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前沿: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转变。这些转变都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下,为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做出的战略性调整。历史的经验表明:每一次调整都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工业西渐”同沿海与内地的关系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经济格局。为改变这种状况,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遵循着一条“均衡发展”的道路前行,具体表现为“工业西渐”的政策措施。

1.“工业西渐”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首先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其次是华东和华北。“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当中,沿海地区占1/5,内地占4/5;而整个“一五”计划时期,基本建设投资内地占53.3%,沿海占46.7%。“二五”计划时期以后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建设大规模向内地推进,造成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三线”建设的失误,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学术界习惯于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称为“平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实际上是为了改变旧中国工业分布极端不均衡的现状,也是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关系的具体行动。

2.沿海与内地的区域格局

沿海与内地的区域格局实际上是承袭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旧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努力打破这种旧有的区域格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建设的156个重大项目,它们都是按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标在全国布局的。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出于备战的需要,国家决定将集中于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工厂转移,加快“三线”建设,建立战略后方。同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就极不平衡,大部分的工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从生产力分布的地区非均衡性的角度看,客观的经济形势也提出了调整区域经济格局的要求。所以,这一阶段主要实施的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集中体现在“三线”建设上。按照设想的军事地理区划,中国沿海为第一线,中部为第二线,西部为第三线。湘西、鄂西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为西南三线。西北“三线”建设辖区为陕、甘、宁、青、豫西、晋西。相对于西北、西南的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被称为小三线。“三五”计划明确提出,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四五”计划则提出,建立各自为政、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在“三线”建设的过程中,国家对中西部的投资高度倾斜。“三五”计划时期,在全国新建的大、中型项目中,西南、西北、中南地区的项目占比高达60.2%。而该时期,东部的发展则受到了遏制。

“三线”建设是一次大规模的区域性集中大开发。主要集中于大三线的“三线”建设在客观上缓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域经济分布极不平衡的状况,而且为中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从空间均衡布局的角度衡量,“三线”建设有其正面的意义。1970年,人均GDP排名前十二位的省(市、区)依次是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吉林、青海、云南、辽宁、黑龙江、陕西、宁夏和贵州。属于“三线”地区的有五个省(市、区),其中青海和云南排名第六和第七。这是“三线”建设所带来的一次大的区域经济格局调整,在随后的年份里,随着战略重点的转移、“三线”建设的中止,排名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前十名中已经没有西部的省(市、区)了。

(二) 改革开放和“两个大局”

从1978年到1995年期间,为了改革开放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理论上讲,是从区域平衡发展转向区域非均衡发展;从实践上讲,是从向“工业西渐”战略转为向沿海倾斜战略,同时为东、中、西的协调发展打好基础。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以后,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探索中,中央提出,为了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幅度调整区域经济布局,将发展条件更为有利的东部沿海地区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区域。从1979年到1995年,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总体格局上,对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做了较大的调整。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即首先发展沿海地区,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之后以沿海雄厚的实力支援内地建设。因此,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确立了向沿海倾斜的发展战略,即非均衡发展战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唯一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沿海倾斜的发展战略是指充分利用沿海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的战略模式。为了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央于1979年率先赋予广东、福建两省“特殊政策、灵活实施”的权力,利用两省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带动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开放窗口,并且陆续地批准设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7年12月,中央系统地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是:第一,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扩大产品出口,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第二,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力发展“三资”企业;第三,加强沿海与内地的横向经济联系,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1988年3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关于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实施以沿海地区企业为主力,“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型经济,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同时,中央进一步决定,扩大沿海对外开放的地域范围,批准海南升格为省建制并设立特区,紧接着批准上海市浦东新区为改革开放新的试验区,这意味着我国沿海非均衡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向沿海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了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取得了面向世界、先行发展的巨大成功,我国沿海地区在差不多20年的时间内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水平,使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 区域非均衡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全国经济连续20年快速增长的同时,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区域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加剧、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的问题相继显现,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1979—1991年,沿海与内地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的绝对差距扩大了10倍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绝对差距扩大了4.4倍。1995年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五个省(市、区)均在东部地区,其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2%~174%,而最低的五个省(市、区)中,四个位于西部,一个位于中部,其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77%;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最高的五个省(市、区)也全部位于东部,其人均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6%~259%,而最低的五个省(市、区)全部集中于西部地区,其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5%~65%。这表明地区间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已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形成制约。

2.区域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加剧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加工能力主要集中于东部,形成了东、中、西的梯度分布;而自然资源则主要集中于中部、西部,形成了所谓的“逆梯度”的分布。因此,在东部、西部之间事实上存在一种分工协作关系,即在传统的价格体系下,中部、西部落后地区向东部输出廉价的农矿初级产品,而高价输入东部的加工产品,造成大量的利润流失和税收转移,东部地区则获得“双重利润’。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实行地方分权,各地方相应获得了一定的权益,区际关系也开始按照商品经济原则来运作,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各省(市、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密切相关,为了加快本地区的发展,缩小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维护地方利益,中部、西部地区各省(市、区)也开始向高利率的加工工业投资。这样一方面导致地区间为争夺原料而产生各种摩擦和矛盾,另一方面造成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此外,一些地区为了发展和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设卡封关,大搞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了本地区资源的流出和外地产品的流入,形成了地区间贸易和要素流动的壁垒,妨碍了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合理流动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3.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

受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在发展机会上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均等。东部地区借助区位优势和体制优势,迅速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也形成了产业外向度高、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而中部、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为了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往往以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着中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影响了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问题的加剧使我们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