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际贸易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产业内贸易[南开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河北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中央财大2008研,东北财大2008研]

答: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内贸易具有如下的特点:

(1)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2)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

(4)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2.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北师大2002研]

答: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从需求的偏好角度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动因。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为厂商首先满足的总是国内市场,即为自己熟悉的国内市场而创新生产。在实践中,人均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人均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即便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穷国中的富人与富国中的富人的消费层次也很相似,这样在两国间便产生了共同的消费群体与消费层次。在没有贸易限制的时候,便易于发生贸易,因为消费者既可以在国内购买,也可以在国外购买同样的消费品。

3.产业内贸易指数

答:产业内贸易指数是一种用来衡量一国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一般在发达国家这种指数的数值大于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指数的数值。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公式为:。其中,表示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表示属于同一产业的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当某一产业产品的进口、出口相等,即时,为最大值1;但当某一产业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或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即没有产业内贸易时,为最小值0。工业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

应该注意的是,界定一个产业的范围大小不同,会得出不相同的值。界定的范围越大,值也越大,因为某一产业的范围越大,一国越有可能出口该产业的某些差异产品,而进口另一些差异产品;反之亦然。

4.技术差距贸易理论

答:技术差距贸易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Posner)1961年提出来,它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外贸易发生(比较利益的差别)的解释原因。波斯纳的看法是: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先问世,新产品在国内销售之后进入国际市场,创新国便获得了初期的比较优势。这时,其他国家虽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生产,但由于与先进工业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才可能做到,在这段时间内,创新国仍拥有在该产品上的技术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对该产品的消费仍需通过进口得到满足,因而技术差距所引起的国际贸易仍然需要。当其他国家可以模仿生产之后,随着模仿规模的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最后甚至可能从其他国家廉价进口该产品。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宁波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苏州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厦门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答: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从技术进步角度来讨论国际贸易的产生。该理论认为,一种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是用不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由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需求偏好也不一样,因此在其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就会在不同国家生产,从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产品创新往往在最发达的国家进行,这是因为创新需要研究与开发等技术和资本(包括人力资本)要素,还需要有利于研究与开发的环境以及需求结构。因此,产品开发出来往往先在国内销售,然后会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因为这些国家的需求相似。当产品及其生产工艺逐步标准化以后,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要素就减少了,生产就会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容易装备生产这一产品的设备,并有较好的技术工人。这时,其他发达国家就从进口逐步转为(向较不发达国家)出口,而创新国的出口就会逐步减少。最后,当生产技术完全标准化,只需要简单劳动用装配线来生产时,生产就会转向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就会从进口国逐步转变为出口国,而创新国甚至其他发达国家会逐步转变为进口国。

二、简答题

1.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分别适合解释哪种类型的贸易?[对外经贸大学2015、2013国际商务硕士]

答: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着力解释产业间贸易,而新贸易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

(1)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基于技术差异和资源禀赋差异的国际贸易。古典理论中,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从技术差异角度,分别强调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决定贸易模式。新古典理论中,最著名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从要素禀赋相对差异解释贸易。新古典理论的其他模型也从品味与偏好的差异和/或技术差异解释贸易的发生。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完全竞争、产品同质化和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较客观地解释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主要解决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完全竞争类型的贸易市场。但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不了二战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如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跨国公司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作用空前加强、产业的规模经济明显等现象。此外,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与产业内、公司内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流这一现实。

(2)新国际贸易理论

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突破原有的假设前提,认为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企业存在着规模经济。所以新国际贸易理论适合解释存在规模经济效应的不完全竞争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试图突破传统理论与现状的隔膜,将规模经济引入贸易分析,提出了依靠政府支持,通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达到扩大出口、抢夺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新国际贸易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事实上,新国际贸易理论也是在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分工和贸易的不断增长以及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存在垄断势力、产品差异化和规模报酬递增。

2.新贸易理论和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中央财经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

答:新贸易理论和异质企业贸易理论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如下:

(1)主要内容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贸易理论是指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

a.主要思想

新贸易理论认为:

.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效应的扩大能够带来收益;

.率先进入市场的公司会设置进入壁垒;

.政府会对促进本国公司发展起到支持作用。

新贸易理论主要讨论垄断势力、产品差异化、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其中,产品同质化与产品差异化这一对不同的假设可以揭示,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的理论适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包括资源密集型产品),而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的理论更适宜解释制成品贸易。同样道理,基于产品同质化假设的理论有能力解释产业间贸易,而基于产品差异化假设的理论则着重解释产业内贸易。

b.两个主要观点

第一,贸易可以通过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降低商品的平均成本。

第二,一些应该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占世界总需求的比重较大,这样全球市场就只能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因此,一些产品的世界贸易可能被某些国家主导,这些国家的企业是这些产品的第一进入者。

c.强调内容

新贸易理论强调,某些情况下一些国家分工生产和出口特定产品并不是因为要素禀赋的差异,而是因为某些产业中世界市场只允许少数企业存在。在这种产业内,首先进入市场的企业所建立起的竞争优势很难被撼动,因此,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可以部分归因于企业捕捉先入者优势的能力。

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贸易理论的分析视角是从国家或产业层面入手,模型中企业是同质的、无差异的,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中更为微观层面的许多现象。如为什么同一产业内有的企业从事出口,而其他企业却仅仅涉足于国内市场等问题。直至2003年梅里兹(Melitz)提出“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形成了以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的新新贸易理论。

梅里兹认为,一个行业内不同的企业是“异质”的。当各国之间国际贸易的壁垒撤除的时候,同一行业不同生产率的企业可能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生产率最高的企业由于贸易壁垒的撤除,获得了进入国外市场的机会,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生产率较低的企业由于生产利润较低,不足以弥补到国外开拓市场的固定成本,只能在国内销售。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面临高生产率企业扩张的压力以及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压力,只能退出市场。企业在面临开放后不同的变化导致市场份额和生产资源实际上会从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这导致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贸易导致行业平均生产率上升,这被认为是继传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之后的又一贸易利益来源。

