一家。曾发表大量鼓吹帝制和拥戴劝进的文牍、函电,为袁世凯的复辟活动大造舆论。1916年 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后停刊。
5.东京通讯社
答:东京通讯社是邵飘萍在日本留学期间创办的一家通讯社,1915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专门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该社曾首先向国内读者报道了袁世凯政府和日本政府秘密商议中的“二十一条密约”,为国内的反袁斗争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6.新闻编译社
答:新闻编译社是邵飘萍1916年8月在北京创办的一家通讯社,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最早一家比较有影响的通讯社,以消息迅捷闻名,每天晚上发稿一次,内容有本社采写的消息和翻译的外电两部分,每日总有一二篇特殊稿件,颇得各报好评。该社稿件主要供给北京各报,外国驻京记者也多有参考。虽然不具备面向全国媒体发稿的实力,但仍是北京地区“具有现代通讯社观念的第一个新闻通讯机构”。
7.黄远生
答: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尤以撰写新闻通讯见长。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业史》一书中称他为“报界之奇才”。1904年黄远生东渡日本官费留学,专攻法律。1909年回国后,经常为京、沪报刊撰写国际时事评述。辛亥革命后,全身心地从事新闻工作,先是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后又编辑过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杂志,并担任上海《时报》、《申报》、《东方日报》驻北京的特约记者和北京《亚细亚日报》的撰述,还经常为《国民公报》、《论衡》和《东方杂志》撰稿。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他写的通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针砭时弊,忧国忧民,通俗自然,不拘一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黄远生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其中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他死后,其友人将他发表过的文章编为《远生遗著》,其中大多为通讯作品,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本报刊通讯文集。
8.黄远生的“四能”
答:黄远生的“四能”是黄远生的主要新闻思想。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被戈公振先生称为“报界之奇才”。他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在新闻思想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四能”说,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他说:“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黄远生本人正是实践这“四能”的模范。
9.《远生遗著》
答:《远生遗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共四卷,是黄远生通讯评论作品汇集整理的合辑,以新闻通讯作品为主,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黄远生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是我国新闻通讯体裁的开拓者。他以深厚的中西学基础、高超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采访写作技巧成为民初新闻记者的巨擘,被誉为“报界之奇才”,与刘少少、徐彬彬(凌霄)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1915年12月25日晚上,在旧金山被中华革命党方面枪杀,年仅31岁。他死后,其友人将他发表过的文章编为《远生遗著》行世。
10.邵飘萍
答:邵飘萍是民国初年的著名记者,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早在学生时代,邵飘萍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二次革命”后,邵飘萍赴日本留学,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专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它曾首先向读者报道了袁世凯政府和日本政府秘密商议中的“二十一条密约”的详细内容,对国内反袁斗争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常有重大、独家新闻报道,受到普遍赞誉。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邵飘萍还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辣手”为座右铭。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1926年,邵飘萍在北京被反动军阀杀害。
11.刘少少
答:刘少少是民国初年著名的新闻记者,他与黄远生、徐彬彬一起被誉为“民初三大名记者”。刘少少青年时代就学于岳麓书院,1905年留学日本,曾协助杨度创办《中国新报》。1909年回国任北京《帝国日报》编辑,开始用“少少”笔名,取“少年中国之少年”之意,撰写政论鼓吹立宪,在新闻界崭露头角。武昌起义后,刘少少一度回湖南,任《湖南新报》和《公言》杂志编辑。北京《亚细亚日报》初创时,他一度应聘为主笔,但1915年上海《亚细亚日报》聘他为主笔则被他拒绝,因而遭通缉。1918年后,刘少少受聘为北大讲师,研究老庄哲学。刘少少一生在政治上趋于保守,无大作为,然其为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为一部分旧知识分子所欣赏,有报界“怪杰”之称。
12.徐彬彬
答:徐彬彬名凌霄,笔名彬彬、凌霄汉阁主,江苏宜兴人,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他与黄远生、刘少少一起被誉为“民初三大名记者”。他在政治上认同改良,与立宪派、共和党关系密切。1916年起,徐彬彬继黄远生之后任上海《时报》和《申报》驻北京特派记者,长期为两报撰写北京通讯。徐彬彬长于文学,娴于经史,熟悉历史掌故,因而他撰写的通讯文笔优美而又富于情趣,深受读者欢迎。另外,他对京剧颇有研究,所撰剧评多有创见。30年代起,徐彬彬长期担任天津《大公报》副刊主编,在《凌霄随笔》、《凌霄汉阁笔记》等栏目连载文史短文,介绍我国文物、典章制度和历史掌故,如数家珍。
13.林白水
答:林白水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1901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1902年赴上海,加入中国教育会,参与创办《童子世界》,并为《苏报》撰稿。“苏报案”后,林白水避往日本,旋回沪创办《中国白话报》。1906年,他再度赴日留学,专攻法律和新闻,是我国最早学新闻的留学生之一,辛亥革命后回国。1916年恢复办报活动,先后创办了《公言报》、《新社会报》(不久改名《社会日报》),自任社长兼总编辑。1926年因为在《社会日报》上发表时评《官僚之运气》,触犯奉系军阀,被诬指为“通敌有据”,惨遭杀害。林白水从1904年起就坚持用白话文写作,他写的新闻和评论,挥洒自如,辛辣尖刻,好议个人短长,或揭人隐事,故积怨于军阀,他的文章通俗浅显,颇能吸引读者,在当时新闻界有一定影响。
