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理论与实务研究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简析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李丽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加快教育信息化作为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总体部署。教育部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新形势,教育、文化、出版行业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进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个性化学习的新需求,使网络课程资源需求十分迫切。

一、网络课程资源的优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升,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重点应该是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尽管终身学习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但是未来将更多地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之所以说终身学习将更多地依赖网络课程资源,是因为网络课程资源与通常的书刊、报纸资源相比,在终身学习方面具有多种优势。

1.能以多元方式呈现内容

网络课程资源克服了传统课程资源信息呈现方式单一的缺陷,它以文本、图形、影像、声音、应用程序以及动画等方式来呈现内容,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呈现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同时能更充分、准确、有效地呈现信息,调动人们的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使人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2.更能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从经济学角度理解,数字化的网络课程资源,是一种信息产品。在网络经济中,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网络经济的法则之一是,价值来自充足,强大来自富裕。当第一张应用软件光盘生产出来后,其批量生产的成本很低,下载并运行已经生产出来的网上应用软件的成本几乎为零。网络经济的这一特性,使得网络课程资源更容易实现共建共享,学习者也可以轻易获取、存储、处理、传输课程资源等。

3.有利于实现知识的更新

网络课程资源与通常的书刊资源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为学习者及时提供新的、权威的学习信息。传统纸质资源建设周期长,尤其是要经历较长的出版和发行时间,经过较长时期奉献给读者的信息,可能相当多的内容已经过时。网络课程资源借助互联网的实时传输特性,可即时地将新的内容上传至网络。这样只要发布人时间许可,可每周、每天甚至每时每刻更新已有的信息资源库。网络信息资源的即时性特征,将助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终身学习者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课程资源。

二、网络课程资源的组成

在数字化时代,学生最为需要的是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老师最为需要的是适量的内容资源、易于掌握的技术和一个便于分享交流的平台。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育出版企业具备整合多方面资源的能力,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学习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优化,课程资源的含义和范畴也不断变化和发展。如何理解网络课程资源(或者网上课程资源)的概念,目前国内外也有不同的看法。网络课程资源其实就是指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将内容、人、媒体、策略、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有机的整合,形成利于学习者参与和积极思考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指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还包括那些学习者能够与之发生有意义联系的人、媒体、策略、方法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学习内容包括学科专业知识与材料;学习过程涉及的人主要包括辅导教师、学习同伴、智能导师等;媒体指光盘、录音媒体等;教学策略有互助学习、启发学习和框架学习等;环境条件包括虚拟教室、电子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

具体来讲,网络课程资源包括以下内容:

(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和动画类素材。

(2)题库。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素材。各个学科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课件。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案例。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

(6)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7)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三、网络课程资源的特点

随着终身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网络课程资源在终身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终身学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网络课程资源的质量。

1.数字化

网络课程资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字化。数字化资源按其呈现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数字信号的可靠性远比模拟信号高,对它的纠错处理也容易实现。

2.多样性和丰富性

网络具有巨大的空间,通过网络可传送多媒体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表现为多媒体、多结构的特性。数量巨大的网络课程资源来源于各行各业,包括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各种信息,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学习者可在线访问课程资源,收集大量的相关专业资料,对感兴趣的知识进行阅读或讨论,感受网络的便利和知识的丰富性。

3.资源开放与共建

在终身学习平台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将汇集大量课程资源,形成一个庞大的综合资源库,通过建立数据交换中介数据库,及时共享数据,统一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提供双向的数据交换,实现系统间的资源流转和共享。这些资源是开放且共享的,用户可方便使用。部分资源会根据学习者最初提交的个人信息,由系统智能推送供学习者使用,学习者可参与发表各种观点与见解,也可发布相关资源供分享使用。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将信息上升为知识,这个转化过程,主要是利用数据库、数据挖掘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获取其中隐含的且有用的信息而完成,然后再利用网络技术、检索技术及智能代理搜索引擎等技术对其进行存储与传播。利用网络技术,还可将各种知识内容模块化,使知识内容不断整合更新,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模块化课程资源的支持。

4.共享性和使用低成本

网络环境提供了资源共享功能,课程资源一旦上传到网上后,只要(注册)登录,几乎不需要排队等候就可以共享同一份课程资源。另外,在互联网上,大部分课程资源可免费使用,而那些有偿信息资源,在满足用户同样信息需求的情况下,使用网络课程资源的成本也很低,这也是信息产品的最大特点。

四、优化网络课程资源的多种使用价值

加强网络课程资源的管理,经过资源梳理,优化内容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内容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和深度开发,使分散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挖掘内容资源的潜在价值,已经成为共识。

1.进一步加强数字化

数字化使课程资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教育教学、内容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已经超越了媒介升级的阶段,大规模在线课程、开放教育资源、数字课程定制等新生事物正改变着知识的产生、传播、管理和应用方式;二是个人学习者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终身学习态度和习惯将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三是教育要素和教学环境正在被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所重构,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

2.规范网络课程资源的标准

目前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严重缺乏全国统一的规划,也没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政,分散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难以保证,大量重复建设难以避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各高校和教育机构之间的课程资源合作程度低,互通资源和信息仍然很少,形成封闭的资源区域。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和优势专业无法实现全社会共享,更无法和其他资源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全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

3.建设技术共享、后期运维等机制

网络是课程资源有效共享的最重要途径,但目前资源建设普遍存在“重硬轻软”“重网络轻数据”的现象。各种类型的网络课程资源网站名称五花八门,数量众多且参差不齐,网络资源的建设分散独立。各机构创建自己的网上资源库,碍于专业、网络技术水平和使用对象的限制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因为不同软件公司的介入,开发出的不同资源平台难以兼容,无法实现资源的互换和共享。分散独立的网络资源,给人们的选择和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缺乏统一管理而造成的资源混乱成为有效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的障碍。

4.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在教育“大数据”和教育信息化时代,硬件设施、网络条件和内容资源不再是稀缺品,运用信息技术改变课程设计、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诊断认知水平、改进教学效果等一系列数字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成为教育信息化能否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也蕴含着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