(2)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新贸易理论和异质企业理论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贸易理论是在批判继承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认为传统理论模型无法解释现实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占大多数的典型化事实;而21世纪初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产生,对国际贸易结构和贸易量给予了足够的解释力。

而二者的区别如下:

研究的贸易现象不同。新贸易理论研究的贸易现象是同一产业内同类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异质企业理论研究的贸易现象是中间产品贸易,包括企业间外包贸易和以中间产品为载体的产业内贸易。

理论假设不同。与新贸易理论的宏观国家层面和中观产业层面的分析相比,异质企业模型关注的是微观企业层面。新贸易理论将企业视为彼此无差异的一个个投入转化为产出的“黑匣子”,至少在一个国家内部,每一个产业都被视为由同质的彼此无差异的企业组成,即企业同质化假设。异质企业模型指出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在生产效率上存在差异,即产业内存在大量的异质性,同一产业内部企业在生产规模、生产率、工资和要素密集度上存在差异,即企业异质性假设。

贸易利益的来源不同。在新贸易理论中,贸易利益不仅来源于比较优势,还来源于规模经济、产品多样化以及贸易增加的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等。同时,新贸易理论还指出,虽然存在潜在贸易利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也存在风险。而在异质企业理论中,贸易利益则来源于低生产率企业收缩甚至退出市场,高生产率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从而使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如果贸易自由化实施以后,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贸易利益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贸易政策倾向不同。新贸易理论的政策倾向是战略性贸易政策,主张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保护贸易政策,而异质企业理论的贸易政策倾向是自由贸易政策。

3.简评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上海财经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

答:(1)钻石理论又称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麽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2)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较圆满地回答了理论界长期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对国际经济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同其他贸易理论相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系统,为分析各国竞争优势的基础,预测它们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

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的是比较利益,注重的是各国现有的要素禀赋,因此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像日本和韩国这类资源稀缺的国家能在众多领域获得竞争优势,而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却长期落后的原因。

强调国内需求的重要性。传统贸易理论忽视国内需求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认为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很小。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明确提出了国内需求同国家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对需求的忽略。

强调国家在决定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

4.请简述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出口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

答: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一种产品进入市场后,它的销售量和利润都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呈现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过程,就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由诞生、成长到成熟,最终走向衰亡,这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产品只有经过研究开发、试销,然后进入市场,它的市场生命周期才算开始。产品退出市场,则标志着生命周期的结束。

(1)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出口的关系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如图3-5所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比较优势将随之从一种类型的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贸易中商品流向的变化。

说明: 未命名

图3-5  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在新产品阶段,由于新产品在收入水平高的国家需求最旺,且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需要大量的资本和科技劳动投入,所以少数科学研究发达的国家拥有新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成为创新国。新产品在这些国家开发出来投入生产,并根据市场反映不断改进和完善。与创新国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也会产生对该产品的需求,但由于对新技术知之不多而无法进行生产,只能从创新国进口产品。

在成熟阶段,由于技术已经成熟,不确定因素减少,大量生产成为主要目标。这时所需资源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产品从技术知识密集型变成资本密集型或技能密集型。资本和熟练工人丰裕的国家开始拥有该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并逐渐取代创新国而成为主要生产和出口国。

到了标准化阶段,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产品的技术已完成了其生命周期,许多生产技术已经被设计到机器或生产装配线中了,生产过程已经标准化,操作也变得简单了。另外,生产该产品的机器本身也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而变得比较便宜。因此,技术和资本逐渐失去了重要性,而劳动成本成为决定产品是否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此时,发展中国家成为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

(2)产品生命周期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影响

创新国随着时间推移,技术的普及以及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其贸易方向从最初的出口国变为了最终的进口国。随着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演进,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转移的特点,国际贸易格局和方向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各国的贸易地位也随之改变,创新国由出口变为进口国,而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最终变成出口国。

该理论描述的是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在第一阶段,技术处于创新阶段,产品的研发需要大量的研究经费,新产品实质上是一种科技知识密集型的产品,而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拥有这方面的资源。因此这类国家具备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第二阶段当技术成熟以后,大量生产成为了主要目标,这时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因此,产品从知识密集型转变为了资本密集型,资本充分和工人充裕的国家开始拥有了此类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第三阶段,产品的生产已经完全成熟化了,生产过程已经标准化,操作也变得简单了。因此,在这一阶段,技术和资本是去逐渐失去了重要性,而劳动力成本则成为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原来的发明国丧失了原来在技术和资本上的比较优势,开始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进口该产品。

5.试从国际贸易的起因、贸易的格局和对一国的福利影响等几个角度比较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异同。[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复试]

答: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生产和贸易的模式是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新贸易理论是指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用市场结构中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的一种理论。

(1)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点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国际贸易的新倾向主要表现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新贸易理论是在传统贸易理论基础上的发展,继承了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等思想。

新贸易理论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贸易模式、贸易对各方福利的影响等国际贸易研究的主要问题。

(2)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不同点

国际贸易的起因方面: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起因,尤其是引入了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起因是劳动生产率差异的结果。

在贸易的格局方面: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

在理论基础方面:新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比较优势理论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建立在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之上。

在产品差异性假设方面: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

在研究角度方面: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

在对一国的福利影响方面:新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参加贸易不一定总能得到收益;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对各国都有利益,而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政策主张方面:新贸易理论主张一国政府可通过关税、补贴等措施对本国战略性产业加以保护;比较优势理论主张实行自由贸易。

6.战略性贸易政策简评。[北师大2003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研,中南财大2003研]

答:(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某种干预手段改变或者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利益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利益的方向转变。

(2)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原因

“经济租”的存在。一国政府可以通过某些方法使原本属于别国企业的垄断利润(经济租)变成本国企业的利润,或者消费者的福利,或者政府的收入。一国政府还可以采取措施使本国企业所获得的经济租越来越多。