14.张季鸾
答:张季鸾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政论家。1905年,他官费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开始走上“言论救国”的道路,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1913年,张季鸾受命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最先在报纸上披露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合同全文,引起轩然大波,并因此被捕。出狱后,他回上海《大共和日报》主持国际版,后又任《民信日报》总编辑,积极进行反袁宣传。1916至1924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总编辑。1926年,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文笔犀利酣畅,在标题制作和版面安排上有独到之处。
15.胡政之
答:胡政之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1907年,他自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应聘任上海《大共和报》翻译、编辑、主笔,1915年任该报驻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1916年,安福系财阀王郅隆接办天津《大公报》,胡政之受聘为该报经理兼总编辑,曾亲自采访段祺瑞“马厂誓师”等重大新闻,蜚声于时。1918年欧战结束后,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任新记公司《大公报》经理兼副总编辑,成为报界名人。
16.《中华民国暂行报律》
答:《中华民国暂行报律》是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于1912年3月2日制定的一个简略的法令。该法令是鉴于《大清报律》废止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的状况,与报界进行的约法三章。其具体内容有:①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②“流言煽惑,关于共和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③“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但在当时民主、自由气氛空前高涨的报界,此报律受到了报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明令撤销。
17.《报纸条例》
答:《报纸条例》是袁世凯政府于1914年4月颁布的一部新闻出版法令,该法令集中了日本等国报律的限制性条文,对报纸报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限定,条文十分苛刻。其中规定:禁止军人、官吏、学生和25岁以下者办报;报纸出版须到警察机关登记并交纳保证金;禁止报纸刊登“淆乱政体”、“妨害治安”和各级官署禁止刊载的一切文字;每天的报纸在发行前呈送报样给警察机关备案等。其目的在于钳制新闻事业、限制言论出版自由,使袁世凯政府摧残舆论的暴行合法化。
18.《出版法》
答:《出版法》是袁世凯政府于1914年12月颁布的一项新闻出版法令。该法对包括报纸在内的一切文字、图画和印刷物都做了类似《报纸条例》中的规定,对出版物的创办、发行、刊载做了苛刻的限禁规定,还在实质上推行出版前的预检制度。其目的在于限制新闻出版自由,使袁世凯政府摧残舆论的暴行合法化。该法于1926年1月被北洋军阀废止。
19.《电信条例》
答:《电信条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涉及无线电事业的法律,1915年4月由袁世凯政府颁布。该条例明确规定,无线电器材属军用品,非经陆军部特别许可不得自由输入中国。同时,未经中国政府有关当局批准,不允许外国在中国境内私自设立无线电台,擅自收发无线电报。但是,无视中国主权的帝国主义列强根本不把这一法令放在眼里,私自输入无线电器材和私建无线电台之事不胜枚举。
二、简答题
1.简述邵飘萍的采访艺术
答:(1)随时处于角色之中。邵飘萍是一个时刻都处于角色之中的记者,“新闻鼻”、“新闻脑”时刻都在紧张工作。他总是善于随时利用自己生活中日常接触到的人和事,发现新闻,抓住线索,采访到独家新闻。
(2)广泛交游,不惜小费。邵飘萍风流倜傥,善言辞,重交情,讲排场,在广泛交际中完成采访任务。
(3)千方百计,随机应变。
(4)掌握心理,把握战机。邵飘萍善于将心理学运用于采访活动之中,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把握采访时机,使别人看来不可想象的采访活动获得成功。
2.简述“鸳鸯蝴蝶派”流行原因。
答:(1)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在革命的果实被篡夺后,一部分人的革命理想渐渐破灭,对前途丧失信心。“鸳鸯蝴蝶派”,即是在这个特殊年代产生的一种文学流派,它的大本营在上海,领地则在报纸的副刊上,其成员都是一些既有较高的古典文学素养,又谙熟租界洋场生活的知识分子。
(2)在袁世凯的高压和黑暗统治下,办报论政,有诸多风险,许多私营报纸为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避开政治漩涡,另谋生路。故一些大报的副刊也走向消闲道路,走“鸳鸯蝴蝶”道路,借“鸳鸯蝴蝶派”作品缠绵悱恻的内容,来迎合小市民读者的消闲需要,以此为报纸招徕更多的读者,从而获利。
3.简述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及意义。
答:(1)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①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同时还规定各项自由权利只有在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才能以法律限制之。
②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如1912年3月,孙中山应上海日报公会之请,下令将报界电费减轻四分之一,邮费减轻二分之一,以利报业的发展。
③废止亡清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旧法规,颁布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新法令。
(2)自由新闻体制确立的意义
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行的上述法律、法令,确立了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新闻法制原则,标志着自由新闻体制在中国的建成。这一自由新闻体制与封建文化专制制度是完全对立的,对于强化言论出版自由等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促进中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当政时间过短,因而无暇进一步完善这一自由新闻体制。
4.民国初期新闻业务有何变化?出现了哪些著名记者?
