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李翰卿经验

月经病,为月经的期、量、色、质及味的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亦称“月经不调”。前者为月经病本症,后者为月经病兼症,辨证当重视全身兼症并结合月经症状审因论治。临证不外虚、实、寒、热四种:寒证者,必喜热恶寒,不喜冷性饮食,四肢厥冷,下腹凉,脉沉迟,常见经迟而来,痛经,色晦,质清澈,臭味轻;热证者,必喜冷恶热,喜热饮,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数,常先期而来,色鲜明,味臭,量多;虚证者,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肢倦脉虚,常见闭经,经期吐泻,经色浅淡,量多;实证者,必呈邪气有余之证,当分别气郁、血瘀、痰湿的不同而各异。其辨证特色不同于多数医家,而以月经的量、色、质、味为辨证要点。

一、调经首当调肝理气

月经病治疗重在调经,调经之法首当调理肝气。李老推崇《医宗金鉴》所云,“内因经病多忧愁忿郁伤情”,即言七情过度为月经病之内在因素,其最多见者为忧思、忿怒、郁气所伤。女子性情要强,稍有失望即悲伤痛哭、郁郁寡欢而成肝气不舒的种种证候。肝藏血,主疏泄,主一身之气机,气机以条达为顺,气机郁滞,阻碍血行,则冲任失调,经血疏泄失常,导致月经不调。调肝理气使气机调畅,血行和调,经脉通利,则经病自愈。

二、调和饮食不可或缺

“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经血水谷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血为水谷之精微,若伤脾胃何以生”,可见饮食对于月经的重要性。如若饮食失当,损伤脾胃,则精微不足,脾失统摄,冲任气血不和,形成种种月经病,故调理和节制饮食为治疗月经病所不可或缺。