外部经济。如果一个部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中其他部门或者产业的发展,而这个部门又没有办法从其他产业的发展中得到好处,它就是一个有外部性的产业,它的发展应该得到扶持,因为它为这个经济所作的贡献应该有所补偿。外部性之所以成为外贸政策的一个关注焦点,是因为当外国政府对某一个有外部性的产业进行支持的时候,这个产业将得到发展并占据国际市场。

(3)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第一个方面是利润转移,主要内容是假设在一些产业中存在超额垄断利润或者租金,作为出口国或者进口国的政府就可以通过一些贸易干预政策和措施来影响本国企业的出口或者本国对外国的进口,最终达到改变本国和外国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使本国企业获得利润,或者抽取外国企业的利润,提高本国福利。它包括三个部分:

a.以关税抽取外国垄断厂商的垄断租金。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选择不同的关税水平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如果不存在本国企业进入市场的威胁,本国可以将关税定在一定水平,以使本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损失最小而收益最大,这就是最佳关税,它在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某一个最佳点,在这一点因贸易条件改善而获得的收益大于因征收关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所带来的损失;如果本国企业有参与竞争的潜在能力,本国可以将关税定在一定水平以最大地抽取外国垄断厂商的垄断租金,在这一水平的关税上,外国的垄断厂商必须大幅度降低价格以阻止本国厂商的进入,如果政府将关税继续提高,则外国的垄断厂商将没有办法阻止本国厂商的进入,当本国企业进入市场进行生产和销售,将有利于建立本国的相关产业,当本国的相关产业得到发展并最终具有竞争优势的时候,本国将成为这些产品的出口国。

b.以补贴促进出口。战略性贸易政策中非常有攻击性的措施是对本国的出口进行补贴,以改变本国不完全竞争企业与外国企业的力量对比,使外国出口企业的一部分利润转向本国企业,从而对本国有利。

c.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这个观点是克鲁格曼1984年提出来的重要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本国与外国都生产一种商品,本国政府为了提高这个产品的竞争力,于是对进口进行了保护,比如对外国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这样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必然下降,一方面它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这种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不断攀升,这样会诱使本国厂商对这种产品加大供应数量,这样的结果会导致本国厂商的生产规模上升,进而降低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如果边际成本降到一定程度,直至低于国外相同产品,这样会促进这种产品的出口,这也就达到了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目的。当然这种结论的得出是以这种产品的产业属于规模经济产业为前提条件的。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第二个方面是将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起来,通过针对有外部经济的产业的扶持扩大本国福利。通过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有效结合可以有力地支持一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培育提高这个产业的竞争力,对促进出口是很有力的。

在实践当中,一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往往很难明确地区分以上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两个目的。当政府对外国产品征收较高关税的时候,本国政府可以将外国生产商的一部分利润变成本国的收入,同时,也会促进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4)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意义

可以增强一国谈判的实力。

当别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时,本国企业将面临被挤出市场的威胁。因此,要使外国放弃干预或支持该国企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所谓“公平贸易”,必须是本国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以便在势均力敌的基础上展开相互开放市场的谈判,否则这种谈判难有积极的结果。因此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首先是为了促进自由贸易的开展或推进贸易的自由化。

可以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获得“以邻为壑”的效果。尽管在国际贸易中通行的原则是“非零和”的,但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一国消费者损失的经济利益就是另一国企业垄断利润所得。因此,这种由不完全竞争所带来的“额外利润”会在两国之间的分配,这是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础。可见,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垄断利润分配上“零和”的存在是各国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础。在当今世界中,如果开展势均力敌谈判的基本条件还不成熟,“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还是必要的。

(5)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简评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已成功地描述了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现象。一种经济理论在放宽赖以存在的假设前提条件之后,是否依然有效往往是检验该理论优劣的最好方法。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之所以对现实世界能提出合理的解释,也是因为放松了传统贸易理论最根本也是最不现实的假设,即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从而确定现实的研究方向。但是,由于一个系统性完整的一般性不完全竞争理论(涉及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并没有建立起来,以其为基础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并没有上升到替代传统贸易理论的高度。相反,该理论还有许多缺陷和不足,因而受到了传统理论的批判,如:对竞争行为和公司数量过于敏感,将商品的价格纳入一般均衡的经济系统而内生地决定,以邻为壑的利润转移政策,完备信息需要,资源配置的紊乱以及政府的寻租行为等。

其实,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发展。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和不变规模经济可以看成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一个特例,它的比较优势原则仍是世之公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对此的认识向前迈了一大步,认为资源禀赋的相对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规模经济优势带来的比较优势。而规模经济优势明显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干预。事实上,传统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争论的实质就是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争论,自由主义认为政府的干预只会产生经济扭曲,经济问题只能靠市场解决;而干预主义认为扭曲来自于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政府干预进行纠正。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问世,强调了政府行为的重要性,摆脱了纯粹自由主义的阴影。事实上,最早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就是最市场化的美国,而日本和韩国钢铁、汽车、计算机产业的壮大发展,“波音-空中客车”的博弈佐证了该理论在实践上的成功。

7.简述产品内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广东商学院2011研]

答: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将导致跨国公司在各地建立分支机构或者是生产基地,而留在发达国家国内的往往是研发和核心生产部分。这样的空间分布无疑会产生技术扩散或外溢效应。

这种外溢效应大致是通过以下两个渠道来传递的:其一,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分公司、子公司或者生产基地把技术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其二,是通过同业竞争把技术外溢到东道国的本土企业。

第一种扩散效应是不可避免的,跨国公司为了实现产品内分工不得不将生产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便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第二种外溢效应则是跨国公司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跨国公司会制定一定的公司准则来避免技术的外溢。这样,在由产品内贸易所产生的技术转移问题上,技术垄断和技术进步同时并存的局面就产生了,目前技术垄断的主要表现就是技术标准垄断。

8.简要述评偏好相似理论。[华东师大2002研,中央财大2008研]