答:(1)新闻业务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新闻报道的加强。
a.军政消息在报纸中的比重增大;
b.新闻通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欢迎;
c.报社加强了采写力量;
d.为了搞好新闻报道,报社设立采访部,《申报》、《新闻报》、《时报》还不惜重金聘黄远生、邵飘萍、张季鸾为北京特约通讯员;
e.我国报纸日益重视国际新闻报道,刊载的外电明显增多。
②报纸副刊的发展。
报纸普遍设立副刊栏目或辟有固定版面,专门刊载杂文、随笔、小说、诗歌、戏曲。如《民国日报》的《觉悟》,《时事新报》的《学灯》。
(2)这一时期的著名记者有邵飘萍、黄远生、刘少少、徐彬彬、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等人。
5.简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新闻事业复苏的原因。
答:袁世凯的垮台,中央政府的力量被削弱,多元化政治和地方区域政治的发展,中国迎来了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个高潮,这一高潮与政治军事上的混乱局面并存,对新闻业的再次繁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增长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
(1)中央政权的软弱
军阀割据,各种势力并存,各路军阀忙于地盘和利益的争夺。因为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对包括新闻业在内的教育、文化事业,无从进行有效管理,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比较消极的自由环境。
(2)经济在夹缝中的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各届政府还实施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最初几年,中国经济因为列强忙于战事,无暇东顾,获得了一次迅速发展的机遇,被称为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交通、邮政、电信系统的进步
1912年前,中国有铁路9618.10公里,1912年到1927年新建3422.38公里,铁路的修建,直接加快了信息流通。这对新闻收集和报纸发行极为便利。同时各条线路之间的联运更加速了信件的流通,对新闻事业本身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为铁路的修建,邮政系统开始扩建,在通邮的地区间,运输费用大大降低,客观上也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
(4)思想、文化、教育的情况也有利于报刊的发展
中国的思想界当时正经历着一次大的震荡,1895年以来,伴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裂变、科举制度的废除、封建宗法制度的瓦解,儒家学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五四启蒙运动又使后者遭到致命的打击。一方面使中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道德和信仰层面危机,另一方面也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巨大空间。
6.简述民国初年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
答:民国初年新闻法律制度,经袁世凯及其继任者的百般扭曲,形成了以下三个十分显明的特点:
(1)在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
中华民国成立后,新闻法律制度也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在形式上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原则承认“主权在民”。袁世凯上台后,由于其统治地位极为虚弱,自己又无政治理念,因而不可能公然抛弃自由新闻体制及其理论依据“主权在民”的原则,而只是对这一体制及其理论依据进行扭曲与破坏,以适用于其反动统治的需要。
(2)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
在立法上,辛亥革命胜利后,由于中华民国的法律一时难以出台,因而只能暂时沿用前清的法律中与民国国体无抵触的内容,使新法制仍带有旧时代的痕迹。至于司法机构,虽然原则上仿效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但并未真正做到,地方审判厅大多未建立,实际上仍由地方行政机关兼理司法,如初级和地方管辖的案件由县知事兼理。在诉讼过程中,刑讯、体罚手段仍被袭用。
至于半殖民地的色彩,则集中表现在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立的租界制度未被废止,“治外法权”原则未被废止,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未被废止。
(3)滥用军法,惟军阀意志是从。
辛亥革命后,地方政权大都为旧封建军阀所窃据。这些旧军阀毫无民主观念,横行霸道,鱼肉百姓。袁世凯又颁布了《戒严法》,为北洋军阀政府滥用军法开了方便之门。而且,由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各派军阀混战不休,几乎常年处于战争或戒严时期,因而军事审判在实际上已取代了普通的司法审判。
7.简述经袁世凯及其继任者百般扭曲的民初新闻法律制度的特点。
答:经袁世凯及其继任者百般扭曲的民初新闻法律制度,其特点如下:
(1)在形式上采用自由新闻体制。民国成立后,在形式上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原则承认“主权在民”。据此,民国成立后的新闻法律制度也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在形式上采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同的自由新闻体制。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上台后,由于其统治地位极为虚弱,自己又无政治理念,因而不可能公然抛弃自由新闻体制的形式。
(2)带有浓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上,民国后建立的新法制仍然带有十分严重的封建时代的旧痕迹。半殖民地的色彩集中表现为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立的租界制度未被废止,“治外法权”原则未被废止,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未被废止。而且,历届北洋军阀政府还不断出卖新的民族权益,颁布过一系列维护列强在司法上享有特权的法令。
(3)滥用军法,唯军阀意志是从。辛亥革命后,地方政权大都为旧封建军阀所窃据。这些旧军人毫无民主观念,横行霸道,鱼肉百姓。袁世凯政府颁布的《戒严法》等法律,还为北洋军阀滥用军法大开方便之门。由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各派军阀混战不休,几乎常年处于战争或戒严时期,因而军事审判在实际上已取代了普通的司法审判。凡反对军阀统治的,将被交付军事法庭审判,依据军法治罪。所谓的普通法院,只不过是军事审判的一种补充手段。
8.简述“癸丑报灾”。
答:“癸丑报灾”是指“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二次革命”失败之后,袁世凯政府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北京、天津、武汉、广州、长沙、成都、福州、南昌、开封等地的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全部被查封。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一些本来拥袁的报纸也有因“城门失火”被殃及者。
(1)在北京,《超然报》本是军阀江朝宗津贴的报纸,因刊登《顺天府中之黑幕》一则消息,被赵秉钧指为“诋毁军人名誉”而被查封。政治上相当保守的《正宗爱国报》,因一个编辑写的时评中有“军人为国家卖命,非为个人卖命。若为个人,可谋生之处甚多,何必从军”等语,就被扣上“迹近通匪,煽惑军心”的罪名而被查封,该报社长丁宝臣后来也遭到枪杀。
(2)在广州,袁世凯的代理人龙济光在一天之内就查封了《中国日报》、《平民报》、《中原报》、《民生报》、《讨袁报》、《觉魂报》等六家反袁的国民党报纸。教会报纸《震旦报》因言论激烈而被封,发行人康仲荦被杀。一向“拥护中央”的《粤声报》、《民治报》、《公论报》等,因被怀疑与国民党的粤军和民军有关连,也先后被查封。
(3)在福州,《福建民报》、《群报》、《共和报》等被封,主笔被捕。
(4)在开封,《民立报》编辑敖瘦蝉撰写了一幅悼念宋教仁的挽联:“目中竞无拿破仑,宜公先死;地下如逢张振武,说我就来。”这副对联发表后,敖瘦蝉被袁世凯的爪牙逮捕并枪决。
(5)上海的情况稍有不同。《民立报》、《民权报》、《民强报》、《天铎报》、《国民日报》等国民党报纸,因在上海租界内出版,袁世凯政府无权直接查封,但由内务部明令各地“禁止售卖”,致使这些报纸发行受阻,印数骤降至几百份,因经济上难以维持而被迫停刊。《中华民报》则因总编辑邓家彦被袁世凯政府咨请租界当局逮捕、判刑而停刊。
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北京的上百家报纸也只剩下20余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癸丑报灾”是中国新闻史上对报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9.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是什么?
