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活动之后

1.

似乎参与烧烤的每一个人都对前天发生的事津津乐道。

贪玩而又缺席活动的陈沐月,自然要对这次活动问这问那。小媱曾经费尽口舌要拉拢她去参加,但与烧烤相比,家的诱惑力对她而言似乎要更大些。现在,当众人在她面前对烧烤的事情津津乐道时,她显然又后悔了。

“真的吗,真的这么好玩吗?”她瞪大眼睛,脑子依据众人的描述自行构筑情形——完全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啊,自己没去,真是后悔极了。

“好玩!非常好玩啊!那里的风景挺好,最重要的还是大家玩得很开心!”连说话的小媱也两眼发亮,陶醉在那片回忆中。“如果你也来,那一定玩得更开心。”

“是吗?”沐月心里窃喜。对于未能参与的人来说,“有你更开心”或“没你真可惜”这样的话,向来都是很温暖人心的。

“可惜我当时回家了……”

“老是回家有什么意思呢,不无聊吗?”小媱说这话时还是有点顾虑的,毕竟在如此眷家的人面前说这样的话,可能不怎么恰当。

沐月好像并不放在心上。又或者说沐月并不介意。于是小媱继续喃喃说道:“还是在学校好,学校有那么多友好的伙伴,那么多鲜活的事情……”这话其实她说给自己听,仅仅是说给自己听的。

坐在后面的华卿听到小媱的话后报以诡异的一笑。他觉得小媱说的“友好的伙伴”包括了他自己,不由得异常欣慰。

“有哪些人去了?”同样是听见小媱说“友好的伙伴”,沐月只想知道起昨天参加活动的具体人员。

“海娟、秀华、阿娜、宛桃……”

“什么,宛桃也去了?”沐月惊讶地抢过话,打断了小媱正准备清点“华卿”的思绪。

沐月的嗓音毫无节制,坐在第一组的正在写作业的宛桃猛然停笔,回过头来看着沐月。

“是的。”小媱在回答这大惊小怪的沐月的时候,不经意间宛桃的目光对接——在宛桃的眼神里,她似乎读懂了什么。

“她去是理所当然的,有什么好吃惊的呢?”小媱表面是回应沐月,实质上却是在安抚宛桃。然而大大咧咧无心无肺的沐月竟还不明白小媱这话所隐藏的意思,竟抬头远远地问那个盯着自己的宛桃:“昨天的烧烤你也去了?”

宛桃忍着一口气,点了点头。她觉得这样的问题内有意味。

“真没想到你居然会去……”沐月感叹一句,毕竟宛桃是从不参加集体活动的。

小媱不由得替沐月捏一把汗。宛桃本来就很孤傲,沐月还要说这样的话,真的是正面撞上了。

没想到宛桃只是轻轻地把微笑附上嘴角,替自己辩解说:“在学校没事便去看看。”继而回过头写作业。

相安无事。小媱松一口气。

实质上宛桃此刻的内心如云海翻滚不止:“这么说,我是不应该去了?——好吧,我真的不应该去。”

2.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赵宛桃那样子。

烧烤完的那个夜晚。华卿就抑心中的兴奋,一兴奋,他就开始“写诗”了。

那个绿色封面的笔记本,零零碎碎地记录了他所有的“诗歌”,和其他诗歌不同,这本子的诗歌都是他心事的点滴积累,所以庄严得如同军事机密。华卿一直觉得,写诗的人都是很“浪漫”和很有“才华”的,尽管自己写的一塌糊涂。正是对诗人有着莫名的敬仰,华卿才一直延续着这个习惯。

俗话说,走的夜路多总是会见鬼的,华卿的“机密诗歌”自然也会有“泄露”的时候。比如这一次,他正专心地琢磨着文字,却没提防来自同桌李国豪的“死亡窥视”。

“哈哈哈哈……写诗……哈哈哈哈大诗人……哈哈哈哈……”

