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际贸易考研真题(含复试)与典型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国际贸易新理论

3.1 考点难点归纳

1.劳动熟练说

1956年,里昂惕夫在一篇论文中对于自己做出的“反论”给予了理论说明。他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出现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原因,在于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按照他的解释,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具有相同机器设备国家工人的3倍。这样,如果劳动按照其他国家的水平来衡量的话,美国的劳动是倍加的劳动(美国劳动量乘以3),美国自然是一个劳动相对丰裕、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因此它的贸易格局必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资本密集型产品。

在他的理论说明中,里昂惕夫实际提出了劳动力非同质的结论,即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从而指出了H-O定理前提中的缺陷。里昂惕夫同时对美国工人的高劳动生产率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工人的高熟练程度和高劳动生产率来源于美国企业的高管理水平、美国工人较高的教育程度与职业培训水平,另外也来源于美国工人较强的进取精神。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此,他的这个论断通常不为人们所接受。

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基辛(D.B Keesing)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他利用美国196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指不熟练和半熟练工人)。他根据这两大分类对14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资本较丰裕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

劳动熟练程度的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辛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劳动的熟练程度是不易达到和不能迅速达到的,而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所拥有的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比重又极不相同。其中,前者熟练劳动所占比重较大,后者非熟练劳动所占比重较大;

(2)劳动的熟练程度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国际贸易又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3)资本能够在低成本条件下进行国际移动,劳动力却只能在高成本条件下进行国际移动,这种差别会导致国际资本边际生产力均等化和国际劳动边际生产力非均等化,故而那些主要靠资本和劳动生产出来的工业品的比较优势就主要取决于劳动的熟练程度。

2.人力资本说

(1)人力资本的含义

人力资本是指投资于人的劳动技能的训练所花费的费用,包括政府投资、个人投资以及个人接受教育、训练的机会成本。人力资本说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创立的,该学说用人力资本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的对外贸易类型。

(2)人力资本说的主要内容

舒尔茨和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使用在国际贸易商品生产中的资本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人力资本。其中,物质资本是指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本,它是对物质资料投资的结果;人力资本是指寓于人体中的人的智慧,表现为人的文化水平、生产技巧、熟练程度、管理才能及健康状况,它是人力投资的结果,即政府、企业和个人投资于教育和培训的结果。各国人民的天赋是相近的,而人的智能差别则是后天人力投资的结果。人力资本丰裕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在知识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出口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人力资本比较缺乏的发展中国家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上生产则处于劣势地位。人的智能之所以称为资本,是因为通过教育和培训所获得的智能可持续使用一个很长的时期,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取得大于投资的收益。

人力资本在比较优势的决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则是由于不同产品生产需要的人力智能高低、多寡不同。初级产品的生产需要较少、较低的人力智能,因而人力资本缺乏,自然资源和劳动丰裕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生产和出口优势;而战后信息、生物、空间、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产品需要较高的人力智能,因此,人力资本丰裕的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

3.技术差距说

技术差距贸易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Posner)1961年提出来,它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作为对外贸易发生(比较利益的差别)的解释原因。波斯纳的看法是: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最先问世,新产品在国内销售之后进入国际市场,创新国便获得了初期的比较优势。这时,其他国家虽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生产,但由于与先进工业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才可能做到,在这段时间内,创新国仍拥有在该产品上的技术领先地位,其他国家对该产品的消费仍需通过进口得到满足,因而技术差距所引起的国际贸易仍然需要。当其他国家可以模仿生产之后,随着模仿规模的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降,最后甚至可能从其他国家廉价进口该产品。

图3-1

如图3-1所示,创新国在生产新产品,时模仿国出现对该商品的需求,开始进口,之后模仿国开始生产,当到时,模仿国达到自给自足,超过则模仿国开始出口。根据波斯纳的看法,这一段为模仿国的需求滞后期间,其长短取决于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与了解;这一段为模仿国的反应滞后期间,是指模仿国厂商在进口冲击下进行调整,生产出新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取决于模仿国的规模经济、产品价格、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关税、运输成本和市场大小等诸多因素;这一段为模仿国的掌握滞后期间,即在时,模仿国完全掌握了该种产品生产,不需要再进口。一般认为,掌握滞后期间的长短,取决于技术传播渠道是否畅通,模仿国是否具有消化新技术的能力等。之后,就会出现模仿国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出口,即在该点之后技术差距消失,生产成本的差异将成为导致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之间两国贸易的基础为技术差距)。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技术差距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比技术差距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变化,即技术差异的动态因素。由经济学家维农(Raymond Vernon)首次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关于技术变化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一个重要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试图从技术变化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形态的动态变化特征。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图3-2所示。