答: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报界之奇才”,黄远生以新闻采访和新闻通讯写作而负有盛名,是中国报纸从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的开拓者。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报刊文体——新闻通讯。因此种文体始于1912年初《申报》上以“远生”署名的“北京通讯”,故称“远生通讯”。黄远生的新闻通讯有如下特点:
(1)题材重大,内容翔实。黄远生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他的新闻通讯所报道的大都是重大政治新闻,或是人们欲知而不得知的内幕新闻。如:《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借款里面之秘密》、《政界小风潮零记》、《闷葫芦之政局》等。由于他是留学生,又曾在前清做过官,对当时政界情况比较熟悉,所以他的采访活动非常活跃。他经常出入于政府要害部门,周旋于上层人物之间,访难访之新闻,取独家之报道。
(2)分析深刻,见解独到。黄远生在进行新闻通讯的写作上,对新闻背景、事件内幕的挖掘与分析,常入木三分。如袁世凯上台不久,就向英法等六国银行借款六亿元,以盐税作押,以监督中国财政为条件。黄远生写了《借款内脉之解剖》,把六国大借款放在整个世界列强角逐的背景下,用大量材料揭露英、法、德、俄、比、日六国幕后的交易活动以及对袁世凯政府的软硬兼施,最后得出结论:六国大借款反映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利益的争夺,关系到中国政权是否独立,国土能否不被人瓜分的问题。迫于国内反对借款的强大声势,袁世凯政府不得不同六国重开谈判,条件稍作改变。事后,黄远生又写了《最后借款之命运》,报道了修改条件的几次谈判内幕,逐条剖析所修改的几个条件,指出在堂皇的字句下所掩盖的本质问题:“何有改良?越改越恶耳。岂止越改越恶,虽谓国家之命运将断送于此最后之借款,可也。”
(3)文笔生动、亦庄亦谐。他的通讯大多涉及政坛人士,对他们的描绘生动形象,于诙谐中透出犀利。其代表作《外交部之厨子》,从一个余姓厨子的个人经历,写出了世态的复杂、官场的腐败和革命的不彻底等。
总之,黄远生的通讯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又基本具备了现代通讯的基本特点,即真实性、新闻性、生动性、评论性。他的新闻通讯写作实践,在中国新闻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10.简述邵飘萍对新闻事业的主要贡献。
答:邵飘萍是民国初期的著名记者,被称为“新闻界的全才”。他的主要新闻活动和对新闻事业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年受改良派和革命派报刊大论战的影响,他萌发出“要做一个新闻记者的动机”和“新闻救国”的思想,利用课余时间给上海《申报》投稿,被《申报》聘为通讯员,并参加了南社。
(2)1911年浙江宣布独立后,他怀着为民主共和而战的激情奔赴杭州,协助杭辛斋创办《汉民日报》自任主笔并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编辑,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报人的生涯。
(3)1913年初,他开始主持《汉民日报》,不畏权势,不受利诱,撰写了大量论说、时评和随笔,抨击袁世凯及军阀的专横跋扈,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二次革命”失败后,他被反动当局构陷入狱,《汉民日报》也同时被封。
(4)1914年出狱后,他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政法学校,并与同学潘公弼等创办了东京通讯社。
(5)1916年春回国后,他受聘于上海《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要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驻京特派记者,从此北京就成为他进行新闻活动的舞台。
(6)为了改变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的状况,他于1916年8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他每天都向《申报》发去新闻专电和内容较为详细的《北京特别通信》,对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及国会的动态做出翔实可靠的报道,成为有口皆碑的著名记者。
(7)1918年10月,他在北京独力创办大型日报《京报》,自任社长,并兼任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讲师。1919年8月《京报》因揭露段祺瑞政府的卖国政策被封,邵飘萍再次流亡日本,出任大阪《朝日新闻》特约记者。1920年回国后恢复《京报》,锐意改革,使该报成为北方很有影响力的大报。
(8)根据他在北大、平民大学、民国大学、法政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的讲义整理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是中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专著之一。
11.从《申报》的发展谈现代化报业的特征。
答:(1)《申报》的发展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一时无暇顾及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空间,给中国商业性报纸实行企业化方针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上海是全国金融的中心,再加上租界的特殊环境,因而我国历史悠久的《申报》、《新闻报》等资产阶级商业性大报,率先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迈步。
(2)《申报》的发展
《申报》在1912年史量才接办初期,销量只有7000多份,到1922年创刊50周年时,已发展成为平均日销5万份的大报。《申报》在事业上的发展,就是其加强经营管理、推行企业化方针的结果。《申报》在企业化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大力开展广告业务。该报聘请张竹平任经理,设广告推广科,派出外勤四处招揽广告,改进广告设计,深受工商界的欢迎,广告日增,成为该报营利的首要来源。
②加强报纸发行。该报抓紧报纸发行这一环节,设立报纸推广科,除大力在本市推广外,并向外埠发展,派人到全国各地征求机关、团体和个人订户。
③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上海《申报》用70万两白银于1918年建起高五层、拥有百余间房间的报馆大楼,又从美国购进两部最新式的印报机,两小时可印完十多万份报纸,添置配套的制铜版机、铸字机机器,还自备汽车,加快送报速度。
《申报》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并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效。实行企业化经营方针,新闻业务、经营管理等一切均以是否营利为转移,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方面,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报纸内容方面,有以下举措:
①实行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对于重要政治问题,一般采取只报道少评论或不评论的做法。聘陈景韩任总主笔,用小时评代替社论,先后聘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担任驻北京特派记者,用大量北京专电等政治新闻弥补言论的不足。在欧美各国首都聘有特约通讯员。
②增设《星期增刊》、《常识》等多种专刊、专栏,加重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内容。
(3)现代化报业的特征
《申报》在经营管理和报纸内容方面的改革说明了现代化报业的基本特征:
①摆脱政党色彩,实行企业化经营方针,改革内部管理机制,突出营利目的,广告成为现代化报业的主要营利来源,报纸为扩大广告版面不断增厚增页;
②自办发行,建立完善的发行网络,发行量大,市场容量和范围加大;
③新闻传播手段日趋现代化,不断更新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内容上,新闻是立命之本,以新闻为中心,注重新闻报道的广泛和权威。
12.简介袁世凯对报界的控制手段和报界的反抗情况。
答:(1)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之后,表面上赞成共和,暗地里却用极其狡猾的手段实行专政,用尽各种方法试图控制报界,使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局面戛然终止。
①创办御用报纸,收买报纸、报人。
在袁世凯上台之初主要采取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为己用等手段。袁世凯创办或接办的御用报刊,在北京主要有新创办的《国权报》、《金刚报》和《亚细亚日报》,在上海主要有接办的《神州日报》,在广州主要有接办的《时敏报》,在长沙主要有新创办的《国民新报》等。在这些报纸中,影响较大的是北京的《亚细亚日报》和上海的《神州日报》。
②迫害摧残革命报刊。
对一批追求民主、革命立场坚定的报刊,袁世凯则毫不留情地进行迫害与摧残。尤其是在“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政府借军事胜利之淫威,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及其他异己报刊大肆摧残,酿成了“癸丑报灾”。
③制定法律法规,钳制新闻事业。
袁世凯在其统治地位稍稍巩固后,又以总统、中央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名义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进一步钳制报界,如发布《报纸条例》、《出版法》等,严苛程度甚至甚于清政府。
(2)袁世凯政府对报业的压制,引起了报业的强烈反弹。很多报纸冲破禁锢,揭露袁世凯政府的阴谋。
①宋教仁被刺杀的第二天起,上海《民立报》就每天以整版篇幅连续报道宋案经过。刊登凶手供词和袁党往来的密电,用事实证明袁世凯就是刺宋的元凶。与此同时,广州、北京等地的报纸也出版了反袁讨袁的专报、专刊。一些非革命党报纸也加入了反袁行列。
②“二次革命”之后,孙中山东渡日本,重组“中华革命党”,并在日本东京创办《民国》杂志和《甲寅》杂志,进行反袁宣传。接着,他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又在海外其他地区和国内上海创办革命报刊或将当地的华侨报刊改组为革命报刊,建立起反袁的宣传阵地,如《民国日报》在国内竖起反袁世凯的宣传大旗。
③袁世凯宣布筹办帝制后,原先拥袁、亲袁的报纸和报人,也转而加入了反袁行列。著名报人梁启超写了一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复辟帝制,一些历来比较保守的老牌资产阶级报纸也改变态度支持反袁。真正为袁世凯称帝作鼓吹的,最后只剩下《亚细亚日报》等几家御用报纸而已。
13.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报界出现了哪些怪现象?
答:由于北洋政府实行言论禁锢政策,加上皖系、直系、奉系军阀轮番执政,各种政治势力明争暗斗,于是从属于各种政治势力的报人、报纸和整个报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现象。
(1)报人、报纸品格低下。
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的军阀、官僚和政客常以出钱办报和给报刊津贴等方式贿买报人、报刊来为自己作鼓吹。一些报纸沦为军阀、官僚和政客的附庸,谁给钱就替谁帮腔,为舆论界所不齿;有的报人将办报作为跻身政界的捷径,攀龙附凤,进行政治投机,混得一官半职;有的报馆为了牟取暴利,甚至把报馆的部分房屋腾出来开鸦片烟馆。
(2)报纸言论退化。
自从“癸丑报灾”以后,由于袁世凯和北洋军阀实行言论禁锢政策,报纸、报人生怕因言论惹祸,因此有的报纸偶尔才发表一些不痛不痒无关大局的短评,还有不少报纸干脆就取消了社论和论说栏目。
(3)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报刊。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出版了不少“有报无馆”的“马路小报”。它们往往在出报前夕,在旅馆开一房间,作为临时主笔房,发行所则在马路拐角的报贩摊上;有的报纸连“斗室一间”也没有。许多报纸的发行量只有几百份或一两千份,最少的只印三份,一份呈警察局备案,一份在自己的家门口张贴,还有一份送给老板交差。有的报纸是用套版的方法印刷的,即利用另一家报纸的现成版面,仅换一个报头重印几份而已,被人们称为“鬼报”。
14.简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新闻事业的复苏的原因。
答:袁世凯的垮台,中央政府的力量被削弱,多元化政治和地方区域政治的发展,中国迎来了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个高潮,这一高潮与政治军事上的混乱局面并存,对新闻业的再次繁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复苏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
(1)中央政权的软弱
军阀割据,各种势力并存,各路军阀忙于地盘和利益的争夺。因为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对包括新闻业在内的教育、文化事业,无从进行有效管理,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比较消极的自由环境。
(2)经济在夹缝中的发展
北洋政府时期,各届政府还实施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最初几年,中国经济因为列强忙于战事,无暇东顾,获得了一次迅速发展的机遇,被称为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交通、邮政、电信系统的进步
1912年前,中国有铁路9618.10公里,1912年到1927年新建3422.38公里,铁路的修建,直接加快了信息流通。这对新闻收集和报纸发行极为便利。同时各条线路之间的联运更加速了信件的流通,对新闻事业本身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为铁路的修建,邮政系统开始扩建,在通邮的地区间,运输费用大大降低,客观上也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
(4)思想、文化、教育的情况也有利于报刊的发展