答:(1)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内容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从需求的偏好角度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动因。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为厂商首先满足的总是国内市场,即为自己熟悉的国内市场而创新生产。在实践中,人均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人均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即便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穷国中的富人与富国中的富人的消费层次也很相似,这样在两国间便产生了共同的消费群体与消费层次。在没有贸易限制的时候,便易于发生贸易,因为消费者既可以在国内购买,也可以在国外购买同样的消费品。

(2)简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很好地揭示了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现实。这个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内贸易风起云涌之际,此时传统的贸易理论已经没有办法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因此可以说产业内贸易理论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的不足。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论,仅仅是补充了原有的理论,使国际贸易理论得以完善。应该说,传统的贸易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是并不完善,这就需要出现新的贸易理论来弥补这些不足,但并不是根本地推翻原有的贸易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也有诸多的缺陷:首先,这个理论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理论,还很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发展的地方;其次,这个理论简简单单地将产业内贸易归于需求偏好这一个因素,未免有失偏颇。

9.如何运用产品周期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南开大学2000研]

答:产品周期理论又称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并由威尔士等人加以发展。它是关于产品生命不同阶段决定生产与出口该产品的国家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种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是用不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由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需求偏好也不一样,因此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就会在不同国家生产,从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根据产品周期理论,产品完成一次循环,一般需经历以下三个时期,即: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1)初始期

产品的初始期是指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阶段。在这一阶段,产品的技术还未成形,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在成本结构中占据最大的比重。少数先进国家在这一阶段,拥有比较优势,成为新产品的出口国。

在初始阶段,新产品或改进后的产品,一般品质等级要比已有的商品品质高。因此,在初始阶段,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因为这些国家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接近。

(2)成长期

当产品进入成长期阶段以后,由于技术已确定,并被普遍采用,新进入的厂商不会受到技术上的限制。因此,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为扩大生产和销售,企业进行大量的资本投入,即产品进入大量生产与销售阶段,在生产上从研究与开发密集型转化为资本密集型。

这一阶段,资本成为最主要的成本构成。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在这一产品阶段拥有比较优势,产品将主要由发达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

(3)成熟期

产品经历了成长期后将进入成熟期,此时产品已实现了标准化,并普及到广大的市场中,厂商的生产基本达到了最佳规模点,在这一阶段,原材料和工资是最重要的成本,尤其是低工资的劳动,包括非熟练劳动与半熟练劳动,成为本阶段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具备这一条件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特别是在工业化方面已取得相当成效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这一阶段,产品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

10.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主要影响。[中南财大2008、2006研]

答: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有:

(1)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不能简单地替代成本进行国际成本比较,这使国际贸易关系相对复杂。和完全竞争市场不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商品价格高于商品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因此,商品价格比例也就不同于成本比例,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差别也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比较成本的优势所在。这样,对两国分工的格局、贸易流向以及国际贸易利益也就不能简单地作出判断,而必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因为人为控制的价格水平高,国际贸易规模因此缩小,在极端情况下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形成。如果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价格高于其成本,那么这种相对优势必然会减弱该种商品的出口量,从而减少国际贸易量;如果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价格高于其成本的程度大到足以全部掩盖其比较优势,甚至使具有的相对优势转变为相对劣势,那么国际贸易将不会发生,或贸易流向倒转。

(3)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垄断利润,垄断厂商或寡头厂商有条件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和价格,国际贸易规模和利益因此扩大。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不存在开展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的物质条件和市场条件,因此,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就无法下降。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则不同,垄断利润和垄断地位为它们降低产品成本和价格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和市场条件。由于产品成本和价格降低,使本来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贸易规模因出口量增加而扩大,贸易利益随之增加。当然,如果使本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商品成本和价格下降,国际贸易规模会因进口量的减少而缩小。

(4)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国内垄断者有条件实行国际市场倾销,国际贸易规模会因此扩大,但国际贸易利益不会因此而成正比例增加。由于产品价格高于正常价格,国内垄断者可能在保持国内市场垄断高价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实行倾销。如果这种倾销不至于引起对方国家的强烈抵制,那么国际贸易规模会因此而扩大。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倾销虽带来出口量的增加,但贸易利益由于商品价格的下降而不能同步增加。

(5)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还可以通过非价格竞争扩大贸易规模,增加贸易利益。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除了进行价格竞争外,还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实行非价格竞争,通过差别产品、销售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手段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1.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基本上是一个“短缺”经济。稀缺资源的配置,实际上是由政府特别是大藏省和通产省控制的。政府对重要资源的控制,使这些部门具有影响经济增长方向的巨大权力。这种权力又通过使用关税和其他进口限制来保护选定的产业而得到进一步加强。以钢铁行业为例,从1963年到1970年,日本的钢铁生产增长了3倍,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进口,因而这一发展格外引人注目。

(1)这一时期政府的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政府政策是否是日本钢铁产业迅速增长的原因?

(3)这种政策的实施对日本经济是否有利?[中央财大2004研]

答:(1)这一时期政府的政策理论依据是战略性贸易理论,因此所采用的措施就被称为战略性贸易政策。日本政府通过某种干预手段改变或者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利益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利益的方向转变。其中,钢铁行业就是重要的例证。

(2)政府政策是日本钢铁产业迅速增长的原因。因为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钢铁产业并不是日本的比较优势产业,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使得日本成为世界重要的钢铁出口国,从这一角度来看,政府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这种政策的实施对日本经济是否有利,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应该说,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从日本钢铁业的发展就可以看出。但是,并不能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作用绝对化,因为战略性贸易政策有其局限性。如果两个国家对相同的战略性产业实行对等的扶持政策,必然产生过度竞争,导致“囚犯困境”的出现。而且,在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现实中,通过为国内厂商获得额外收益或支持国内产业来增加国家福利的政策势必招致它国的报复行为,比如日美经久不衰的贸易摩擦。因此从长远来看,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否有利有待斟酌。

12.简述产品周期模型中技术对贸易模式的影响。[人大2004研]