吓得陈华卿立马合上了本子,扔回书桌里。

“什么什么,他写了什么诗啊,快说出来啊耗子……”后面的沐月又来凑热闹。

“什么‘那一天’,什么‘湖中’,什么‘小船儿’?……”

光是这几个意象,就足以让这两个家伙笑上好一阵子。

华卿甚为羞恼。

“写诗挺好的啊,人家华卿又不是写给你们看,是你们偷着看的,看完还要笑人家……”小媱替华卿说话。

华卿顿时又状态满满。

“好的好的,大家不要笑!对待‘纯文学’态度就要严肃点!”李国豪刻意地板起严肃的脸,接着又行了个拱手礼,“所以恳请陈大诗人拿作品出来让我等鼠辈瞻仰瞻仰!”

沐月在前面笑的不行。

华卿才不管他俩。或者说,他打死也不会拿自己的诗出来让他们糟蹋的。

他问小媱说:

“怎么,你也喜欢诗吗?”

“还好吧。”小媱一边拿出下节课要用的书本一边回答他。

“是现代诗还是古诗词?”华卿继续问。

“古诗词多一些,现代诗的诗集好像不怎么看过。你很喜欢是吗?”小媱倒过来问他。

“的确挺喜欢,初中的时候离市图书馆较近,诗集也是在那里借阅的,不过现在离那里太远了,不方便借还,所以现在我都是去‘文墨书园’那里看。”文墨书园”是当地一带颇具名气的书店,位于市区之东的商业街内,小媱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那儿,只是她鲜有进去逛。

“我有空就跑到那里看,那里可以坐的桌椅,那杂志的每一期基本上都被我翻过了……”

“人家是拿来买的,你却老跑过去光看不买,严重破坏市场规则,你还好意思呀?”兴许是刚才陈华卿置之不理的态度让沐月心有不爽,听陈华卿说他老跑去文墨书园看书,沐月便故意指责他,图个痛快。

这个问题华卿可从没考虑过。他喜欢看这些书,时常在书店里坐在慢慢地读,一读就是两三个小时。看到喜欢的他会摘抄下来,看腻了就把书放回去,离开书店。她没想过买,也没考虑过这样是否会影响别人的生意。

“是吗?之前还真不注意……”他挠了挠头,现在想起似乎还挺过分的,毕竟他没事先征求过店主的意见。

“没事啦,现在的很多书都是看完后就没什么价值的,只适合借来读,只有那些看好几遍都不会腻的书才值得花钱买。”小媱安抚他。她听见华卿经常去那么看诗集,又说道:

“看了这么多,那么应该写得不错吧……”小媱有些想看,但就之前华卿对诗歌“被偷窃”时的反应来看,华卿似乎不怎么愿意。难道是华卿担心自己写的不好,拿出来会出糗吗?

在小媱看来,不一定要写得好才值得看的,如果写的人是自己关心的朋友,即便写得很不好,也很值得为了他而耐下性子去看完。

华卿何尝不想拿给小媱看呢?他更想听听见小媱的读后感。他觉得,诗歌可以表达他各种难以表达的情感:那些复杂的、难以触摸的感受,他可以在诗歌中以各种意象构造成一个唯美的画面,让这些感受精确地藏匿在里面。写完后,即使时隔多日,再看回这些的诗,那份感觉还能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的。那么,这就“成功”了——至少对他个人来说是的。

这样的成功是他个人的成功,是没有经过文学家或美学家评定、没得到大众认可的,所以他的诗集亦只有他一个人能体会。

如此,他便很渴望有一个懂他的人,来体会他的感受。

不过,他觉得自己目前还没准备好。如果是给小媱看,他一定要再三地推敲,以确保能把最用心、最优秀、最精确的作品呈现给小媱。

他一直在努力地改。现在还不是时候。

只是当他整理好了所有的诗,结合成集的时候,岁月如刀,世事如尘,他已没有这样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