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相关阅读 面对糖尿病——态度决定你命运
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带领的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男性为12.1%,女性为11.0%;城市居民患病率为14.3%,农村居民为10.3%;平均估测患病率为11.6%。中国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是糖尿病的后备军(糖耐量低减或空腹血糖受损)。
糖尿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原因在于它的早期并没有任何自觉的症状,相当于“鬼子悄悄地进村”。病人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已经得病,危险已经降临。另外,战胜糖尿病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糖尿病病人有了自觉症状时,其实已经患糖尿病好几年了。或许,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糖尿病隐藏得更深的疾病了。
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经商人员或者管理者、IT从业人员、银行职员患糖尿病的概率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脑力劳动为主、久坐少动、饮食过量不规律,平时精力充沛,看上去很健康。他们哪怕是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也会因工作繁忙而不会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据调查,中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病人没有进行认真的治疗。很多上班族的病人年龄在25~50岁之间,是糖尿病管理的“难点人群”:一方面事业忙,没有时间看病;另一方面,血糖高本身并不痛苦,反而是合理膳食、增加身体活动、坚持锻炼会让人觉得很麻烦。
得了糖尿病(或是糖耐量低减及空腹血糖受损)后是否要进行及时治疗是病人的自由,医生无权干涉。但是需要告诉人们的是,谁轻视糖尿病的治疗,谁就会得到糖尿病并发症的折磨。而且越不重视,受到的痛苦就越大。正所谓“不见棺材不掉泪”,一旦出现并发症,病人会责怪自己当初没有积极治疗。
临床实践也有这样的例子,一位糖尿病病人从发病初期就开始坚持认真治疗,到了96岁时仍然精神矍铄;许多的糖尿病病人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糖尿病的积极治疗;也有许多家庭主妇在固定的时间就诊……糖尿病的治疗确实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有时令他们感到无奈,但是,由于他们认真对待、积极治疗糖尿病,因此可以很好地维持自己的健康,保证了生活的质量,减轻了疾病的痛苦。
许多糖尿病病人在早期没有自觉症状,总认为自己没有时间,不认真进行糖尿病的治疗。其实,糖尿病的治疗并不需要病人一天24小时都去考虑这个问题,而是要求病人能够正确认识糖尿病,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度过幸福快乐的人生。许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