答:(1)产品周期模型的含义

产品周期模型又称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并由威尔士等人加以发展。它是关于产品生命不同阶段决定生产与出口该产品的国家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种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是用不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由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需求偏好也不一样,因此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就会在不同国家生产,从而导致贸易的产生。

(2)产品周期模型中技术对贸易模式的影响

从上面对产品周期模型的论述可以看出,技术对贸易模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地点,最终影响企业的贸易模式,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家和进口国家的位置变换。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哲根据产品周期模型把世界贸易国分为三组: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多数西欧国家以及某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品周期模型中技术对贸易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如图3-6所示。

图3-6

图3-6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新产品的贸易量,原点O的上方表示净出口,原点O的下方表示净进口。

为新产品阶段,美国企业从事该产品的设计创新与投产,并在国内市场销售。

开始产品逐渐成熟,美国企业将新产品的一部分出口到某些经济发达且消费偏好相似的西欧国家,开拓这些国家的市场。在这个阶段,技术相对于这些西欧国家而言还是比较先进的,此时的贸易模式是美国出口体现这种先进技术的产品给这些西欧国家,西欧国家进口这些产品。产品进口国的潜在强劲需求刺激这些国家本地厂商模仿或引进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并在国内市场上与美国企业出口的产品进行竞争,然后开始向国外出口。

时期发达小国已经成为净出口国。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技术从成熟阶段走向标准化阶段,研究和开发的优势日益被成本和价格的优势所取代。此时,美国的相对优势逐渐消失,至时期成为该种产品的净进口国。从时期开始,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企业纷纷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在而强劲的市场需求也刺激后一类国家厂商模仿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从事生产。在时期该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阶段,非熟练劳动成本高低成为产品价格竞争的重要武器,于是该产品的生产地点逐渐全部转移到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并使这些国家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而当初的技术创新国,即美国,技术引进国西欧等国。因为劳动力成本太高,不得不依赖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并成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

总之,技术的成熟程度决定了贸易模式的变化,技术的成熟程度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紧密结合,当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产品往往是处于“朝阳阶段”,当技术标准化后,产品开始走下坡路并逐步地被淘汰。在贸易模式方面,技术创新国往往在产品的“朝阳阶段”属于净出口国,其他国家是净进口国,而一旦进入了标准化阶段后,则技术创新国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此时技术创新国就成为这种产品的净进口国了,贸易模式的变化随着技术的成熟程度的不同发生了巨大变化。

13.产业间与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什么?据此分析当代国际贸易的格局。[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06研]

答:当代国际贸易中的产品结构,大致可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其中,前者是指不同产业间的贸易;后者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

(1)产业间贸易的基础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即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不同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的差异或固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按照这些理论,国家之间的技术和资源禀赋的差异越大,它们之间的贸易量也应该越大;如果两个国家的差异很小,它们之间的贸易量就会比较小。

(2)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即使实物形态相同,也可以由于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这种同类的异质性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要,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部的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国家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并获得贸易利益,其主要原因是其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别。一国的企业可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取得规模节约的经济效果,其成本随着产量的增长而递减,使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打破各生产企业之间原有的比较优势均衡状态,使自己的产品处于相对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竞争力,扩大了该产品的出口。这样,产业内部的分工和贸易也就形成了。

(3)当代国际贸易的格局

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贸易理论出现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先天性的要素禀赋在决定贸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弱;相反,后天获得性的因素差异,如技术、规模经济、政府贸易政策和其他因素对决定世界贸易的产品结构起着重要作用。以公司内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为基础来分析贸易格局的方法比以国家的比较优势分析的方法更能解释现代国际贸易格局。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以产业内贸易、公司贸易为主,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

14.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异同?[首都经贸大学2008研]

答:(1)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概念

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又称部门间贸易,是指贸易国出口和进口的必然是其国内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的贸易现象,即不同产业之间完全不同产品的交换。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又称部门内贸易,与部门间贸易尤其是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不同,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类产品的现象,即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s)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比如发达国家相互进口小汽车、酒类等产品。

(2)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异同

由于产业和部门的交叉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界限变得模糊,两者彼此联系。

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贸易对象国的不同,在其他方面如在适用的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特点、消费者偏好、贸易利益来源等方面,两者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具体如表3-1所示。

表3-1  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主要区别

15.分析下列四例,解释每例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北京工业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a.美国印第安纳州埃尔克哈特的十几家工厂生产了美国大多数的管乐器。

b.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本田车要么是日本进口的,要么是在俄亥俄州的马里斯维尔生产的。

c.欧洲唯一的大型客机生产商——空中客车公司的所有飞机都在法国图卢兹组装。

d.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成为美国东北部的保险中心。

答:(1)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2)由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分析得:

a.属于外部规模经济,美国印第安纳州埃尔克哈特的十几家工厂,行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形成较大的市场吸引力。

b.属于内部规模经济,日本本田在国内的企业规模大平均成本低,在俄亥俄州的马里斯维尔设立的工厂也是因为自身规模较大,产生的内部规模经济。

c.属于内部规模经济,空中客车公司组装工厂在法国图卢兹规模巨大,设备先进使公司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d.属于外部规模经济,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聚集了大量的保险公司成为美国东北部的保险中心,这是保险业在哈特福德高度集中,提高了整体行业的效率,所以是外部规模经济。

三、论述题

1.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并说明几种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天津商业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

答:(1)里昂惕夫之谜的含义

里昂惕夫之谜是指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针对要素禀赋论而提出的一项悖论。按照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应该进口密集使用该国所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出口密集使用该国所富有的生产要素的产品。里昂惕夫运用多商品多国家多生产要素的扩大的国际贸易模型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对l947年美国的进出口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这个通常被认为是富有资本而缺少劳动力的国家,在其出口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大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例,在其进口品中,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例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例,从而正好与要素禀赋论所预言的情况相反。

(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经济学家对里昂惕夫之谜主要有以下四种解释:

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

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对要素密集型的基本假定是,如果按生产要素价格的某一比率,某一商品的资本密集度比另一商品高,那么,在所有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下,这一商品的资本密集度都比另一商品高。但是,事实的情况可能不是这样,某种商品很可能在有些国家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在另一些国家则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就是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的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其结果可能是:若某国为资本密集型商品,则该国出口商品A,该商品在别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的,而在该国是劳动密集型的;同时,该国进口商品B,该商品在外国是劳动密集型的,而在该国是资本密集型的。

贸易壁垒

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也有可能是贸易保护的结果。在赫克歇尔一俄林的模型中,贸易被假定为自由的,而在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或多或少实行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尤其在战后初期。

例如,对于资本密集型国家来说,保护程度较高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政策的制定会受到许多利益集团的影响,且别的国家也可能对它们的缺乏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商品进行较高的贸易保护,从而使得资本密集型国家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有人认为,如果是自由贸易,资本密集型国家就会进口比现在更多的劳动密集型商品,或出口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之谜就有可能消失。

技能和人力资本

在赫克歇尔一俄林的模型中,生产要素被简单地分为劳动、资本或土地,而并没有将这些要素再进一步作细分。事实上,同一要素之间会有很大的不同。就劳动而言,劳动技能的高低在各国之间也像在个人之间那样有很大区别。同样,不同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劳动投入也是不同的,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一般说来,熟练工人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培训,大量科技人员的产生也需要大量的科研与开发经费的投入,在这些劳动力投入的背后,实际上是大量的资本投入。

自然资源

里昂惕夫之谜中只计算了贸易中的资本和劳动的比率而没有包括自然资源。各国的天赋、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有很大的不同。不充分注意到各国自然资源的不同以及它们与资本和劳动力的关系,就不能完全解开资本劳动比率计算结果中出现的大部分奥秘。

2.试分析战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其原因。[武汉大学2003研,西南财大2003研]

答:(1)产业内贸易的内容

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这种国际贸易现象与贸易商品、贸易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商品的生产区域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2)战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产业间贸易在发达国家间贸易中的比重下降,产业内贸易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在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这些贸易占据了世界贸易的大部分。战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比重较高;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间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生产要素禀赋相似,要素密集度相近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内贸易规模较大,彼此间主要以产业内贸易形式进行国际交换。如美加之间、欧盟成员国内部的产业内贸易占了绝大多数。

对一国而言,产业内贸易要受该国技术水平、资本及人力资本密集度的影响。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比较精密、复杂的制造业和智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相对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资源密集型产业。

产业内贸易一般发生在实现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产业、产品差异及消费者偏好不同的产业。例如,美欧、美加与欧盟内部汽车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间在金融服务业内部的贸易。

(3)战后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分析

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一般认为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即使实物形态相同,也可以由于信贷条件、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距而被视为异质产品。这种同类的异质性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成因。一般认为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的国家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国际分工和获得贸易收益,其主要原因是其企业规模经济的差异。一国的企业可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取得规模节约的经济效果,其成本随着产量的增长而递减,使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打破各生产企业之间原有的比较优势均衡状态,使自己的产品处于相对的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出口。

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部门异质性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供给市场。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较高人均收入层次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的多样化,呈现出对异质性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异质性产品的需求市场。当两国之间的收入水平趋于相等时,其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产业内贸易发展倾向就越强。

3.结合国内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简述理论),谈谈我国重视内需、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南京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答:(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而这又主要决定于四组基本因素,即要素条件,国内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组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单独发生作用,并同时作用于其他因素。四者组成一个系统,共同决定国家竞争优势。另外,国家竞争优势还受到机遇和政府作用的影响,但由于两者要通过四组基本因素影响国家竞争优势,所以属于辅助因素。

(2)国内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

波特认为,国内需求直接影响一国公司和产品的竞争优势。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老练、挑剔的买主有助于产品高标准的建立。买方的高质量要求会使国内公司在买方压力下,努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

前瞻性的买方需求有助于国内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这是因为在一国的买方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情况下,国内公司将率先意识到新的国际需求的来临,并积极从事新产品的研发,使公司自身不断升级换代。另一方面,领先的国内需求还会使公司的新产品更容易在国内找到市场,使公司的新产品和公司得到发展的机会。

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及独立的买主数量会对一国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国内需求增长迅速可以鼓励公司尽快采用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相反,若国内需求增长缓慢,国内市场较快达到饱和,从积极的角度看,则会迫使公司提前向海外扩张,占领国际市场。而众多独立的买主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需求信息,促进公司实行多元化生产,减少经营风险。另外,产品研发人员基本在国内,公司对国内需求的敏感比对国外需求更强烈。公司国内经营业绩的比较常常影响甚至左右经营者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迫使其重视满足国内需求。

基于以上原因,波特认为,国内需求的重要性是国外需求所取代不了的。来自国内需求的信息常常在公司决策中占支配地位,一件产品的设计几乎总是首先反映国内需求的。

(3)结合目前我国经济现状,扩大内需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理由是:

扩大内需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性意义,而不仅仅是权宜之计。长期以来,依赖外贸出口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不可能被动地等待国际经济的回暖,而必须主动去寻求发展的新路子,所以扩大内需就显得极为必要。

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域辽阔,消费人口多,因而国内需求巨大且市场潜力更大,当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时,国内的回旋余地很大。

扩大内需也为我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推动国内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战略性改变,使整体的经济运行上一个新的台阶。

(4)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是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前提条件。

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是转变的本质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发展已经暴露出诸多隐患:

a.出口规模难以扩大;

b.贸易条件有恶化趋势;

c.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维持。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要求我国不能满足于比较优势原则确立自己的外贸政策,而是要发展竞争优势。

我国已经形成的大国经济是转变的必要支持。

加入WTO是转变的促进因素。

4.简述需求偏好相似论与H-O理论的主要差别。[人大2003研,中南财大2003研]

答:(1)解释的贸易类型不同

H-O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商品之间的贸易,它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商品总是那些用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总是那些需要用自己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这个理论只是解决了不同商品之间进行贸易的原因,不能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解释;需求偏好相似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具有相似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产业之间进行贸易的主要原因。