说明: 未命名

图3-2

第一阶段:美国首先进行技术创新推出的产品处于垄断地位并向欧洲出口

第二阶段:外国厂商(往往是先驱国的子公司)开始生产并部分取代该产品进口阶段(美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

第三阶段:美国以外的国家(欧洲)参与新产品出口市场的竞争阶段

第四阶段: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竞争阶段(以后)。

-美国开始生产;-美国开始出口,欧洲开始进口;

-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欧洲开始生产;-欧洲国家开始出口;

-美国开始成为净进口国;-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欧洲净进口;

美国出口到欧洲;

欧洲仿造,进口减少,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

欧洲和美国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

发展中国家实行部分进口替代,美国成为净进口国;

发展中国家出口,欧洲出口量减少。

5.重叠需求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 B.Linder)提出的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方面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1)重叠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国的新产品首先必须满足本国的需求,然后再出口到国外满足外国的需求。因此,两国的需求结构(需求偏好)越相似,两国开展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决定于该国的收入水平。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其需求结构是不同的。

因此,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量也就越多。

(2)重叠需求理论的图形解释

如图3-3所示,点是收入水平,线是价格线,是在收入水平下消费的典型的加工深度,它们之间的交叉区域便是双方都消费的加工深度,也是贸易的基础。图3-3说明,在一定的国际价格水平下,收入相似的国家之间,由于需求发生重叠,因而易于产生国际贸易。

图3-3  需求重叠产生的贸易利益

(3)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适用范围的比较

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各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概括而言,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重叠需求理论则适用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6.产业内贸易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了一种与传统贸易理论所描述的情况相悖的新现象: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且发达国家之间又出现了对于同类产品的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这种贸易占到了世界贸易的60%,它正在取代传统贸易成为发达国家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该现象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产业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1)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向韩国出口某种品牌的衬衣,同时又从韩国进口某种T恤衫的这种贸易活动。

(2)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

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的;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以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过去的贸易理论的前提大多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分析中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两种情况。

(3)产业内贸易的特点:

它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有所不同。它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而不是产业间非同类产品的交换。

产业内贸易具有双向性。同一产业的产品,可以在两个国家之间流动,流向具有双向性。即同一产业内产品,可以在两国之间相互进出口。

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这些产品中既有资本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密集型产品;既有高技术产品,也有标准技术产品。

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4)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该理论不仅从供给方面进行了论述,更从需求角度考察了国际贸易特别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这实际将李嘉图理论中贸易利益等于国家利益的隐含假设转化为供给者与需求者均可受益。另外,该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是各国都在追求的利益,而且将规模经济的利益作为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这样的分析较为贴近实际。

7.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传统的以H-O定理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是一个静态的理论体系,缺乏动态的眼光分析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了克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这一缺陷,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是一个超越了比较优势概念,拥有丰富内涵的崭新范畴,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的、现代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一个国家的兴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生产率的提高,提高生产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从宏观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

图3-4

如图3-4所示,波特将竞争优势的各个方面归为四类,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这个模型就是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下面,对这四个基本因素做简单的介绍:

(1)要素状况

要素状况是指适于一国在某一产业竞争中获胜的生产要素状况。波特指出,虽然要素状况在贸易类型的决定中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是竞争力的唯一源泉,最为重要的是一国不断创造、改进和调动其生产要素的能力,而不是要素的初始禀赋。在波特看来,高级要素比基本要素更有价值。

(2)需求状况

需求状况是指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面临的竞争及其健康程度。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企业更可能获得竞争优势。波特指出,在促进企业持续竞争力方面,最重要的是市场的特征,而不是市场的大小。若国内消费者善于挑剔,品味较高,便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取得竞争优势。

(3)相关及支撑产业

相关及支撑产业是指企业所有相关产业及供货商的竞争能力。那些拥有发达而完善的相关产业和支撑产业的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通过密切的工作关系、与供应商的接近、及时的产品供应和灵通的信息获得并保持优势。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是指资助或妨碍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力的国内环境。波特指出,没有任何战略是普遍适用的,战略的适用性取决于某时某地某企业的有关工作的适应性和弹性。政府应为社会创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激烈的竞争会迫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以取得竞争优势。

(2)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评价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较圆满地回答了理论界长期未能解答的一些问题,对国际经济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同其他贸易理论相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系统,为分析各国竞争优势的基础,预测它们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以及长远发展潜力,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

强调动态的竞争优势。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的是比较利益,注重的是各国现有的要素禀赋,因此它无法解释为什么像日本和韩国这类资源稀缺的国家能在众多领域获得竞争优势,而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却长期落后的原因。

强调国内需求的重要性。传统贸易理论忽视国内需求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认为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很小。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明确提出了国内需求同国家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对需求的忽略。

强调国家在决定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