中国的思想界当时正经历着一次大的震荡,1895年以来,伴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裂变、科举制度的废除、封建宗法制度的瓦解,儒家学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五四启蒙运动又使后者遭到致命的打击。一方面使中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道德和信仰层面危机,另一方面也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巨大空间。
15.简述中华民国成立后,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事业的萌芽情况。
答:中华民国成立后,新闻事业的大发展促进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深入,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开始在中国萌生,新闻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如下:
(1)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10月14日成立,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蔡元培兼任会长,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创建,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的标志,还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活动,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还出版《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采用横排的先进编排形式,但仅出版了3期。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一直活动到1920年12月结束。该研究会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了优秀人才。
(2)新闻学论著大量出版
这一时期新闻学研究的深入,还表现在新闻学论著的大量出版上。在1922年至1927年间出版的新闻学专著或译著有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任超的《新闻学大纲》等。其中戈公振撰写的《中国报学史》,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被公认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3)国际交往增多
这一时期,中国新闻界与国际新闻界交往开始增多。来华访问的西方新闻界知名人士在各地进行讲学、发表演讲,介绍西方新闻学和办报经验,影响广泛。
16.简述清末民初的新闻法制与新闻自由。
答:(1)清末的新闻法制和新闻自由
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后,中枢部门制颁法律的活动加速,新闻立法工作也正式起步。自1906年至1911年的5年时间内,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或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其中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主要有《大清印刷物件专律》、《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大清报律》(后修订为《钦定报律》)等,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的条款,及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法律则主要有《钦定宪法大纲》、《违警律》、《清新刑律》、《电报总局传递新闻电报减收半价章程十条》、《重订收发电报办法及减价章程》、《著作权章程》等。这些法律、法令的创制与颁行,特别是《大清报律》等一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法律制度在封建统治的末年初步建成。清末的新闻法制和新闻自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于办报和采访自由
言论出版自由首先是办报的自由。《钦定宪法大纲》作为第一部近代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臣民在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和出版的自由:“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言论出版自由还包括采访的自由、发表的自由。报刊对国家政治法律的言论自由按说是宪政的应有之义,但由于清政府在实行宪政上缺乏足够的诚意,因而允许报纸作为监督政府的舆论工具而存在的同时,法律对报道自由、评论自由又进行了诸多限制。
②报刊创办制度:从批准制到注册登记制
1906年《大清印刷物专律》中采取的是审批制,规定:“京师特设一印刷注册总局,隶商部、巡警部、学部。所有关涉一切印刷及新闻记载等,均须在该局注册。”1908年的《大清报律》取消了审批制,采取了注册登记加保证金的制度。由审批制改为注册登记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合乎世界新闻制度的潮流,是保障言论自由的一个重要体现,但保留保证金制度,虽在初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报刊发展的主流影响不大,但还是有损注册制的进步性。
③报刊审查制度:从事先核查到事后存查
对新闻自由限制最为严厉的规定是报刊审查制度。《大清报律》第7条规定:“每日发行之报纸,应于发行前一日晚12点钟以前;其月报、旬报、星期报之类,均应于发行前一日午12点钟以前,送由该管巡警官署或地方官署,随时核查,按律办理。”虽然事先核查和事后存查制度都是为了加强对报业的控制,但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大清报律》还规定了更正制,报纸如有失实,必须于下一期更正。
④禁载事项的规定
《大清报律》规定了6项禁载事项,包括禁止旁听的诉讼事件、未经公判的预审事件、禁止登载的外交和海陆军事件、未经阁抄和官报公布的谕旨章奏,以及第23条的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损害公安、败坏风俗之语,发行人和编辑人不得受人贿赂颠倒是非、不得挟嫌诬蔑损人名誉。1911年清政府对该报律进行了修订,军机处资政院拟定的相关条文,禁登的内容从官署禁止的“外交陆海军事件及其他政治上秘密事件”改为官署禁止的“外交陆海军事件,及其他政务”,也就是禁登的内容更广泛了。
(2)民国初年的新闻法制和新闻自由
①新闻法制
a.旧的禁令废除。武昌起义后,所谓的《大清报律》等法规形同虚设,限制办报和束缚办报人手脚的各种禁令,大多自行废弛。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通电全国新闻界宣布:“满清行用之报律,军兴以来,未经民国政府明白宣示,自无继续之效力。”至于前清的《著作权章程》,因其没有同民国国体相抵触的内容,决定在未颁行新的著作权法前暂时援用。
b.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一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如1912年3月11日颁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2章第6条第4款中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二是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