(2)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H-O理论属于古典贸易理论的范畴,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其产生的背景是贸易商品的类型尚没有扩充到产业内贸易时代,主要适应于二战前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现实;需求偏好相似论出现的时间较晚,其背景是在二战后,产业内贸易风起云涌之际,传统贸易理论不能很好地对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解释,此时需求偏好相似论是其众多理论中的一个。

(3)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不同

根据H-O理论可知,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源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而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相似的需求结构,即需求偏好相似是进行国际贸易特别是产业内贸易的最主要的原因。

(4)理论的前提假设不同

H-O理论的前提假设很多,因而使之能够成立的客观环境要求就比较多;需求偏好相似论则不然,它几乎就没有什么前提假设,这就给这个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方便,也增强了理论的可信性。

5.克鲁格曼等人新贸易理论简评。[北师大2002研,北京工商大学2006研]

答: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进而是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

(1)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

克鲁格曼等人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同类产品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原理而开展专业化的结果,与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李嘉图等人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点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新贸易理论则与此相反,假设市场环境为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这正是当代产业经济的流行特点。在规模经济和收益递增的驱动下,产出规模扩大带来生产成本下降。各国通过开展专业化和进行国际贸易,提高其收益。

新贸易理论的第一个内容。

新贸易理论的第一个内容是企业追求差异产品所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国际贸易。

在上面的前提假设下,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

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在该论文中,保罗·克鲁格曼非常系统地阐述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理论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优势与规模经济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既然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那么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

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内容。

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内容是由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所导致的相互倾销(贸易)。

詹姆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看,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他产品的价格,那么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中,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

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内容。

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

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获得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使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我们所谓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优势,是将企业优势与行业优势等同起来。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之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优势地位,可能由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

新贸易理论的第四个内容。

与上面三个内容都是从供给的角度阐释国际贸易不同的是,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尔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2)对新贸易理论的评价

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很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无论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古典贸易理论均基于国家间的差异,尤其是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可作为相对差异的特殊形式)来解释贸易。这意味着,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有相反的关系。然而,大量的世界贸易,大多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间的贸易,是在生产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进行的。而且,战后以来的大部分年份,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占这些国家收入的比例均在上升。以大多数标准来衡量,这些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越来越趋于相似,它们的贸易产品种类也十分相似。新贸易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种贸易现象,弥补了贸易理论的空白。除此之外,新贸易理论完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一次重要的跨越,它已经成为贸易理论发展阶段中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虽然理论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应该说它已经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了。

在贸易政策领域,新贸易理论为战略性贸易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新贸易理论中,虽然没有过多地涉及国家在一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但是它的前提假设以及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进行的论述,为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6.试比较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之间的异同(在理论模型条件、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格局的确定、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比较。)[南京大学2003研,人大2003研,南开大学2004研]

答:新贸易理论是为了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国际贸易出现的新倾向而提出的。这些国际贸易的新倾向主要表现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发达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以及产业领先地位的不断转移。新贸易理论是在传统贸易理论基础上的发展,继承了传统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等思想。二者都认为国际贸易是有利的,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比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全新的理论假设前提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其理论的假设前提很多,最主要有以下几点:规模收益不变;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商品,即通常所称的2×2×2模型。这些假设前提与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前提是一致的,在当时也符合社会经济生活主流。

然而,时过境迁,面对客观现实,新贸易理论者意识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已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相差甚远。他们认为:

规模收益不再是不变的。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商品是以递增规模报酬生产的,并且这些行业(如汽车业、半导体业、计算机业等)构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

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公司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价格行为(即边际成本定价行为)与非负的利润不一致,因而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2×2×2模型虽然形式简洁明了,但却把事实过分简单化了,以致忽视了一些重要而可能的情况。新贸易理论则如实地把经济世界划分为J个国家、N个商品、M种要素(又称为J×N×M模型),并指出在J×N×M模型下,可能出现商品的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不确定的情况。

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一系列几乎全新的假设前提之上,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假设前提更贴切于当今的现实。

(2)全新的结论

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需求偏好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决定了对最终产品的需求,由此导出了对要素的派生需求,对要素的派生需求和要素的供给决定了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决定了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差异则是贸易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定了两国需求偏好与生产技术是相同的,得出两国间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两国相对要素报酬的差异,又直接导出了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相对要素报酬差异和相对商品价格三者在解释贸易原因的功能上是等效的。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是根本原因。反过来,如果两国间不存在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则两国间的贸易不存在。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就不能由要素价格差异直接得出,必须加入生产技术的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经济规模的不同就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不同,也就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商品相对价格差异决定的轨迹为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相对要素价格差异,相对要素价格的差异和国家间的经济规模差异(具体地说是产出水平的差异)共同决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因此,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要素价格差异是等价的,但两者与相对商品价格差异不再等价。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国家大小决定的经济规模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贸易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即使两国间没有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经济规模的不同也会出现贸易。这就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面临的发达国家间存在大量贸易这一难题。

贸易的商品模式。

传统的贸易理论根据2×2×2模型得出:一个国家将出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该国相对丰饶和便宜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相对稀缺和昂贵要素的产品。简言之,这里存在着一种必然性,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出口劳动相对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相对密集型商品,另一国则相反。新贸易理论突破了2×2×2模型的限制,指出,当贸易商品数量大于要素数目时,两国商品生产和商品贸易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一国在一种生产模式下可以出口一种商品,在另一种生产模式下则可能进口该商品。而生产模式却可能是由一些偶然的历史原因决定的,如政府计划等。

贸易的要素模式。

传统贸易理论的贸易要素模式很简单,贸易中要素的净流动方向为:一国出口本国相对丰裕的要素,进口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即使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一国也可能是所有要素的净流入国。原因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公司不可能遵循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同时,如果由于规模、政府管制或是其他原因使进入受到限制,则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为中存在着垄断利润(经济租),当这些产业的商品出口到国外时,垄断利润将从国外获得。而两国获得的垄断利润的幅度(即垄断利润率)由于管理程度不同而不等时,一国就可以利用获得的垄断利润购买另一国商品,甚至可能达到进口所有要素的状况。这部分解释了当前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生产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现象。发达国家的产业一般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程度,以美国为例,在原铝、电话电报器材、机动车、合成纤维等行业中,前四大公司的工业产量均占全行业的90%以上。而1987年,埃克森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销售额竟超过了挪威、希腊、芬兰等中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凭借这些强大的垄断优势,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以高价出售,获得了巨额的垄断利润,而从初级产品生产国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间接地占有了这些国家的资源。随着这种垄断趋势的加强,初级产品生产国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贸易构成和贸易量。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必然出口相对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而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两国间只存在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要素密集度相似的产品的贸易)不可能存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两国要素禀赋相对差异越大,贸易量越大。当两国要素禀赋无相对差异时,不存在相互贸易。现实情况却不然,不仅许多产业内(如小汽车、机械、电子等)存在着大量贸易,而且战后世界贸易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更有甚者,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更快,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作出解释的。

新贸易理论则引入了相异产品的概念来建立贸易模型。所谓相异产品是指确定了商品部门结构后,属于这一商品部门的不同种类的产品。譬如说,我们确定“石英表”为一商品部门,则精工牌、北极星牌、海达牌等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各种品牌的石英表均为“石英表”这一商品的相异产品(也称“变体”),不仅如此,有更多的变体可以潜在地生产出来,例如,一年后可能会出现“梦想牌”、“虚构牌”石英表,这些都属于新贸易理论相异产品的范畴。尤其重要的是,各种相异产品都能因其自身有价值(市场上总有一些人喜好这种变体)而存在,并且,相异产品种类越多,消费者可选择余地越大,社会福利越高。然而在一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由于规模的限制,变体的种类不可能很多,因为变体的数目越多,则生产规模越小,规模越小,规模经济效益受到限制。变体种类将保持在与规模经济权衡的水平上。开展贸易后,两国市场合一,两国分别生产几种变体,互不重合,但总数目大于贸易前任一国的数目。在需求方面,由于可消费变体数目的增加将提高福利,两国互相进口对方的变体。于是,产业内贸易产生。并且,就贸易量而言,存在相异产品的世界经济与传统的贸易理论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此时,国家相对规模对贸易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家大小越相似,产业内贸易量越大。就总的贸易量而言,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产业间贸易量)和国家相对规模(决定产业内贸易量)共同决定了贸易量。

贸易利益及其分配。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不考虑贸易产生的动态利益,当存在着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两国分别进行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然后进行贸易,则双方都能获利。这种静态的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一般情况下,与进口有关的利益集团更倾向于保护贸易,因为随着进口的增加会减少这些产业的竞争力与利益分配,而对出口产业来说,贸易的进行会加速这些部门的利润增长。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态,只能在一种次优状态下运行。但相比于各国自给自足的情况,开展贸易后,全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提高。这不仅得自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利益,而且由于存在以下的潜在利益:a.生产效率效益。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由于市场的扩大而扩大,规模经济增加,提高了生产率。b.生产集中。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集中于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国家生产,使商品价格下降。c.生产的合理化。贸易的开展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减少了垄断利润,缓和了价格扭曲,资源配置优化。d.产品多样性。贸易使世界市场远大于国内市场,可选择的变体增多,福利增加。但新贸易理论也指出,对一国而言,也存在着贸易受损的可能性。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这是因为本国生产效率低于国外,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失败),而贸易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补偿这种收缩带来的规模经济损失和垄断利润损失(此时垄断利润由外国获得)时,贸易使本国受损,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所要重视的是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新贸易理论几乎在国际贸易的所有理论问题上修正了传统贸易理论得出的结论,较好地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出现的各种新的贸易现象,称其为“新”并不为过。

7.阐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理论基础,并简要评价。

答:(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伴随市场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它是新贸易理论的自然结果。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政府通过某种干预手段改变或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方向改进。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通过自身的战略性政策行为影响本国和外国企业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策略选择。在某些市场结构下,政府可能采取不干预或自由贸易政策,此时,不采取任何贸易干预政策的政府所遵循的基本政策理论仍然是战略性贸易政策。

(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20世纪上半期,经济学领域发生了三次理论革命,这三次理论革命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三次理论革命分别是:

博弈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经济理论研究者开始把博弈论引进到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领域,用来解释和研究国际贸易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贸易现象和国家间各种贸易竞争问题。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研究者对于当今国际贸易竞争问题或国家间贸易博弈的解释和研究中所应用的分析工具正是博弈论理论中的经典分析模型。

微观经济学革命。20世纪70年代,一系列的新的经济理论思想相继引入产业组织理论中,如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博弈论等新的理论思想被纳入到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之中。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理论思想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石。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市场的理论和思想自产生以来,一直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而且其影响深入和渗透到经济学中的各个领域,从理论逻辑联系来讲,战略性贸易政策直接源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经济政策干预的思想。凯恩斯主义的国家经济政策干预的理论和思想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

(3)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简要评价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增强一国谈判的实力,二是可以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在克鲁格曼看来,当别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时,本国企业将面临被挤出市场的威胁。因此,要使外国放弃干预或支持该国企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所谓“公平贸易”,必须是本国同时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以便在势均力敌的基础上展开相互开放市场的谈判,否则这种谈判难有积极的结果。因此,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首先是为了促进自由贸易的开展或推进贸易的自由化。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意义在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也在逐步扩大,因此贸易竞争或国际市场竞争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着的贸易利益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利益、经济发展或增长的重要源泉,因此对外贸易政策的精确化已经成为现代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和政策措施发展的重要趋势。相应地,对外贸易政策也逐步由对国家政策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对产业贸易政策的研究,进而深入到对产品贸易政策的研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成果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对经济,特别是对贸易的干预或管理要更加精确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