c.民国“暂行报律”。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针对《大清报律》废止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的状况,由内务部参事林长民草拟了一个简单的条例《中华民国暂行报律》。但有关电文发至上海的中国报界俱进会后,立即遭到了该会和新闻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基于对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尊重,以及法律文件的制定必须经过参议院,不得违反程序的原则,下令取消了该报律。“暂行报律”被撤销一事,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认同。
②新闻自由
a.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在辛亥革命进行中和中华民国成立后,革命党立刻在其所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建立起自由新闻体制。各地政权机关都在所颁布的法令和签署的协定中,写有保护言论出版自由之类的条款。
b.新闻事业的繁荣。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有人把武昌起义后的半年称为“报界的黄金时代”。新闻事业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报刊种数剧增。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记录,在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家。另据1912年北京政府内务部公布的报告说,从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到10月22日的8个月内,在内务部注册立案的北京报纸有89家。
第二,报刊销数猛增。《中国报学史》记录,武昌起义后半年内,全国报纸总销数达到4200万份,这个数字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
c.国人与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新创办的报刊,无不以天然的“舆论之母”、“舆论的代表”、“四万万民众共有之言论机关”自居,极力宣扬在民主制度下,“报馆与国务院、总统府平等对待,其性质与参议院均同为监督公仆之机关”,“共和国之最高势力在舆论”,而新闻记者是“不冠之皇帝,不开庭之最高法官”,应担负起监督政府和指导国民的职责。报刊不仅可以批评官员,甚至可以指名道姓地斥责总统,这与封建社会的强烈反差,使一些知识分子或政客过于热衷或迷信创办报刊。
三、论述题
1.论述黄远生的主要影响。
相关试题:简述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贡献。
答:黄远生(1885—1915)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九江人,出生于书香家庭。辛亥革命后,1912年在北京创办并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了记者生涯。其后编辑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月刊,并担任上海《时报》、《申报》和《亚细亚报》的特约记者,还常在《东方杂志》、《论衡》杂志、《国民公报》上发表文章。黄远生正式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只有三四年的光景,可是他以深厚的中西学基础、高超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采访写作技巧成为民初新闻记者的巨擘,被誉为“报界之奇才”,与刘少少、徐彬彬(凌霄)并称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
袁世凯称帝期间,袁氏想借重他在舆论界的声望,聘他担任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黄远生坚辞不就,由北京避到上海,并在上海各报刊登《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公开表示在国体问题上“与贵报主义不合”。为了避祸,他只好远走美国,1915年12月25日晚上,在旧金山被中华革命党方面枪杀,年仅31岁。所作通讯评论作品,后辑为《远生遗著》4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黄远生以新闻采访和新闻通讯写作而负有盛名,是中国报纸从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的开拓者。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报刊文体——新闻通讯。因此种文体始于1912年初《申报》上以“远生”署名的“北京通讯”,故称“远生通讯”。黄远生的新闻通讯有如下特点:
(1)题材重大,内容翔实。黄远生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他的新闻通讯所报道的大都是重大政治新闻,或是人们欲知而不得知的内幕新闻。如:《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借款里面之秘密》、《政界小风潮零记》、《闷葫芦之政局》等。由于他是留学生,又曾在前清做过官,对当时政界情况比较熟悉,所以他的采访活动非常活跃。他经常出入于政府要害部门,周旋于上层人物之间,访难访之新闻,取独家之报道。
(2)分析深刻,见解独到。黄远生在进行新闻通讯的写作上,对新闻背景、事件内幕的挖掘与分析,常入木三分。如袁世凯上台不久,就向英法等六国银行借款六亿元,以盐税作押,以监督中国财政为条件。黄远生写了《借款内脉之解剖》,把六国大借款放在整个世界列强角逐的背景下,用大量材料揭露英、法、德、俄、比、日六国幕后的交易活动以及对袁世凯政府的软硬兼施,最后得出结论:六国大借款反映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利益的争夺,关系到中国政权是否独立,国土能否不被人瓜分的问题。迫于国内反对借款的强大声势,袁世凯政府不得不同六国重开谈判,条件稍作改变。事后,黄远生又写了《最后借款之命运》,报道了修改条件的几次谈判内幕,逐条剖析所修改的几个条件,指出在堂皇的字句下所掩盖的本质问题:“何有改良?越改越恶耳。岂止越改越恶,虽谓国家之命运将断送于此最后之借款,可也。”
(3)文笔生动、亦庄亦谐。他的通讯大多涉及政坛人士,对他们的描绘生动形象,于诙谐中透出犀利。其代表作《外交部之厨子》,从一个余姓厨子的个人经历,写出了世态的复杂、官场的腐败和革命的不彻底等。
总之,黄远生的通讯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又基本具备了现代通讯的基本特点,即真实性、新闻性、生动性、评论性。他的新闻通讯写作实践,在中国新闻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黄远生在他不长的新闻生涯中,创造了新闻通讯这一文体并将其运用得炉火纯青,为新闻业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试论清末民初我国报业大发展的历史原因。
答: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有人把武昌起义后的半年称为“报界的黄金时代”。新闻事业的繁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报刊种数剧增。据戈公振《中国报学史》记录,在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100多家猛增至500家。另据1912年北京政府内务部公布的报告说,从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到10月22日的8个月内,在内务部注册立案的北京报纸有89家。
②报刊销数猛增。《中国报学史》记录,武昌起义后半年内,全国报纸总销数达到4200万份,这个数字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
清末民初新闻事业大发展的历史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点:
①旧的禁令废除。武昌起义后,所谓的《大清报律》等法规形同虚设,限制办报和束缚办报人手脚的各种禁令,大多自行废弛。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通电全国新闻界宣布:“满清行用之报律,军兴以来,未经民国政府明白宣示,自无继续之效力。”至于前清的《著作权章程》,因其没有同民国国体相抵触的内容,决定在未颁行新的著作权法前暂时援用。
②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立即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一是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之中,如1912年3月11日颁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2章第6条第4款中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二是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法令,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
③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在辛亥革命进行中和中华民国成立后,革命党立刻在其所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建立起自由新闻体制。各地政权机关都在所颁布的法令和签署的协定中,写有保护言论出版自由之类的条款。
④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针对《大清报律》废止后报刊出版无章可循的状况,由内务部参事林长民草拟了一个简单的条例《中华民国暂行报律》。但有关电文发至上海的中国报界俱进会后,立即遭到了该会和新闻界的一致反对。孙中山基于对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的尊重,以及法律文件的制定必须经过参议院,不得违反程序的原则,下令取消了该报律。“暂行报律”被撤销一事,加深了人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认同。
⑤国人与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新创办的报刊,无不以天然的“舆论之母”、“舆论的代表”、“四万万民众共有之言论机关”自居,极力宣扬在民主制度下,“报馆与国务院、总统府平等对待,其性质与参议院均同为监督公仆之机关”,“共和国之最高势力在舆论”,而新闻记者是“不冠之皇帝,不开庭之最高法官”,应担负起监督政府和指导国民的职责。报刊不仅可以批评官员,甚至可以指名道姓地斥责总统,这与封建社会的强烈反差,使一些知识分子或政客过于热衷或迷信创办报刊。
3.试论述民初报纸副刊的发展
答:(1)“鸳鸯蝴蝶派”与民初报纸副刊
①民初报纸副刊
从民国成立后到五四运动前夕的这一段时期,我国报纸的副刊进一步发展。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申报》的《自由谈》,《新闻报》的《快活林》,《时报》的《余兴》、《小时报》等。
这些副刊的编辑和撰稿人当中,有不少“南社”的社员。南社是近代著名的反清革命团体,由柳亚子、陈去病、高天梅3人发起。南社中一部分人后成为“鸳鸯蝴蝶派”的健将。
②“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一种文学流派,园地是报纸及其副刊。其作者为一些既有较高的古典文学素养、又谙熟租界洋场生活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描写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式才子佳人间相悦相恋的言情小说为其大宗。在这些小说里,男女情人们像成双做对的蝴蝶和鸳鸯,故被人们称之为“鸳鸯蝴蝶派”。
(2)《民权报》副刊
①典型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鸳鸯蝴蝶派”作品从上海《民权报》副刊上所刊载的言情小说开始。
②《民权报》日出三大张,副刊文字占一整版,不标名称,由蒋箸超、吴双热等担任主编,刊登多篇用文言写的哀艳言情小说。
③《民权报》停刊后,蒋箸超又于1914年4月25日创办《民权素》月刊,继续刊载该类作品,直到1916年4月停刊,成为这一时期“鸳鸯蝴蝶派”作品的集大成者。
(3)《申报》的《自由谈》
①《自由谈》创刊于1911年8月24日,初创时刊载的内容多为游戏文字,设有“游戏文章”、“海外奇谈”、“岂有此理”、“博君一粲”、“尊闻阁杂录”等小栏目,也刊载一些诗词及回文体诗、叠字诗之类,每天连载长篇翻译小说。
②整个副刊的内容只限于供读者茶余酒后消遣之助。该刊前期的几位主编,即首任主编王钝根和其后的几位主编如吴觉迷、姚鹩雏、陈蝶仙、周瘦鹃等,都是南社社员和“鸳鸯蝴蝶派”的健将。
③1932年12月1日,该刊改由黎烈文主编。黎氏接编后,一改该刊昔日作风,把其改造成新文学基地,经常发表鲁迅、郁达夫、茅盾、老舍等进步作家的文章。1934年5月9日,该刊由张梓生接编。张氏“萧规曹随”,仍继续黎烈文的编辑方针,直到1935年10月31日《自由谈》宣布停刊。
④抗战爆发后,上海《申报》一度停刊、复刊,1941底,其沦为日伪的工具。《自由谈》则由汉奸王进珊主编。抗战胜利后,《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潘公展主持。《自由谈》仍由黄嘉音主编,1949年4月24日停刊,是我国报纸副刊中寿命最长、影响也最大的副刊。
(4)《新闻报》的《快活林》
①1911年8月,《新闻报》特辟“庄谐丛录”一栏,专载副刊性的文字,一直出到1914年8月15日止,主编者为张丹斧。从1914年8月16日起,“庄谐丛录”栏目正式改名为《快活林》,由严独鹤主编。
②民国初期,在“庄谐丛录”专栏及《快活林》上撰稿者有李涵秋、向恺然、程瞻庐、朱枫隐、陆律西、许瘦蝶、范烟桥、王西神等,所刊都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
③《快活林》(后改名《新园林》)一直出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新闻报》停刊止,是我国仅次于《自由谈》的历史悠久的副刊之一。
(5)《时报》的《余兴》、《小时报》
①我国报纸辟副刊专栏,始于《时报》的《余兴》。此前的报纸,并未专辟副刊性质的专栏,虽常登载一些小说、随笔、杂文、诗词之类的作品,但一般都附载于新闻及论说的后面。
②《时报》从创刊起,即辟有“小说”专栏,除刊载少量创作外,大量译载西方文学作品。还刊载过一些世界名著。主编者为包天笑,主要撰稿人有范烟桥、周瘦鹃、毕倚虹等,他们后来都成为“鸳鸯蝴蝶派”中骨干人物。1915年前后,经包天笑推荐,毕倚虹进入《时报》馆当编辑。
③《时报》的《余兴》、《小时报》及该报第4版,曾刊出不少在当时影响较大的作品,如周瘦鹃的《霜刃碧血记》、《邻人之妻》和毕倚虹的《人间地狱》、《十年回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